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港大出「漢奸」——汪精衛妻舅陳耀祖

港大出「漢奸」——汪精衛妻舅陳耀祖

陳耀祖是汪精衛妻子陳壁君之弟,在日本人支持的汪精衛政權中擔任廣東省要職。同時,他出身自香港大學,是1916年畢業的工學士。

黃振威 作者: 黃振威
2020-12-17
香島浮萍錄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孫中山汪精衛袁世凱陳耀祖香港大學
1940年代的陳耀祖。(網上圖片)
1940年代的陳耀祖。(網上圖片)
0
SHARES
1.2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1944年4月4日下午,時為廣東省省長的陳耀祖(1892-1944)在廣州遇刺,延至翌日不治1。這是當時一宗大新聞。

陳耀祖是汪精衛(1883-1944)妻子陳壁君(1891-1959)之弟,在日本人支持的汪精衛政權中擔任廣東省要職,毫無疑問是中國人所謂的「漢奸」,自然成為暗殺目標。一般人也許只知他與汪的關係,但較鮮為人知的是,他其實出身自香港大學——他是1916年畢業的工學士。

在香港大學求學

香港大學雖立足本土,但在中國以至東南亞的華人社會裏,名聲甚高。香港著名西醫李崧(1895-1989)得以入讀香港大學,便是因為考獲粵省政府免費生和袁世凱(1859-1916)所設的中國總統獎學金,因此他戲稱自己是「袁世凱駙馬」2。袁世凱逝世之後,中國總統獎學金仍繼續頒發。1916年8月,路透社(Reuters)報道,香港大學監督人謁見總統黎元洪(1864-1928)時,黎表示「其意仍欲壹年津貼本港大學費用貳千元,並總統學額壹位」。當時京報謂,「黎總統將飭教育部設順天府之香港大學額,一如雲南、湖北、直隸每年派學生數名來港就學云」3。因此,香港大學有來自北方的學生。另外,大學亦有不少東南亞華僑。早期工科生黃維熊(約1889-?)便是泰國華僑,父親是柚木商人4。

陳耀祖則是南洋華僑子弟,父為富商陳耕基。陳耀祖字德昭,廣東新會人,據說是陳壁君的同父異母弟5。他是香港大學的工學士。同屆畢業的同學計有傅秉常(1896-1965)、何永乾、葉衍芳、黎孝讓、劉燦、梁乃鏗、凌文禮、鄧應霖、韋榮瀚、韋榮駱、黃泰初6。這當中生平可考者,一是來是香港望族,一是來自香港名校。傅秉常日後成為中國著名外交官,是國民政府最後的駐蘇大使;何永乾是傅秉常妻舅,是何啟(1859-1914)的兒子。兩人也是聖士提反書院(St Stephen’s College)舊生。凌文禮和黃泰初出身自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7。黃泰初日後在香港任則師和經營戲院,相當富有8。韋榮瀚、韋榮駱則是香港名紳韋玉(1849-1921)兒子9。可見陳耀祖同學多非泛泛之輩。

職業的鐵路官僚

離開香港大學以後,陳耀祖赴美留學,進入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修讀鐵路工程,獲碩士學位。1920年前後返國,當時廣東省剛興築公路,陳任職廣東省公路處工程科長。他親往各地視察查勘,「擘畫全省路線,及草擬本省公路章程,粗具規模」,未幾兼任粵漢鐵路工程局長。後曾任國立廣東大學秘書長,兼附屬中學主任10。

在政治上,陳耀祖一度與孫科(1891-1973)接近。1927年孫科因需出發到前方,故推薦陳耀祖任代理廣東省政府建設廳長11。同年夏,廣三鐵路管理局長勞勉免職,同時亦被免去廣九鐵路管理局長職。陳耀祖推薦葉家駿接任廣九鐵路管理局,即席獲得通過12。在任內,陳耀祖實施了一些改革,如擬劃一各路局車資和取消免費車票,以免影響營業13。1932年陳耀祖為國民政府鐵道部財務司長14。陳耀祖因與香港有很深的關係,所以常負國民政府與香港聯絡之責。1933年1月19日,陳耀祖偕內政部長黃紹竑(1895-1966)、總稅務司梅樂和(Sir Frederick William Maze, 1871-1959)、外交部駐港貨單簽證專員溫應星(1887-1968)和陳策(1893-1949)夫人等乘俄國皇后輪抵港。此行同船諸人各有任務。陳耀祖乃奉鐵路部之命,往粵調查廣九鐵路和株韶鐵路經營情況,再報告鐵路部,「許全國鐵路有所借鏡」15。此行主要考察廣韶、廣九兩條鐵路的財政狀況,及調查廣九華英兩段聯運情況16。他2月初乘輪北返,曾私下語人,此行結果圓滿,「返京後,將向顧部長報告一切云」17。這位「顧部長」,便是汪派大將顧孟餘(1888-1972)。顧孟餘曾在德國柏林大學(University of Berlin)唸書,返國後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和教務長,1926年投靠汪精衛18,惟後來與汪反目。

1935年3月中,陳耀祖出席粵漢鐵路、南北株韶三段聯席會議19,順道視察三大廣東鐵路的路政20。會議後,陳對記者發表談話,說自己是13日自上海啟程南下,15日晚上抵省。他提到會議曾討論株韶段,自興築以來,積極推進,即將完成,故在會上談及其技術標準、行車營業等事宜21。會後前往湖南,「赴株韶路前方,視察建築工程狀況」22。當時他是鐵道部財務司長23。1935年末、1936年初,陳耀祖奉命到廣韶和廣九兩路與當局晤談,以及調查各相關事宜24。1936年初,陳耀祖患失眠甚劇,「醫生亦屢囑其非速行休養調治」,因此辭去鐵路財務司長,且到上海靜養。然而鐵路部只許其辭去津浦鐵路局長,財務司長一職,則仍請其留任。陳卻辭意甚堅25。2月,他隨新任鐵路部長張公權(1888-1979)視察粵漢鐵路株韶段工程進度和沿路情況。陳耀祖時為鐵路專員26。

在1930年代的廣東和香港,國民黨大老胡漢民(1879-1936)擁有超然的地位。然而,1935年前後,胡漢民身體欠佳,「舊病復發,其血壓最高時達二百三十餘度」27。胡家延請香港大學內科教授睹辣和西醫杜閣臣治理,廣州市市長劉紀文(1890-1957)亦派衛生局長鄧真德往診28。胡漢民的情況持續地一進一退,到了1936年5月12日,胡漢民終因腦溢血逝世29。中國國民黨派系鬥爭多元,汪精衛與胡漢民逐鹿領導權力多年,恩怨糾纏數十年。胡漢民死後,陳耀祖「代汪赴省祭胡」30。

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廣東省政府改組成立第八委員會。有說省主席為了推動粵省公路建設,特設全省公路處,並委任陳耀祖為處長,直隸省府,專責管理事宜31 。1938年,抗日戰爭已在進行中,陳耀祖等奉派北上,慰勞粵籍將士32。

汪精衛妻舅陳耀祖的故事(二之一)

【注】
1、〈粤偽省主席伏誅經過〉,《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通訊》,1944年,復刊21-22 ,頁31。
2、 香港工會聯合會工人醫療所編︰《李崧醫生回憶錄》(香港︰香港商報,1987年),頁52-53。
3、〈黎大總統與香港大學〉,《香港華字日報》,1916年8月17日。
4、傅錡華、張力校註︰《傅秉常日記》(民國五十一─民國五十四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9年) ,頁379,1963年10月14日
5、義昭︰〈陳逆耀祖之前根後底〉,《針報》,1946年,第1期,頁4。
6、〈香港大學畢業生題名〉,《香港華字日報》,1916年12月18日。
7、黃振威︰《傅秉常傳︰從香港大學到莫斯科中國大使館》(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頁37、104; 黃振威︰《番書與黃龍︰香港皇仁書院華人精英與近代中國》(香港︰中華書局,2019年),頁229-231。
8、〈畫則師黃泰初昨夜舉行壽宴〉,《華僑日報》,1963年10月2日。
9、 “Letter 67 ”, in Sonia Lightfoot, The Chinese Painting Collection and Correspondence of Sir James Stewart Lockhart (1858-1937),Lewiston, N.Y. : Edwin Mellen Press c2008, appendix 1, p.165.
10、 〈陳逆耀祖之前根後底〉。
11、〈建設廳人員紛紛辭職〉,《香港華字日報》,1927年5月4日。
12、〈廣州快訊〉,《香港華字日報》,1927年6月11日。
13、〈廣州快訊〉,《香港華字日報》,1927年7月12日。
14、外務省情報部編︰《現代中華民國滿洲帝國人名鑑》(東京︰東亞同文會業務部,1937年) ,頁397。
15、 〈陳耀祖之任務〉,《工商晚報》,1933年1月19日。
16、〈鐵道部派陳耀祖南來考察鐵路,《香港工商日報》,1933年1月12日。
17、〈陳耀祖明日返寧〉,《香港工商日報》,1933年2月3日。
18、橋川時雄編:《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鑑》(北京:中華法令編印館,1940年〔東京:名著普及會重印,1982年〕),頁806。
19、袁蔓鴻等昨過赴省談粵漢鐵路明年底可通行〉,《香港工商日報》,1935年3月15日。
20、〈陳耀祖過港晉省〉,《香港工商日報》,1935年3月15日。
21、〈粵路三段會議今日閉會〉,《香港工商日報》,1935年3月18日。
22、〈 陳耀祖赴湘〉,《香港華字日報》,1935年3月21日。
23、〈陳耀祖昨由樂昌返省〉,《香港工商日報》,1935年3月24日。
24、〈陳耀祖赴港北返〉,《香港工商日報》,1936年1月8日。
25、〈鐵路財務司長陳耀祖呈請辭職已來滬調養〉,《時代日報》,1936年1月27日。
26、〈張公權南來視察粵路〉,《天光報》,1936年2月10日。
27、〈蕭佛成由港返省談胡漢民病狀〉,《香港華字日報》,1935年3月14日。
28、〈胡漢民病狀兩醫師不允發表〉,《天光報》,1935年3月16日。
29、〈胡漢民昨晚逝世〉,《香港工商日報》,1936年5月13日。
30、〈陳耀祖代汪赴省祭胡并分訪粵中軍政要人道謝盛意〉,《天光報》,1937年1月14日。
31、 〈全省公路事務〉,《香港工商日報》,1937年6月28日。
32、〈兩廣邊區聯防就緒粵派胡繼賢視縣政〉,《天光報》,1938年4月20日。

更多精采文章

  • 汪精衛妻舅陳耀祖 「落水」而為大漢奸汪精衛妻舅陳耀祖 「落水」而為大漢奸
  • 國民政府最後的駐蘇大使——香港大學第一位一級榮譽畢業生傅秉常的一生國民政府最後的駐蘇大使——香港大學第一位一級榮譽畢業生傅秉常的一生
  • 求變者:梁啟超短暫的從政生涯求變者:梁啟超短暫的從政生涯
  • 袁世凱的善後大借款,錢從哪裏來?袁世凱的善後大借款,錢從哪裏來?
  • 孫中山病逝北京 名人輓聯入木三分孫中山病逝北京 名人輓聯入木三分

0

黃振威

香港大學一級榮譽文學士,主修中國歷史。香港大學哲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哲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曾與王頌威合編《革命與我》(2015年),與傅錡華博士合作英譯、整理1939年至1965年期間之《傅秉常日記》(2017年)。2018年出版《傅秉常傳︰從香港大學到莫斯科中國大使館》。2019年出版《番書與黃龍:香港皇仁書院華人精英與近代中國》。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史和香港史。
View all posts
標籤: 孫中山汪精衛袁世凱陳耀祖香港大學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葛來儀認為拜登政府沒有將中國標籤為「敵人」,為改善對華關係敞開了大門。(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智庫專家爆料:華府將鼓勵兩岸重啟對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林行止指出,本地金融機構明顯很難在中、美之間作出選擇;香港註冊的銀行,已陷入進退失據的兩難困局,而當中以滙豐銀行的處境最艱難。(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夏寶龍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權要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中國共產黨提出一國兩制方針的初心。(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政治

深圳座談會討論改革香港選舉 夏寶龍重申「愛國者治港」原則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林行止評論新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認為基本上並無凱恩斯鼓吹功能理財(Functional Finance)的痕跡。(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兩位哈佛學者就美國對華政策撰文,直言不應感情用事。(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1

影片

  • 雷賢達:全球資金流向新興市場中港受惠 牛年股票貨幣投資策略《灼見財經》
  • 曾鈺成:《國安法》增門檻 黎智英案改變保釋規則 符合《基本法》與否法院無權覆核《主席開咪》
  • 黃錦輝教授:與疫情共存成新常態 人工智能新技術如何改善生活《灼見財經》
  • 白先勇主講:文壇大師與崑曲相遇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 曾鈺成:罵共產黨?一般市民可以 治港者不能!《主席開咪》
  • 馮檢基:疫苗究竟打哪一款?選擇副作用低的!
  • 曾鈺成:完善選舉制度由中央主導 等於五步曲變一步曲?《主席開咪》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 羅海雷
  • 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 胡孟青
  • 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 施永青
  • 車公籤勸港官  堆柴不能息火車公籤勸港官 堆柴不能息火 丁望
  •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 本社編輯部
  • 第一名第一名 常霖法師
  •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本社編輯部
  • 中美得人驚的變化中美得人驚的變化 張建雄
  • 從小販中心看文化傳承從小販中心看文化傳承 黃智華
  •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本社編輯部
  • 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 黃錦輝
  • 公務員這座大山公務員這座大山 林沛理
  •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本社編輯部
  • 「大嶼」與「飛地」同行「大嶼」與「飛地」同行 張量童
  • 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 尹瑞麟

推薦作家

  • 陳文鴻
  • 王耀宗
  • 湯文亮
  • 譚寶碩
  • 鄭明仁
  • 黃氏
  • 白先勇
  • 呂大樂
  • 盧兆興
  • 彭泓基
  • 楊興安
  • 羅海雷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