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剛剛結束訪問武漢回港,武漢的朋友對她的普通話水平讚嘆不已,覺得很多武漢人的普通話不如她說得好。的確,我在武漢唸大學四年,知道武漢人的普通話水平很普通,n、l不分,r、l混淆,沒有zh、ch、sh,但林鄭月娥的普通話沒有這個問題,捲舌音很清楚,只有個別發音不太準確。
其實林鄭的家鄉浙江屬於吳語方言區,江蘇、浙江、上海一帶的人,和兩廣兩湖等地南方人說話一樣,都沒有zh、sh、ch,可見她是下過功夫學習普通話,如果沒有猜錯,應該是學過漢語拼音方案的。我相信,特首的普通話水平為她在內地民眾心目中加分不少。
學習普通話 熱潮無持續
香港回歸前後,坊間曾經出現學習普通話的熱潮,公務員培訓課程就有一門學習普通話,商界要北上發展,更是趨之若鶩,曾經聽聞有富豪重金聘請北京來港的新移民上門教授普通話。
政府提倡學生要掌握兩文三語,「三語」包括英語、粵語和普通話,知名國際學校普遍採用「普教中」,教育當局也推動官校津校「普教中」,一些沒有「普教中」的學校就開設「普通話」科,聘請母語講普通話的北方人士任教,各大書店的普通話教材林林總總,當中不乏內地版本。
事實上,回歸後社會各界特別是政府高官,普通話水平普遍大有長進,很可惜,這股學習普通話的熱潮近年至少是在一些學校未能持續。一方面是教育當局沒有制訂相應的機制去鼓勵學校和家長積極支持學習普通話,例如小學升初中的派位計分,普通話科成績可有可無,不僅比不上中、英、數、常等科目重要,甚至比不上體育和音樂,家長希望子女升學入讀名校的心理固然無可厚非,但學習普通話卻漸漸成為聊備一格的興趣科目。
而更嚴重的是,在整個社會日趨泛政治化的情況下,學習普通話也受到政治干擾而變形,一些人別有用心地將普通話和白話(廣東話)對立起來,刻意挑起普粵之爭,危言聳聽聲稱學習普通話將導致廣東話消亡,煽動年輕人借抗拒普通話來抗拒「一國」,在兩年前的「黑暴」期間,竟然發生有人因為說普通話而遭暴力攻擊,情況令人震驚。
國務院明言提高 港澳普通話水平
現在,香港正在重回一國兩制正軌,是時候光明正大推動學習普通話、講普通話。幾天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推進語言文字改革,提出普通話到2025年全國普及率達到85%,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文件要求確保少數民族初中畢業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少數民族高中畢業生熟練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文件提及,要深化與港澳台地區語言文化交流合作,支持港澳地區普通話教育,合作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提高港澳地區普通話應用水平,亦要加大與港澳台地區青少年語言文化交流力度,組織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展演、語言文化研修等活動。文件還提出要加強與港澳台地區在科技術語、中文信息技術、語言文字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學習普通話 屬社會改革
筆者印象中,國務院文件明確提出要「提高港澳地區普通話應用水平」,並且提出具體落實的方向和方法,這是十分罕見,顯示中央已將學習和應用普通話,視作香港教育改革和社會改革應有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國家「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範疇。
換言之,教育當局未來在推進學校普通話教學時,不僅要強調普通話是交流和溝通工具、工作上有實際需要,而且要從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高度,去理解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站在這個高度,才不會將普通話當作「普通科」,才不會像推動「普教中」那樣虎頭蛇尾。
而所謂普通話影響廣東話傳承云云,只要看看上海、廣州、潮汕這些地方的民眾日常用當地語言交流絲毫不受影響,就知道純屬無稽之談。至於師資不足等技術性問題,只要當局有決心,一點不難解決,例如港漂一族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操字正腔圓的標準普通話,但他們在內地從小學到大學都講普通話,大部分人可勝任教授中小學普通話,也可以當推普義工。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