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突然一口氣換了5名問責局長,十三局受影響逾三分之一,其中聶德權平調,羅智光、劉江華、楊偉雄、劉怡翔被免職,4名新晉局長包括曾國衞、徐英偉、許正宇和薛永恒,當中3人由政府內部晉升,外將只有來自金融發展局的許正宇,他擁有牛津大學學歷和已故前民政局副局長許曉暉弟弟的身份,成為傳媒關注焦點。這是林鄭月娥上任以來首次管治班子人事布局大動作,稍感意外的,特區政府運作幾乎處於透明狀態,如此大動作,消息靈通的傳媒竟然事先未收到半點風聲,保密到家,是衡量政府管治水平的重要標誌。消息一出,立即成為各大主流媒體頭版頭條。
今次管治班子大換血,讓我聯想起中國女排。我從八十年代起就是中國女排的粉絲,當年袁偉民帶領下的中國女排橫掃世界球壇,歷史性取得五連冠,永不言敗、敢於拚搏的「女排精神」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我最喜歡看「鐵榔頭」郎平扣球得分,還有安坐場邊的袁偉民關鍵時刻按鈕叫換人的戰術,幾乎每一次換人,都能影響賽果。後來到了郎平掌女排帥印,果然深得袁師真傳,郎平三扒兩撥,便令這支險淪為二流的球隊重拾信心和鬥志,在很短時間內便再次登上世界女子排壇頂峰,更創下七連冠的奇跡。郎平在比賽中運用換人戰術,簡直出神入化,屢屢扭轉局勢反敗為勝,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感覺。
有苗頭、有期待
今次香港特區政府班子大換血,無論時機還是人選,都把握得不錯。至於團隊換人能否如郎平出手般扭轉局勢,則有待觀察,但對於建制陣營來說,起碼覺得有苗頭、有期待。
先說時機。經過近四個月防疫抗疫,香港經歷第一階段內地疫情爆發,以及第二階段海外疫區的港人返港,輸入個案爆發,近日本港疫情已趨緩和,連續多日錄得個位數確診個案,大部分屬海外輸入,更有兩日零個案,連續數月主持下午4點半記者會的衛生署張竹君醫生終於可以放兩天假。特區政府積極領導抗疫,不僅疫情受控,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出多項救經濟紓民困措施,基本上做到人人有份,只是受惠程度不同。曾經嘲笑香港抗疫表現的那名新加坡部長,現在肯定笑不出來,當地近日疫情大爆發,確診人數逾萬,而香港的抗疫成績則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特首本人和特區政府的民望也止跌回升。就在這時候,管治班子大換血,顯示特區政府正重整旗鼓,重新出發。
再說人選,4名新入局班子成員,從簡歷、背景和經驗等方面,與舊人相比有辣有唔辣,但至少在年齡結構上,兩名五十後加兩名四十後,明顯較為年輕,更有朝氣。更加難得的是,時局艱難,廚房太熱,此刻仍有年富力強的精英人士願意加入只有兩年多任期的政府問責團隊,這無疑有助鼓舞團隊士氣。
對管治團隊重新組建後的考驗馬上就到:一是能否確保香港抗疫成績不會出現新加坡式的反高潮,二是特首先後推出的兩輪抗疫救困措施能否順利落實,三是香港經濟能否避免發生斷崖式暴跌。如果六七月份市民還未能收到早前特區政府宣布派發的1萬元,飲食、旅遊、酒店、零售等業界未能收到相關的資助金額,勢必影響民心。特首和整個問責團隊,不可不慎之又慎。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