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佔平海衛,譚綸為右僉都御史。戚繼光率軍前來支援。譚綸命劉顯為左軍,俞大猷為右軍,自領中軍,戚繼光則為先鋒,圍攻平海衛,一舉斬首兩千餘。戚繼光等乘勝追擊,又斬殺三千多人。朝廷祿前後各戰役戰功,以戚繼光代替俞大猷為總兵。世蔭千户。
這支鐵血兵團作戰勇敢,紀律嚴明,從不擾民居,得到居民讚譽,不約而同稱之為「戚家軍」。建軍以來,遇敵勢如破竹,保鄉衛國。被視為倭寇剋星。
戰陣相搏 鐵血無情
戚家軍取得輝煌戰功,事非偶然。一旦陣前衝殺,鐵血無情,刻酷之處,聞之亦膽喪。戚家軍的連坐法,是一隊一哨的官兵都要互相保證接陣時一定勇往直前,不能退縮。一人退卻則一人斬首,全隊退卻則隊長要被斬首,隊長殉職而全隊退則全隊被斬首。曾在奏折提及一次戰役,戚繼光命軍士奪取被倭寇佔領的一座石橋。第一次進攻失敗,第一批官兵36人全部陣亡。第二批強搶橋頭又損失將士一半,剩下官兵企圖後退,在戰場督師的戚繼光霍然手刃退卻之隊長,才逼得餘勇繼續進攻,結果衝破敵陣,大獲全勝。
另一次戰役戚繼光早早擬定接戰後佯敗,誘敵墮入圈套,一舉殲滅對方全師。誰知其領軍兒子求勝心切,按捺不住,時機未至而發難衝殺,使部分倭寇逃出生天。戚繼光按軍法處斬。餘將苦苦求情,戚繼光不為所動,認為貽誤軍機,不能不誅。不誅以後難以重視軍紀,只有揮淚執行軍法,斬於轅門外,一軍動容。戰事無情,徒歎奈何!戰場上利鏃穿胸,尊威命賤。寄身鋒刃,逼臆誰訴?一陷戰陣,血肉相搏,骨肉無情。斯時也,正如古人浩歎:生也何辜?死也何咎?
後來當地百姓不忍,懷念戚公子,為他建造一座太尉殿,據說殘至今猶存(有說此非親兒而為義兒)。
設計兵器 精研陣法
戚繼光天生將才,善謀善斷。對於戰陣求勝,費盡心機,對兵器革新重視。除前文精研製作鋒利無比的戚家軍刀外,尚擁有厲害制敵武器。先說戚繼光發明的狼筅,狼筅像常見的大掃帚,長一丈五尺,重七斤,有竹鐵兩種,表面蓋着銳利的尖齒,仿如狼齒。狼筅用以對付倭刀,狼筅上有繁茂的鐵質枝葉,槍刺不穿,刀砍不透,能夠保護士兵,使敵人不能近身,狼筅上鋒利的尖刺、殺傷力極大。尚有長纓槍,及奇門設計的像叉子的钂鈀,適合招架。又能當槍矛刺擊,又能當刀劈砍。
戚繼光抗倭之時,倭寇持有火器——火繩槍。戚繼光重視火繩槍的威力,經研製改良,造出「鳥銃槍」。鳥銃槍管用熟鐵打造。每次發射時裝上火藥,射程可達300米。戚家軍步營有2699人,裝備鳥銃1080支,具見威力。還有地雷,南宋時已有「震天雷」,是地雷的雛形。明朝中後期得到改良。當日地雷當無今天威力,但突然引爆,敵人防不勝防,亦具殺傷力。
戚繼光運用各種武器,配合著名的鴛鴦陣殺敵。鴛鴦陣是十二人各持不同武器對敵的組合。小隊裏面設有狼筅、藤牌、長槍 ,還有钂鈀這四種兵器。進攻防守均可配合,廝殺時攻守兼備。這種陣法在當時極為先進。
利用時勢環境 成就戰神
歷史上許多名將,都是因政治因素為當政者制肘而失敗。戚繼光能謀善斷,所向無敵,亦歸功於朝廷絕對信任配合,上司鼎力支持。戚繼光才能夠穩掌握兵權、積極備戰。戚繼光的上司譚綸、俞大猷、首輔張居正,都極欣賞他的才幹,凡軍務所請,如糧餉充裕,武器精良的要求,基本上有求必應。即使後來調任鎮守北方,築禦敵臺時,被朝中大臣批判奚落,但得張居正支持成事,禦敵臺修成,堅固雄偉,連綿邊塞二千里,皇帝穆宗對此感到非常滿意,多予賞賜。
盛譽當前,謗必隨之。有史筆彈劾戚繼光愛墨貪污。說他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先去拜會當地士紳,請客送禮,大吃大喝,結交為兄弟。若照他的薪俸,絕不可能承擔得起這種消費,錢財一定斂財貪墨所得。另說朝廷既允由他招募新軍,會發出軍餉,可是戚繼光又另向地方士紳募款,強令士紳出錢出糧,招兵時又多報名額,吃空糧。戚如此積累大量錢財,藉此賄賂朝廷重臣,使他不斷升職。
其實明朝官場複雜險惡,朋黨之爭不斷,地方貪墨成風。在明朝為官,如果沒有加入黨派,如果沒有足夠的錢財來疏通人脈,打通關係,要到官運亨通,禍不及其身,機乎沒有可能。送禮疏通,成了官場陋習。豈能要求戚繼光獨自清高。
戚繼光一生官階無數,大小官僚都當過。南到福建廣東,北達蒙古東北,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從無聽說過戚繼光在那裏過的是奢華生活。他每離開一個地方,都是身無分文,凈身而出,甚至也沒有留下什麼遺產。我們能責備戚繼光貪污乎?叫酷評戚繼光的人去領兵訓練新軍,恐怕早被倭寇攔腰斬為兩截,全軍覆沒了!
寂寞與失意晚年
當張居正歿後,戚如失泰山支柱。當時文官嫉妒武將的成就,已成風尚。因為戚繼光被張居正器重,萬曆帝恨張居正便視戚為眼中釘。不承認其以往功勳,貶了又貶。原來這支明軍勁旅,朝廷視之為戚繼光私人軍隊,一朝造反,朝廷無人能制約,既然倭寇已徹底消滅,立即對付戚家軍。把戚繼光從北方又調回南方廣東,遠離京畿,減少威脅。不久索性免除其職務,戚繼光晚年只得孤獨回鄉。
戚繼光是名將中罕有具情才的人物。能寫得一手比常人優美的書法,且能詩能文,對歷來傳下兵法早已了然於胸,其本人亦留有兵書傳世。在暮年失意時留有名詩傳世。
他在梅嶺時寫下:
北去南來已白頭,逢人莫話舊時愁。
空餘庾嶺關前月,猶照漁陽塞外秋。
他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時寫下:
日月不知雙鬢改,乾坤尚許此身留。
從今復起鄉關夢,一片雲飛天際頭。
56歲的戚繼光此時知交好友和同僚已所剩無幾,元配王氏最終也與他反目回娘家,使到戚繼光在貧病交逼下去世。一代名將,下場如此,能不令人唏噓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