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認同」近年愈來愈受注視,可惜不少討論都跌入了「二分法」的思路。香港各界在談及「身份認同」時經常會引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結果,並從受訪者認同自己是「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中國的香港人」或「中國人」 的比例分佈及趨勢推論,這種零和的解讀導致嚴重的誤判,即當調查指出受訪者認同為「中國人」的比例下跌時,社會輿論往往會簡單歸因為香港人缺乏國家觀念或地方意識抬頭。在這個結論下要增強香港人的「中國人」(或「國家」)的身份認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過去本土化或增強國民教育等方式來應付,但從過去幾年的經驗看,實施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我們在這裏採用了近年被普遍討論的港大民研計劃的數字,重新分析了1997年至2017年受訪者對「香港人」以及「中國人」兩項身份認同度的獨立評估(0為最不認同; 10為最認同),結果如圖1所示,受訪者對「香港人」這個身份的認同度在這20年來並沒有顯著的波動變化,一直維持在8點水平附近,即使在2014年佔領中環、所謂的「城邦派」及「本土派」崛起後也是如此。從這個結果解讀的話,香港人從來都很「地方」,近年所謂「地方主義抬頭」之說似乎有點言過其實。在過去20年出現較大幅變化的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度,從1999年上半年的平均值7點慢慢爬升至2008年上半年8點以上的峰值,但在其後至2013年中,「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度反覆輾轉回落至6.9點,跌幅達17%。而在往後4年,這個數值便一直於低位徘徊,2015年中為6.6點; 2017年中為6.8點。
圖註: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數據。當有多於一次調查數據時,便會採用半年平均值計算。左邊的軸顯示了「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度。右軸顯示兩個身份之間的相關系數(-1到1; 正數為正相關、負數為負相關)。這個分析沒有作加權處理,因此與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網站的數字會有輕微出入。
如果「地方」和「國家」的身份是互相排斥,那麼「中國人」以及「香港人」的身認同度應該展現出負相關。但結果恰恰相反,圖中柱狀圖代表了的相關系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直到2008年前半年「中國人」和「香港人」的認同度都是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正相關水平(多數處於+0.3或以上)。兩者的正相關度其後雖然回落,但只曾在2016年試過一次表現出輕微的負相關度。這再一次印證了學術文獻中歐洲長期研究的結果,即「國家」和「地方」兩國身份的認同度並非一種此消彼長的零和關係。因此,當我們在談及身份認同時,應力求避免簡單地使用單項分類指標,只允許受訪者從一條問題中回答自己為「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中國的香港人」 或「中國人」的選項,如果用這種回答的結果來衡量的話,便等如假定了這些選項之間是「零和」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按照我們分析的結果,由於「香港人」的認同度與「中國人」的認同度之間並沒負相關,故此假如刻意地實施去本土化政策,可能只是會影響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而不會令國家身份的認同度提高。
重新剖析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