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了人類兩年時間的這場公共醫療危機還會出現多少病毒變種,無人知曉。但病毒不停地糾纏着人類,或許還將持續到2024年,與病毒共存下的人類將要面對被長期圍困的挑戰。
全球經濟轉型因疫情肆虐變得更加迫切,也因疫情變得更加艱難。
歷史時機再現 困局中尋生機
幾乎所有預測經濟復甦和未來經濟增長的數據在新一輪Omicron病毒出現之後都掉頭下跌,世界經濟在2021年的增長只有5.3%,明年經濟的增長只有4.3%,2023年甚至下跌到3.2%。這或許是疫情的最後寒冬,但絕對不會是經濟寒冬走到盡頭之時。
中國經濟的引擎再也無法像以往那樣拉動全球增長,中國將在2022年進入「5時代」元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對2022年中國GDP增速的預測分別為5.6%和5.4%,這比中國國內不同機構的預測都要樂觀。
中國還要面對比以往更加嚴峻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中美「半脫鈎」是本世紀第3個10年影響全球貿易、經濟與科技競爭的大事件。中美的「半冷戰」正在改變中國以往發展的和平國際大環境。
在這樣一個十字路的時刻,自然想到了30年前的那個春天。
歷史總是重覆自己的故事。30年前的1992年春天,一次看似平常的「南巡」,不僅改變了中國,而且改變了全球的力量對比。那次春寒料峭的南方之行引領中國發展的新路向,並為中國今日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打開了一扇大門。顛覆的不只是以往的發展模式,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這扇門在30年後的今日,不僅不可以關閉,而且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開得更大。
或許在時間軸上可以做個簡單的類比。2019年5月特朗普下戰書,對中國商品開始徵收高額關稅,中美關係陷入新的危機。1989年幾乎同一個時刻,中國跌入一次事先未曾料到的危機谷底。在此之後的199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經濟增長最低的一年,這與新冠疫情襲擊中國之後的2020年的低速經濟增長相同。
歷史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1991年歲末的中國正在困局中尋找生機。2021年的尾聲不斷傳來令人揪心的壞消息,病毒沒有離去的跡象,疫情寒冬與經濟寒冬同時困擾和衝擊着中國。
但1992年一次令全球出乎預料的南行,開始了中國改革開放之後與世界的第二次連結,也為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鋪墊了基礎。過去30年間中國的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始於這次「南巡」。1991年中國的GDP總量只有3834億美元,而2021年中國的GDP總量將可能達到15萬6000億美元。
經過40年的經濟快速成長之後,中國經濟正面對下行的巨大壓力。
以往刺激中國經濟的基建、房地產、工作力密集製造業等傳統領域正失去原有的動力。以數據革命主導的消費互聯網企業將重新洗牌,並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厲監管措施。包括5G、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晶片在內的高科技和尖端製造業成為最重要的驅動力,卻又面對美國決心與中國脫鈎的壓力,面對美國決意全方位與中國競爭的壓力,甚至面對全球地緣政治發生質變和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圍堵。
在這樣一個時刻,2022年中國需要一次新的「南巡」奇蹟,需要改革開放之後第三次與世界的重新連結和擺脫困境的革新。
半脫鈎與重新掛鈎:貿易紅利
中國與全球的連結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通道,是透過與全球發展密切的經貿關係。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與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國與全球最大的貿易國緊密相關。
今天中國是全球擁有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之一,國際貿易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了外匯儲備這一因素。未來10年中國努力成為GDP總量最大的經濟體,即便擁有全球人口最大的單一市場,但失去了全球市場就意味着中國將失去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歐美西方市場依舊是中國貿易最重要的出口市場。
2020年中國五大貿易出口市場分別是美國(17%)、歐盟(15%)、東盟(15%)、香港(11%)、日本與韓國(10%),而香港的轉口貿易也是以歐美市場為主。2020年,中國貨物與服務貿易總額躍升至全球首位,貨物貿易總額增至4.65萬億美元。
中美的脫鈎始於疫情前,在中美爆發貿易戰之後,脫鈎的情緒在兩國不斷蔓延。2020年新冠疫情使得歐美不得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特別是應對病毒的個人保護設備供不應求,中國過去40多年間建立的全球製造業地位不可能輕易消失。
2021年來往於中美之間的集裝箱費用日益高漲,從北美返回的空船增多,而前往北美則是一箱難求,這與中國快速控制疫情恢復生產有關,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製造的商品在美國有市場。
但疫情無疑加速了脫鈎的步伐,愈來愈多的歐美日企業意識到依靠單一地區的供應鏈會增加不確定性,跨國企業開始撤離中國。歐美日政府都設法擺脫過於依賴中國供應鏈以減低風險,日本政府早在2020年就公布了緊急對策方案,動用22億美金說服日本企業移出中國。美國政府也在2021年決定每年動用1500萬美元,在未來5年內幫助美國公司將供應鏈遷移出中國,與中國精準脫鈎。
高舉民族主義 小心變回力標
然而造成脫鈎繼續惡化的,不單單是來自美日等國的政府行為,也包括來自中國內部的非理性行為。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日益高漲的「消費者民族主義」,動不動就對跨國企業進行抵制。在美國對中國動用法律和制裁工具時,跨國公司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自由空間,也有着難言的苦衷,但他們往往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H&M、Nike這樣的公司在新疆棉事件後就面對這樣的情緒。在美國宣布禁止新疆強迫勞動產品進入美國之後,英特爾表示會執行美國政府的政策,也在中國引起了反彈。
瑞銀(UBS)的研究表明,76%在中國設有服裝和鞋類工廠的美國公司都極為擔憂新疆棉花事件對該行業的影響,準備遷離中國。受到衝擊的Nike公司正將工廠搬離中國,在中國市場極受歡迎的德國運動品牌Adidas和Puma則緊隨其後,大部分生產線正轉往越南、孟加拉、柬埔寨和印尼等國。
跨國企業面對兩難處境,必須小心處理可能觸發民族感情的事件。但國人對此過度解釋並敵視跨國企業,只會更進一步加快脫鈎的速度,使得原本希望在中國市場深耕的企業也被迫撤離。
「辱華」的標籤也貼到了中國企業身上。2021年末,食品電商「三隻松鼠」兩年前的廣告也被挖出來,其模特的小眼睛就被視為用西方人的審美標準來貶低中國人。
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個國外品牌陷入了「廣告門」模特「辱華」事件,義大利時裝品牌D&G就因其廣告「種族歧視」,在中國引發抗議浪潮。
但這類事件不只是發生在中國,Dove沐浴液就因黑人女性變成白人女性的「變臉」廣告引發公關災難。這類廣告也不是只涉及外國企業,中國洗衣液品牌俏比的一則廣告,將黑人男子被洗白成為中國男子,就在海外引發了爭議。
而被冒犯的不僅是亞洲人和非洲人,歐洲人也指責日本航空公司全日空(ANA)的一則廣告強化了對白種人的刻板印象。
在中國商品走向全球的今日,我們需要意識到,中國人對外國商品的情緒性抵制行為反過來也同樣會波及到中國商品在外國被抵制,類似的情況在印度、菲律賓和越南都發生過。中印兩國邊界發生衝突之後,疫情前被眾多中國企業視為投資熱土的印度,從政府到民間都對中國企業採取了敵視的態度。
令人憂慮的是,以往只是針對日本、韓國企業的抵制行動已經蔓延到對歐洲企業,這可能加速跨國企業的「去中國化」傾向。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今日,我們絕不能失去過去40年的貿易紅利。
外國消費貢獻依舊重要
所幸的是,中國的對外貿易在疫情下並沒有受到影響,2021年前11個月的貿易量已超過2020年全年的總量,前三個季度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9.5%,對GDP增長有1.9個百分點的貢獻。在內迴圈拉動國內消費依舊有限的情況下,外迴圈對中國的經濟貢獻依舊更為重要,企業外銷比內銷都有更好的市場和更高的利潤。
但疫情結束後,在美國的脫鈎政策的影響之下,更多的跨國企業將會撤離中國,「半脫鈎」已經成為事實。
對此,一方面必須設法阻止跨國企業「去中國化」的趨勢,為他們創造留在中國深耕的客觀條件。另一方面,必須讓中國市場成為跨國企業全球運作不可或缺的市場,特斯拉在上海開設工廠獲利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根據上海美國商會2021年9月公布的調查,約六成受訪的美國公司在2020年增加了投資,這與這些企業約一半的產品是在中國市場銷售有關。
這也說明中美之間徹底脫鈎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半脫鈎」成局的今日,必須思考如何與美國以及全球重新掛鈎。面對脫鈎的壓力,中國需要增大自身開放的力度,2021年外資准入負面清單修訂後,就進一步放寬了外資准入的範圍。
中國社會必須拋棄幼稚和悲情的「消費者民族主義」的狹隘思維,避免成為中國與世界脫鈎的推力,特別是要防止極左的行為將目標對準中國的私有企業。
半全球化與增長動力:創新紅利
全球經貿體系的重新洗牌是不爭的事實,跨國企業首先要面對本國政客和民眾對全球化的不滿情緒。正是全球化浪潮導致了發達國家企業外移,如果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卻也是目前變局的最大受害者,成為歐美民粹主義的替罪羔羊。
在全球化時代,資本無國界並追逐最大的利潤,這引發了歐美民眾對全球化的負面觀感。世界依舊是圓的,而不是平的。由於政治制度與經濟發展的模式不同,國家利益與文明價值的衝突,國家邊界將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半全球化」將是趨勢。
在世界進入因政治對立影響經濟合作的「半全球化」時代,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不得不考慮全新的國際政治和地緣政治因素。
但驅使跨國企業離開中國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與全球化時代跨國企業進入中國的動力是一致的。中國以往依賴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工資和企業運營成本的大幅度提升是跨國企業被迫離開中國的重要原因。跨國公司都在設法尋找替代中國的下一個國家,而不太可能將工廠搬回美國本土。其中最大的得益者是越南和印度。
韓國的三星幾乎從中國消失了,關閉了在蘇州、寧波等地的工廠;LG也全部搬回韓國;起亞和現代汽車開始遷往印度;日本的東芝關閉了在大連已有30年歷史的工廠,將生產線轉移到越南。中國依舊是蘋果最重要的生產地和市場,但大部分iPad和AirPods都在越南生產,而為蘋果代工的富士康已經開始轉往印度和越南設廠;谷歌也將Pixel智慧型手機生產移至越南;英特爾和微軟都小心翼翼地開始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越南。
這些離開中國的跨國企業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因為美國的敵意制裁措施,有的是因為中國營商環境的變化,有的是因為中國消費者對外國企業的敵意,有的是因為政府「騰籠換鳥」和製造業升級的政策。
中國加強監管 動搖投資者信心
但是,步入「半全球化」時代,在影響中國製造業和全球供應鏈地位的關鍵時刻,中國經濟受到衝擊的最大因素則來自內部。2021年下半年互聯網企業、校外培訓機構,以及房地產行業的變化,開始動搖全球投資者原有對中國的看法。
2021年歲末沒有太多的好消息。巨型科技企業以及教育培訓行業轟然倒下,不久前在香港上市的快手,曾被視為最有潛力的互聯網科技企業之一,也開始裁員。從螞蟻上市夭折和滴滴上市受挫,到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互聯網科技股從高位大幅度下跌,到中國概念教育股崩盤,寒氣逼人。
過去十多年裏,7次榮膺全球IPO數量首位的香港股票市場也深受衝擊,成為2021年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之一,這與中國的互聯網和高科技企業在市場新規下受到打擊密切相關。
自2020年11月號稱歷史上最大的IPO螞蟻集團上市計劃被迫擱淺,一年多時間裏,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市值已蒸發1萬多億美元。馬雲曾經無不自豪地預測,阿里巴巴的規模在2036年將達到與世界第5大經濟體可以並駕齊驅的巨型公司,如今這一切已成昨日記憶。
從確保公平競爭的角度而言,對互聯網公司的「整肅」以及阻止其對市場的壟斷,幾乎是世界各國政府面臨的棘手難題。縮小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以及追求共同富裕無疑是全社會的願景。
過度監管或會衝擊創新能力
對中國互聯網企業野蠻式生長的撥亂反正是確保市場健康發展的正確之道,但在反壟斷和數據安全等方面對互聯網科技公司的過度監管則可能改變中國的創新土壤,衝擊中國的創新能力。
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從數量和規模上已經和美國不相伯仲,絕不能自廢武功。抖音是全球唯一的百角獸,在這一波監管措施下,其市場價值已經從最高的4000億美金下跌到現在的3500億美金。抖音國際版「TikTok」2020年在全球已經超越臉書,成為下載數量最大的應用程式,成為中國在全球最有影響力和構建軟實力的互聯網企業。 即便對TikTok的軟體安全大肆攻擊的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為了吸引選民,也下載了TikTok。
與此同時,隨着「雙減」政策落地,校外培訓機構也遭遇「核打擊」。全球投資者一直看好中國的增長潛力,但現在也擔心,影響中國企業發展的並非企業自身的表現,而是政府出乎預料的政策變化,這加大了對中國市場投資的風險。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對中國經濟前景一直充滿樂觀。 但他在2021年7月接受採訪時表示,北京將目標對準驅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商業模式,對中概股的打壓將產生廣泛的市場影響。
對中國觀感發生變化的還有眾多曾經看好中國獨角獸企業的美國投資者,他們在過去半年的看法也發生了巨變。 一位在西雅圖的好友告訴我,其身邊負責私募基金在上海投資的美國朋友,半年前還很樂觀,極為看好中國市場,現在甚至做好投資血本無歸的準備。
如果中國與華爾街的裂痕擴大,反對與中國脫鈎的華爾街都開始感到恐慌,這樣的疑慮無疑會打擊投資界對中國未來的信心。(待續)
〈【新年隨想】我們需要另一次「南巡」奇跡:與世界的第三次連結〉二之一
原刊於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微信號,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