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ul 04 2025 10:13:4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張宗永

作者是亞洲新興市場第一代衍生工具交易員,擁有20多年的投行經驗,管理過的業務包括交易室、資本市場和併購業務。大學主修工程及工商管理,畢業後短暫的第一份工作卻是在報館任職股評人兼翻譯兼副刊作家兼資料室總管(以成績倒序為列)。2009年告別銀行「糧單」之後,加入一新成立的環球精品投行任亞太區總裁及高級合伙人,並且重拾四分之一世紀前的興趣,在報刊上月旦政經時局,文章散見《明報》及《信報》等,並且積極參與社會企業。

穩定幣是政治多於經濟
作者:張宗永2025-07-02
這些年來一直有人擔心,如果中美持續交惡,中國會不會被踢出西方主導的SWIFT系統呢?此外,如果美元的結算大部分都發生在美國,資金會不會因為政治原因,被美方扣押呢?人民幣穩定幣會為這些問題帶來新的想像空間。
懷璧何罪?
作者:張宗永2025-06-25
小國擁有核彈也不一定會惹來殺身之禍,伊朗今次又為什麼這麼倒楣呢?
火熱的私募債
作者:張宗永2025-06-18
私募債近年確是火熱,估計全球私募債基金總資產接近2萬億美元,比5年前翻了不止一倍,當中超過六成是美國發行的。
GPT是公器抑或是私器?
作者:張宗永2025-06-11
OpenAI在進行融資的同時,也在改組,目的是要將公司從一非牟利機構演變成也可以逐利的商業機構。此事一路走來,爭議甚多。
中國崛起的第二次黃金機會
作者:張宗永2025-06-04
中國能否好好把握這第二次崛起的機會,最終還是要看自身的經濟底子,國內經濟能否承受出口(至少短期)萎縮的惡果。
香港發展教育 具天時地利人和
作者:張宗永2025-05-28
香港要找尋新出路是社會共識,相比起其他領域,像高新科技,教育更具天時、地利和人和的優勢。
貿戰中國初勝一回
作者:張宗永2025-05-21
雖然中國現階段算是小勝,但實際上,雙方的爭持仍未結束。 90天冷靜期之前或之後仍然充滿變數,現階段很難就貿易戰的長遠影響作定論。
沒有明星的資管巨無霸
作者:張宗永2025-05-14
傳統的私募股權基金是以收購策略為主,這業務已經被黑石(Blackstone)、KKR和Apollo 所壟斷。貝萊德(Blackrock)希望發展的是相對接近它基因的私募債權和基礎建設基金,這一次收購長和港口業務的,便是基礎建設基金。
荷李活是真心左膠
作者:張宗永2025-05-07
野心勃勃的特朗普當然想奪得荷李活的話語權。今年初,特朗普仍未正式上任,他便在推特上宣布委任三名老牌明星為他的荷李活「大使」,目標是幫助荷李活「重奪」外國人搶走的生意。迄今為止,還未有看到三名加起來233歲的老人家,做出什麼成績來?
馬克卡尼會是蔡英文翻版嗎?
作者:張宗永2025-04-30
仔細分析這次大選選情,卡尼和自由黨獲得的支持票,主要源於加拿大人對特朗普的反感。撇去反特朗普因素,在經濟議題上,大家對小杜魯多領導了兩屆的自由黨並不買帳。
中美貿戰誰勝誰負看階段
作者:張宗永2025-04-23
現時中美貿易戰可分為三階段,但就短期而言,特朗普面對的國內壓力比習主席大,只要中國給予空間,美國或會在談判桌上讓步,中國可以小勝。
美國民主制度崩壞乎?
作者:張宗永2025-04-16
特朗普的崛起得到關鍵性數量人民的支持。即使民主黨重新執政,他們也要照顧本土「美國優先」的情緒,不會重施極左政策。
特朗普不可能是皇帝
作者:張宗永2025-04-09
美國始終是一個民主社會,如果大部分的選民看清楚長遠的得失利害後,放棄支持特朗普,那麼全球政治鐘擺仍然有機會回歸到比較正常的軌道。
總統先生的「彈弓口」
作者:張宗永2025-04-02
美國長 的回落,是因為市場開始浮現衰退的預期,是歸咎而不是歸功於特朗普,但總統先生的邏輯往往是自己說了算。
生成式AI會否成魔?
作者:張宗永2025-03-26
媒體的首要責任是傳遞真相,但今天很多傳媒,創新的也好,傳統的也好,都以經營流量為目標,而放棄「第五權」求真的天生責任。
Boring Assets
作者:張宗永2025-03-19
李嘉誠出售港口業務,官方批評引發關注。文章回顧李氏商業歷程及與政界關係,指出其精於政治解讀。作者認為官方對此事的態度影響港商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並反思民營經濟與國家發展的關係。
賭聖
作者:張宗永2025-03-12
Brevan Howard 和RCM 兩家全球宏觀策略沖基金的發展,都面對同一的問題,便是怎樣令生意承傳下去。個人與團體,誰勝誰負?
DEI沒有市場?
作者:張宗永2025-03-05
左派的DEI(多元、平等、共融)運動旨在保障少數人的福祉,但有些措施走過了頭,卻惹來主流社會的反彈。面對社會的弱勢社群,我們應抱同理心,多從別人的角度去看事情。
特朗普的談判5套路
作者:張宗永2025-02-26
特朗普喊話要讓加拿大成美國第51州,引發加國反美浪潮。作者以自身在加拿大13年經驗分析,認為特朗普慣用談判技巧:誇大問題、煽動對立、爭取小勝、誇大戰果。加拿大併入美國可能性低,因歷史、文化及制度差異,多數加國民眾傾向維持獨立。即使特朗普施壓,改變現狀可能性微。
社會金融
作者:張宗永2025-02-19
格萊珉銀行以無抵押小額貸款幫助貧困婦女,創辦人尤努斯因為在脫貧的貢獻獲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後來更臨危受命,成為孟加拉的臨時首長。格萊珉的微貸模式現已推廣至多國,值得探討其在香港的可行性。
你會懷念舊的美國嗎?
作者:張宗永2025-02-12
二戰後,憑藉民主自由、軍事實力及企業創新,美國影響力冠絕全球,美元成為避險工具,低成本融資助長科技發展,自由貿易亦擴大其市場。美國扮演世界警察,對其國民而言,利多於弊。然其偽善及雙重標準亦招致批評。
美國又一次退出《巴黎協定》
作者:張宗永2025-02-05
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影響深遠。窮國與富國於COP29爭論3000億美元氣候融資,環保人士估計每年需3至4萬億美元實現減排目標,但《經濟學人》預測是約1萬億美元。
香港多了兩個球王
作者:張宗永2025-01-22
兩位英國桌球名將奧蘇利雲和卓林普獲香港居民身份,特區政府積極宣傳。市場因素是兩位球王選擇香港的主要考量,尤其中國桌球運動的蓬勃發展和高額獎金,與此息息相關。
覺醒資本主義
作者:張宗永2025-01-15
覺醒資本主義(Woke Capitalism)源自美國,提醒社會議題意識。從關注種族平權,擴展至性別議題,近年被用作諷刺左派。企業為吸引年輕顧客及人才,擁抱覺醒價值,政府也提倡ESG標準。
2025vs.2000
作者:張宗永2025-01-08
前車可鑑,新科技對社會的影響力是真確的,但哪隻股票最後會跑出,倒很難說。投資或投機是否成功,很大程度看你的持有期是多長:是1年、5年抑或永遠?
媽媽 · 飛吧!
作者:張宗永2024-12-27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家母的離世於我而言,也是對前路怎樣走的一個reality check,很多事情今天我仍在思考。
一葉知秋
作者:張宗永2024-12-18
既是愛國的香港商人一直都享受着政府不干預政策的好處,這回被政府要求出力,心裏又怎樣想呢?傳統智慧認為資源由政府分配,效率偏低,持相反意見的卻說,非常時期行非常手段。
特朗普要做虛擬貨幣總統
作者:張宗永2024-12-11
特朗普政策的主旋律是排外、討厭移民、希望趕絕走私活動。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和保密性,令虛幣成為走私活動和地下錢莊的恩物。建圍牆堵截非法私民容易,建電子防火牆堵截非法資金難十倍。
特朗普2.0下的香港2025
作者:張宗永2024-12-04
加拿大前總理杜魯多(現任總理杜魯多的父親)曾經說過:「作為美國這大國的鄰居,就像躺在大象的旁邊,他一個轉身或打噴嚏,都會把你弄得很慘。」
SpaceX才是馬斯克的大棋
作者:張宗永2024-11-26
特朗普上台和比特幣的最大關係,也不過是他曾經揚言會炒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而後者主張加強監管虛擬貨幣。但比特幣的經濟價值便會提高嗎?黃金買賣又何嘗有監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