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機械人全產業鏈突圍‧AI自主創新崛起

毫無疑問,這個新興的科技創新周期已具雛形,並將持續推動中國在技術自主和創新發展上的質的飛躍。

從《黑神話:悟空》中的傳奇形象到DeepSeek在AI領域的驚豔亮相,再到宇樹機械人在央視春晚上以秧歌舞和打功夫技能的驚喜表演,以及電影《哪吒2》在票房上的優異表現,中國軟實力的迅速崛起正逐步成為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這些現象背後,不只展示了中國在文化產業上的創造力,更顯示出在半導體、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等高科技領域,中國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突破和自主創新的決心。

隨着DeepSeek等先進技術的成功誕生,中國迎來了一個以AI為核心的新創新浪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見證中國從大語言模型、雲端平台、算力晶片到應用場景及數據積累,每一環節均形成完備的生態系統、投資鏈與產業鏈。在政策指引、技術突破以及市場需求的多重推動下,這一生態系統已經具備獨立運作的能力,不再依賴海外技術支持,並展現出強大的國際競爭力。毫無疑問,這個新興的科技創新周期已具雛形,並將持續推動中國在技術自主和創新發展上的質的飛躍。

軟實力超英趕美

根據英國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5全球軟實力指數》報告,中國在全球軟實力方面首次超越英國,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強國。這意味着中國在文化、教育、經濟和創新等領域綜合實力的提升,已經成功轉化為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無論是一帶一路倡議、可持續發展戰略,還是本土品牌塑造,都在不斷強化中國的軟實力,為國際社會贏得廣泛認同。這種持續的軟實力提升,不只為中國塑造了積極的國家形象,同時也為各地區的經濟轉型和技術創新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並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及香港在全球市場中的品牌價值,教育與文化產業亦從中受惠。

香港也開展了AI新時代

在這股創新浪潮中,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創新科技樞紐,正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香港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熟的金融市場和完善的法治環境,有望成為連接內地創新資源與全球市場的重要橋樑,是國家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

最新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AI被明確定位為關鍵產業,政府將成立專門AI研發院並預留資金,打造涵蓋算法、算力、數據和人才的協同發展平台。雖然這一投入與內地600億元規模的AI基金或美國的星際之門計劃相比尚有差距,但此舉已向市場傳遞出積極的信號,顯示香港正將人工智能視為未來經濟轉型的重要發力點。未來機械人融合人工智能將成為主要發展趨勢,屆時每家公司、每個家庭乃至每個人都可能擁有一個或多個智能機械伙伴。

機械人產業對香港、深圳及大灣區的影響

大灣區內部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合作也正日益蓬勃。筆者在前往杭州參訪及在浙江大學聽取AI講座時,親身感受到杭州在數字經濟和網絡創新方面的強大實力。近期,來自杭州的宇樹科技製造的機械人,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秧歌舞和打功夫,引起了廣泛熱議;而歐洲的Ameca機械人則在米蘭2025時裝周上大放異彩,兩者共同展現了全球對於AI與機械人技術深度融合的殷切期待。

隨着工業4.0的全面推進,愈來愈多的機械人企業開始將產品接入ChatGPT、DeepSeek等先進AI平台,從而推動自動化、智能控制和設備互聯網之間的高效協同,帶動整個產業鏈向更高層次邁進,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機械人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美元。

機械人馬拉松

北京市即將舉辦全球首個人形機械人半馬及世界人形機械人運動會,彰顯了中國推進機械人產業示範應用的決心。自工信部發布指導意見以來,中國着力構建創新體系,確保核心零部件安全供應,同時鼓勵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機械人企業,例如宇樹及優必選。

在機械人範疇,雖然在某些領域美、日、韓等國家在AI及感知技術上仍領先,但中國已在核心元件、生產製造和完整產業鏈建設上展現出顯著優勢。中國在關鍵技術和專利數量上均遠超美日歐,這得益於強而有力的政策支持、產業鏈整合能力及創新突破,未來有望在全球人形機械人市場中重塑產業格局,並拓展更多應用場景和市場規模。

大灣區擁機械人全產業鏈

大灣區作為中國南部的重要經濟引擎,內部擁有香港、深圳、廣州等具備各自特色和技術優勢的城市。深圳擁有優必選、越疆等代表性機械人企業,再加上華為等在芯片領域的卓越表現,構成了一個以人工智能與機械人技術為核心的自主創新生態系統。區內城市可通過協同發展、資源共享及產業聯動,能逐步推動大灣區向高增值、智能化方向轉型。這種全產業鏈的整合,不只有效提升了大灣區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整體話語權,也為區域內產業融合和經濟轉型提供了堅實支撐。

最後,若想成為行業的領頭羊,就需要如深度求索(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所強調的那樣,我們必須從「由0到1」的初創階段積極介入,主動參與規則制定,從而把握產業趨勢,成為創新領跑者,而非當追趕者。

何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