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May 15 2025 20:11:5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身動則健;身健迺安

生活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的朋友,都較容易受到周邊那種擁擠、匆忙的環境和生活方式影響。久而久之,身體健康便會響起警號。要舒緩這股壓力,運動是一項原始和有效的方法。

很榮幸得到文灼非先生的邀請,撰寫健體縱橫這個專欄。首先,我藉此機會預祝「灼見名家」這個網上知識和學術分享平台啟業和營運成功!

以「健體縱橫」作為這個專欄的名稱,也顯示了文章是跟健康體育方面的題材有關。相信大家都認同「健康便是財富」的講法。然而,對一些曾經飽受疾病折磨的朋友,他們更可能認為健康比財富更重要。當然,要得到健康,方法很多種,但我認為其中一種直接而有效、又切合都市人需要的方法是運動。這也是我多年來親身體驗和教導學生或朋友後,感受到他們經歷同樣體驗所得出的事實結果。

在我辦公室門後掛著多年前一位喜愛書法的朋友送給我的對聯,上面寫著:「身動則健;身健迺安」。每天在辦公室工作時都會看見這對聯,它也提醒了我要保持活動身體,而運動成為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成為我追求健康和優質人生的最重要夥伴。

運動舒緩城市生活壓力

很多人以為小病是福,得了大病才會影響健康,但世界衛生組織卻認為健康不止局限於沒有什麼疾病,而是指身體、心智、社交層面的正常狀態。換言之,一個健康的人,除了沒有疾病外,還應有足夠的體力去應付日常工作的壓力和要求,對日常遭遇常能保持正面的看法和樂觀的態度,並且參與正常社交活動,有自己信任和可以傾訴心底話的好朋友。

生活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的朋友,都較容易受到周邊那種擁擠壓迫、匆忙和快節奏的環境和生活方式影響。如果長時間都生活在這種緊張模式而未能夠找到適當的調劑方法,久而久之,身體健康便會響起警號。要舒緩這股壓力,運動是一項原始和有效的方法。

日常工作或生活上遇到的壓力,可引起神經和內分泌的反應。 <br>(亞新社圖片)
日常工作或生活上遇到的壓力,可引起神經和內分泌的反應。 <br>(亞新社圖片)

我們的一生都會遇上不同形式的壓力,當身體遇上突如其來的壓力時,便會做出逃避壓力或跟壓力搏鬥 (flight or fight) 的自然反應。舉個例子,這就像一個人晚上獨自走路回家,在僻靜陰暗的街道轉角,突然遇上從旁跳出一個黑影,這時候,你會被嚇了一跳,甚至大叫,身體頓時做出高度戒備的反應,藉此準備轉身逃跑或跟這個黑影搏鬥。當身體在進入作戰狀態的一剎那,體內的腎上腺素和血壓都會迅速上升,神經也進入興奮狀態。這些改變主要是增加個體的戰鬥能力,這種在短時間內動員身體機能的作戰能力,也可以讓我們明白到,為什麼當一位母親見到自己的小孩給一個平日她不可能抬起的衣櫃壓著時,卻可以憑自己的力量把這衣櫃抬起而把小孩救出的不可思議的表現。

剛才比喻中遇到的壓力而引起神經和內分泌的反應,也同樣會出現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上遇到的壓力上,例如來自上司的嚴苛指責、家庭問題、個人財政困難等等的壓力。這些壓力在身體引起的反應如果不能夠得到適當的舒緩或釋放,長期積累下來,便會增加患上高血壓、心臟病、肥胖、情緒病等風險,而有效的舒緩和減壓的方法便是運動。

體育活動多姿多彩

很多人都相信有氧運動如緩步跑、步行、踏單車、長途游泳、跳健康舞等是最佳減壓的運動。近年也有很多上班一族投入瑜伽運動,而年長者則愛耍太極。這些都是有益身心和舒緩壓力的運動,不過,如果你平日有做其他較劇烈的運動,例如踢足球、打籃球甚至健身等,都同樣可以減壓和強健身體。

運動與健康的話題當然可以談之不盡,日後有機會我們可以在不同的議題上交流分享。除了健康,體育也是這個專欄涵蓋的範圍。在中文上,體育兩字幾乎包括所有跟身體活動有關的事情,當中最常涉及的是學校上的體育課和電視、報章及其他媒體報道的體育新聞。其實,在英語國家,學校體育和傳媒報道的體育有不同的名詞稱謂,學校的是Physical Education(簡稱PE),傳媒日常報道的多指sport。多年來,中文的體育一詞在不同領域被廣泛地使用的情況已經難以改變,既然大家都已經習慣,並且懂得在使用和理解時作出適當的分辨,那亦無須在一般文章分享上太過緊張於正名。

無論PE或sport,可以談論的話題有很多,可以從政策的層面到推廣和大眾市民參與。雖然香港人很多都喜愛足球,尤其是透過電視欣賞足球,但近年愈來愈多年輕人喜歡嘗試不同的運動,一些以前較為香港人喜愛的運動如壁球、網球等卻日漸式微,對於這方面的改變,日後也可以在本欄探討。

鍾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