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第五屆腹有詩書比賽第二回合第四天 聖公會榮真、保良局錦泰、聖公會聖彼得、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晉級

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的第五屆腹有詩書比賽,第二回合最後一日賽事於5月24日假法住機構舉行,並由灼見名家高級經理何瑞莉,聯同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高級講師熊志琴博士,以及嶺南大學中文系李雄溪博士擔任評判。
採訪:林菁雅  攝影:文灼峰

灼見名家傳媒主辦的第五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5月24日假法住機構進行第二回合第四輪賽事。最後由聖公會榮真小學、保良局錦泰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躋進半決賽。如有疑問,以主辦方電郵公布賽果為準。)

比賽官網:https://www.master-insight.com/article/42475

何瑞莉鼓勵同學除學習書本知識外,也要外出走走,親身體會及感受中華文化。
 

順德之旅能獲書外知識 體驗中華文化

第二回合比賽採三隊對壘形式,分為必答、搶答及挑戰環節,並設有智囊團機制。上半場比賽由灼見名家高級經理何瑞莉與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高級講師熊志琴博士擔任評判。

何瑞莉歡迎同學的到來,並以掌聲嘉許他們一路奮鬥的努力,她表示第五屆腹有詩書比賽80間學校報名,大家能參與今天這場賽事,已經贏了一半的報名參賽隊伍,大家都應感到自豪。

第五屆腹有詩書比賽最大特色,是入圍決賽的學校能參加兩日一夜的順德之旅,體驗中華文化及當地獨特美食。她希望同學不止專注學習書本的知識,也要外出走走,親身體會及感受中華文化。她又鼓勵同學努力作答,爭取出線,並將豐富的獎品帶回家。

何瑞莉感謝熊志琴博士擔任評判,亦感謝法住機構慷慨借出場地,讓同學得以在書香縈繞的環境中比賽,貼合「腹有詩書」意蘊,法住機構環境優美,藏書眾多,讓同學在空閒時參觀及閱覽。

熊志琴博士強調,比賽的殊榮只是一時,學習過程中的收穫才是永遠。
 

熊志琴:辛苦背後永遠充滿意義

首場比賽由漢華中學(小學部)、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學校、聖公會榮真小學對壘。在必答題環節,漢華小學獲160分,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學校獲220分,聖公會榮真小學作答穩定,獲最高的260分。

在搶答環節,榮真小學搶答速度快,作答過程雖稍有失誤,仍在此環節斬獲380分,與其他對手拋開差距。在挑戰題環節,漢華中學(小學部)分數保持不變,獲170分得第九名。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學校與聖公會榮真小學皆作答全對,額外加30分,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學校獲380分得第八名,聖公會榮真小學最終得500分成功晉級。

漢華中學(小學部)與何瑞莉、熊志琴博士合照。
 
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學校與何瑞莉、熊志琴博士合照。
 
聖公會榮真小學與何瑞莉、熊志琴博士合照。
 

第二場比賽由保良局錦泰小學、聖方濟各英文小學、聖公會何澤芸小學對壘。在挑戰題環節,三間學校得分接近,各得220分、200分、與180分。在搶答題環節,聖方濟各英文小學一度領先,及後錦泰小學答對數題,共獲360分,以30分之差反超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在挑戰題環節,聖公會何澤芸小學獲250分得第九,聖方濟各英文小學獲390分得第八,而保良局錦泰小學答題全對 ,終獲480分成功晉級。

聖公會何澤芸小學與何瑞莉、熊志琴博士合照。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與何瑞莉、熊志琴博士合照。
 
保良局錦泰小學與何瑞莉、熊志琴博士合照。
 

熊志琴博士在賽後點評同學精彩表現,直言數屆都十分享受擔任「腹有詩書」比賽的評判,並接着詢問同學:「愉快嗎?享受參賽過程嗎?有聽說過AI吉卜力圖片嗎?」

她補充說明了拋出這兩個問題的用意,是為了帶出「免費最貴」的道理。她解釋,近年來人工智能(AI)迅速發展,雖然它方便且易於使用,但同學們不能忽視為了追求一時的便利而可能付出的代價。

她憶述剛才的比賽過程,同學答對題目後會感到歡喜,獲得成功感,答錯題目後會感到揪心,並懊悔當初的作答。這些情感與思考的過程,是AI不能給予的珍貴寶物。她提醒同學不要過於依賴AI,否則自身存在的價值會被AI輕易取代,亦不能再有成長。

熊志琴博士笑言同學的比賽讓她想起了以往學習中文的時光,以典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最為深刻。她認為辛苦背後有很多意義,而比賽的殊榮只是一時,學習過程中的收穫才是永遠。她祝願同學不要忘記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快樂,並期望同學日後的收穫愈來愈多。

何瑞莉(左)頒發紀念狀予熊志琴博士(右)。
 

比賽獲勝獎品豐富

下午的賽事由何瑞莉及嶺南大學中文系李雄溪博士擔任評判。何瑞莉女士感謝李雄溪博士擔任下半場的評判,並介紹李雄溪博士的研究領域涵蓋《詩經》、漢語研究及語文教育等,其在《詩經》方面的研究成果尤為突出,其研究份量更有台灣學者譽為「香港學者中最為可觀」。

何瑞莉表示期望同學能透過比賽,加深對語文及歷史的認識,並歡迎各位家長陪同學生到法住機構觀賽。

李雄溪博士指輸贏從來不是重點,在座的每位同學都是贏家。
 

李雄溪:比賽能提高同學對語文和中華文化興趣

第三場賽事由聖公會聖彼得小學、沙田祟真學校、慈幼葉漢千禧小學對壘。在必答題環節,聖公會聖彼得答題快而準,獲得270分。沙田祟真學校得240分,暫列第二。而慈幼葉漢千禧小學得180分。

搶答題環節,聖彼得小學大膽搶答,以500分遙遙領先其他作答較為保守的隊伍,經挑戰題環節,最後以560成功晉級。沙田祟真學校最後得490分獲第八名,慈幼葉漢千禧小學以160分獲第九名。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與何瑞莉、李雄溪博士合照。
 
沙田祟真學校與何瑞莉、李雄溪博士合照。
 
聖彼得小學與何瑞莉、李雄溪博士合照。
 

第四場賽事由北角官立小學、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軒尼詩道官立小學對壘。在必答題環節,北角官立小學與軒尼詩道官立小學得分相近,分別獲得180分,與200分,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則以240分稍勝軒尼詩道官立小學。

搶答題環節過程峰迴路轉,北角官立小學與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一度同分,但經影片題後,北角官立小學最終獲280分,以60分反超軒尼詩道官立小學。而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較少答錯,穩列第一,得410分,經挑戰題環節,最後以440分成功晉級。而北角官立小學以310分得第八名,軒尼詩道官立小學則以250分獲第九名。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與何瑞莉、李雄溪博士合照。
 
北角官立小學與何瑞莉、李雄溪博士合照。
 
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與何瑞莉、李雄溪博士合照。
 

李雄溪博士在賽後發言,表示為同學努力作答而感到欣慰,他認為比賽着重過程,輸贏從不是重點,在座的每位都是贏家。他指出比賽能順利舉行,有賴各校校長、老師、同學的支持及參與,並期望同學從這次比賽中,不止得到背誦下來的知識,更能體會當中的團隊精神。

最後,李雄溪博士望同學能藉比賽增加對文學、歷史的興趣,也期望日後同學能繼續深入發掘文學當中的精髓,並在此祝願同學「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何瑞莉(左)頒發紀念狀予李雄溪博士(右)。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