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四個必須」、「四點希望」對香港教育發展的啟示

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年青一代必須對香港回歸的來龍去脈、對基本法的精神和要旨、對國家觀念和高度自治等原則有準確把握,當中涉及《基本法》、國家安全、國情國史、國家憲法等教育。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暨新一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重申中央貫徹一國兩制不會變、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並指出一國兩制符合國家、民族、香港的根本利益,將會長期堅持,超越2047年。

要怎樣才可以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習近平主席在總結香港一國兩制的實踐經驗後,提出了「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的南針,不但為香港未來指明方向,更對香港教育發展有重要啟發。

強化國情國史國法教育

習主席提出「四個必須」,指出香港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當中的涵意表面上是政治、經濟、法律層面的事務,與教育沒有直接關係。

然而,細思當中內容,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年青一代必須對香港回歸的來龍去脈、對基本法的精神和要旨、對國家觀念和高度自治等原則有準確把握,當中涉及《基本法》、國家安全、國情國史、國家憲法等教育,是教育局須加以規劃、支援和跟進的項目、是中小學教育必須做好的方向,是香港教育界在未來必須貫徹和強化的使命。

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年青一代必須對香港回歸的來龍去脈、對《基本法》的精神和要旨有準確把握。(Shutterstock)
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年青一代必須對香港回歸的來龍去脈、對《基本法》的精神和要旨有準確把握。(Shutterstock)

糾正以往似是而非的言論誤導

同樣重要的是,受過往殖民統治觀念影響,受有心人刻意宣傳的種種似是而非的言論誤導,不少港人對中國政制、對香港憲制秩序、對中央與特區之間的關係,每多是一知半解,甚至黑白難分。舉其大者,習主席在演辭中提到的「全面管治權」、「行政主導體制」、「愛國者治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領導」等等重要理論和根本制度,不少社會人士、前線教師、當然也包括青年學生都有所疑慮,不清不楚。

凡此種種,香港教育當局與前線教育同工,有必要將有關的課程和教學落到實處,在小學常識、中學生活與社會、公民與社會發展等科目的上,正視有關問題,用心在意地傳道授業,為莘莘學子解除困惑,培養擁有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的新一代,為愛國者治港奠下良好根基。

抓住國家發展機遇 發揮香港優勢

至於習主席提出「四點希望」,期盼港府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雖然着眼於香港施政和社會經濟狀況,但跟教育事業發展其實息息相關,對大專和普及教育階段工作也起明燈引路的作用。增強發展動能須抓住國家發展機遇,中小學界為此就應加強有關「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的教育工作,讓新一代對國家大勢有所認識,鼓勵年青人投身國家和香港發展,大專學界在科研和各種專業知識上,當然更可善加利用,發揮優勢。

此外,教育施政可如何提高治理水平,也值得當局深思。且舉一例而言,去年國家教育部發表《粤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建議將普通話教育作為政策,適度融入考評體系,港府理應盡快回應,但報告推出年多卻遲遲未見行動,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去年國家教育部發表《粤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建議將普通話教育作為政策。(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圖片)
去年國家教育部發表《粤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建議將普通話教育作為政策。(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圖片)

提高教學水平 重視全人發展

此外,習主席提到香港地位特殊,條件優良,應同世界各地展開更廣泛、更緊密的交流合作;針對香港回歸前後政治爭拗不斷,社會撕裂,就提出要共同維護和諧穩定,希望家和萬事興,繼續發揚包容共濟、求同存異、自強不息、善拼敢贏的優良傳統。為此,香港兩文三語教學水平就應不斷提高,現時新高中偏重應試教育而輕忽全人教育的偏向就要糾正,中小學價值教育只是聊備一格的現象就必須加以正視。

習近平主席提及「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香港教育如何配合國家發展大勢,培育熟知國史國情的新一代,做好一國兩制教育、《基本法》教育、憲法教育,而同時又推動質素教育和全人教育,培養多方面的人才,實有待教育界齊心協力,主動把握機遇,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一己之力。

黃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