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印度理工學院(Th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lhi,IIT德里) 於1961年創建,是印度科學、工程和技術領域的高等教育、研究和發展中心。大學位於德里南部城區,獲錄取的學生須經過異常激烈的競爭,在100萬名考生中位列前3000名才能入讀。多年來,IIT德里培育了大批在電腦、軟件設計、金融、工商管理等領域的尖端人才,活躍在美國、歐洲的技術領域和管理部門,不少人在微軟、英特爾等高科技公司位居要職。
拉奧教授認為這種情況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不利之處,就是綜合性不足。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大學的管理層意識到,全理工的專業使學校在全球大學排名處於不利地位。為追求更好的發展,大學近年增加人文和社會科學專業,希望學校能往綜合化方面發展。他舉例說,大學已開辦了公共政策學院,有很強的人文社會科學系,也開始設立新的設計系(Department of Design),致力招收具創造力和創意的學生。他說:「我們想讓IIT變得更加綜合一些。」
郭位校長總結時指出,德里印度理工學院只有11,000名學生,維持較小規模,展現了好的學校不一定要很大,正如著名經濟學者修馬克(E. F. Schumacher)的名著《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你必須有自己的定位來展示對社會的貢獻,所謂的國際化在印度是完全實現的。我預測印度理工學院將會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一,因為他們真的是高瞻遠矚。」
《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之二
郭位教授簡介
2008年獲委任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學系,1980年獲美國堪薩斯州大學工程學博士學位。郭教授是早衰期可靠度研究的先驅,在電子系統與核能可靠度設計研究方享有盛名,並在納米可靠度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因此於英華之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亦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及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和加拿大工程院國際院士。服務城大之前,郭教授擔任美國田納西大學工學院院長,並為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高級管理團隊成員。郭教授也是教育專家,對於當代教育在全球面臨的挑戰尤為關切,出版了中文專著《心件:大學校長說教育》(英文版Soulware — University President on Education),引起很大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