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中央宜趁押後選舉檢視對港政策

押後選舉不可能沒有政治考慮。去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央不容有失,卻想不到民主派初選有這麼多市民響應。

民主派針對原定9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搞個初選,反應出乎意外地熱烈,有60萬市民無懼《國安法》的震懾力,上街排隊投票。事後中央及港區官員的嚴詞譴責,反映當局對建制派能否在稍後的選舉中取得大多數議席的擔憂。這是我之前在此欄提到政府可能會以防疫為由,押後選舉的原因。

現在第三波疫情在社區爆發,押後選舉避免感染便顯得順理成章。近日,來自政府和建制派的聲音是把立法會選舉日期,從9月押後一年。至於為何要長達一年而不可以短些,倡議者及消息人士的解釋是病毒兇險難測,籌備選舉須時,預留多些時間較為穩妥。

押後選舉不可能沒有政治考慮

實事求是,押後選舉不可能沒有政治考慮。去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央不容有失,卻想不到民主派初選有這麼多市民響應。此外,假如疫情未能緩和,數十萬長居內地的建制派選民會否積極返港投票,以及若干民主派參選人肯定被DQ引起的迴響,都可能不利建制派的選情。再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亦已明言,會視乎立法會選舉的情況,考慮採取進一步行動。因此,以防疫為由推遲選舉,在策略上是明智之舉。

其實把選舉押後半年已足夠,屆時美國下屆總統已上場,而政府下年度的財政預算也可獲今屆任期延續的立法會通過。假如真的是延長一年,這恐怕是政府把難題拖得幾長便幾長的心態作祟。無論如何,押後選舉與建制派能否在稍後的選舉上獲勝,沒有必然關係。事實上,大多數選民如何運用其自由意志投票,不是政府能左右,而按指示不能不撐政府的建制派更不會因此增加勝算。

像去年區議會選舉般,今次立法會選舉無論幾時舉行,依然是個最真實的民意表達。選民對《國安法》實施後的看法,和對政府在其他方面,包括抗疫的表現,都會決定他們把票投給建制派或另外一邊的候選人。

今屆特區政府的作為或不為,很大程度是受到中央對港政策的影響。我希望中央能夠利用押後立法會選舉的空檔,客觀地全盤檢視國安法實施前後的對港政策,以及今屆特區領導班子的表現。這兩個因素會決定立法會選舉的結果。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