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旦停止學習和成長,便會不知不覺地變成「鵪鶉」,繼而是「鹹魚」、「行屍走肉」;沒什麼作為,卻能做出許多荒誕無稽、愚昧無知、自私自利的事情。
「非學習者」(non-learner)在家裏是宅男宅女,在職場是「賴皮」、「豬油包」、「老油條」等,以各種馬虎態度或神憎鬼厭的面孔體現出來。
我相信每個人都需要「挑戰」。故步自封者對重複的常規工作感到乏味(活在貧窮線下、必須為家計奔波和妥協的人除外),慢慢對生命欠缺動力和活力,像進入一個死胡同:往前看,只見困難重重,不想改變;往後看,只見鬱悶和遺憾;往左看往右看,找不到能把自己從沼澤泥濘裏拉出來的人;往上看,除非有宗教信仰者能看到上帝,否則,見不到盼望和北斗星。
是的,只有自己才能打救自己;自助者,天助之。
休息之餘也要長見識
過去一連寫了四周《做自己》系列文章,說到底,是要做一個不斷更新和演變的自己,當中不斷環繞一個「悖論」:多想他人,少想自己,反能跳出自我中心的狹隘;多助他人,少計較自己得失,最終得着最多的反而是自己。
在自我演變的過程中,我們或會刻意或不經意地啟發別人的生命,從而令自己更有生命力。這種良性互動和群體動態,讓我們發掘自己更大的潛能。
故此,與他人接觸,不一定就要幫助和影響他們。有時候,我們需要別人的啟發,特別是一些來自不同背景和思維模式的人。生命之間的互動能否有機地發酵起來,視乎我們是否願意接觸自己圈子以外的人,並進入他們的生命故事。
一直呆在同一個工作崗位、生活環境和社交圈子,容易「自我萎縮」成一粒「塵埃」,頭腦變得僵硬,了無生氣和創意。久而久之,容易變成「非學習者」,失去好奇心和探索力。最常見的例子是教師、技術人員、專業人士,還有習慣了全情投入照顧孩子而忽略自己個人成長的家長!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只能教人做事,卻不受教,更失去進入別人世界的耐性和興趣。
感到疲憊或做事沒勁的人,選擇出外度假,來一個充滿陽光海灘、美酒佳餚和五星級享受的假期。旅行結束,體力或能暫時得以「充電」,精力和衝勁卻繼續「跌watt」。
我漸為自己度身訂造帶有目標的遊歷:休息之餘,還有長見識的機會,甚至訓練自己突破慣常的生活模式、打破思維框框、開放腦袋和心智,醞釀創意、新念頭和範式轉移,喚醒激情、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閒話家常」中體味人生
由「充電」的旅行,進入「充實」的遊歷或遊學,需要一個過程。從走馬看花的旅行團模式,提升至「嘆世界」豪華遊,演變到獨特體驗的「深度遊」,最後終於找到能創造回憶、充滿啟迪和靈感的「心度遊」,我花了十多年時間尋覓竅門。
「心度遊」的一個先天條件,是要用心地接觸當地人,用心去聆聽別人的故事,在「閒話家常」中體味人生!
我發現很多人不懂或不願進入其他人的世界。當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態度和人生歷練時,有些人認為與自己職業、興趣和生活無關,便關起耳朵,眼睛發呆,或與旁人竊竊私語,或拿起手機把自己帶回熟悉的世界。更有人無論人家說什麼,總要把話題拉回熟悉的題目和自己身上。也有人還未聽完幾句,便忍不住要提意見和建議,甚至發表「偉論」。
這類人不但失去了從別人身上學習的機會,而且不尊重正在誠懇分享生活文化的當地人,更影響同行的「學習者」向別人學習的氛圍。
這類人若參加了我的遊學團,我會開聲勸籲他們先進入人家的世界,多提問和製造話題,帶着誠意了解對方的人生故事。我甚至把話說清楚,不可倚賴我當主持人──每人都要學習「閒話家常」和「創造話題」。
假如有人屢勸不改,或根本不嘗試投入聽、問、談的對話,繼續帶着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非學習者」心態去遊歷,那便成為我這「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我會將之列入黑名單,以後不再邀約他們出外遊歷。
聽別人講故事、說經歷,需要投入感、專注力和好奇心。在香港,大家都在忙,很難停下來聽人說話。遊歷就是讓自己走出熟悉的環境,打開心靈,刺激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學習做回一個「學習者」和聽故事的人。
聊天不是浪費時間
十年前,我渴望體驗農夫的工作和生活,並衝擊一下我那帶點「小資」的本性。天生膽小加上後天培養,我額外提防陌生人,從不敢獨自背包窮遊,更不用說住進不認識的當地人家裏。
輾轉地找到一所位於雲南昆明的非牟利機構,我與負責人素未謀面,只通過兩次電話,他便答應幫我找一家乾淨的農戶提供食宿一晚,也讓我們下田收割小麥。我亦邀約三位喜歡「心度遊」的朋友,一起尋找「搭上搭」而認識的農夫。
農夫一家當晚殺了一隻土雞招待我們,其他的都是簡單的素食。我們知道他們在平日很少吃肉,遂堅持付費,幾經折騰農夫才肯把錢收下。
我的回憶是什麼?除了生活體驗、田間割麥(其實是失敗經歷,因我雞手鴨腳,連一束也割不到),最主要是飯後大家圍着餐桌,一直聊天至凌晨。
聊天不是無聊地談天,更不是浪費時間。在哈佛唸書時,上了Robert Putnam的「社會資本」一課,自此像多了一雙眼睛看世界,看到茶餘飯後的聊天,可以是充滿玄機的!
原來,幾個人一起喝下午茶、打球、吃飯,可以產生群體網絡,不只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能為社會建構更緊密的網絡和凝聚力。社會網絡、互惠互利、社會互信,統稱「社會資本」。
不要輕看聊天、搭訕和閒話家常。害怕認識陌生人但又渴望走出舒適區的人,不妨一邊「心度遊」,一邊鍛鍊「聽故事」的藝術。下周續說「心度遊」背後的種種玄機。
「心度遊」系列 五之一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