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認識一位在一年級時,是超級可愛如小天使般的孩子,三年級時卻變得有如小魔怪般,攻擊其他同學,甚至面對訓導老師和校長也可以出拳腳,後來被診斷為「亞氏保加症」(Asperger’s Disorder)。
另一位學生,自幼就是優異生,無論游泳比賽、非撞式欖球(touch rugby)到《小小科學家》諸如此類的校際比賽,都取得佳績,得到不少獎牌;她在各方面都不斷鞭策自己,奮力得到最佳表現,直到小五考得全級第一,在攀上最高點的當兒,她忽然倒下了,從焦慮不願上學,到被診斷為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 ,亦稱雙相情感障礙,早期稱為躁狂抑鬱疾病),於是停學尋求不同的醫療。
從生命早年的美好發展至出現精神疾病,是怎樣的一段歷程?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陳國齡醫生在2015年撰文,指出「香港研究顯示有10至20%十八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患有各類的精神病患,大部分類近成人分類的精神病的病發期,都可追溯至青少年期。」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大致可分為內顯性及外顯性兩大類,內顯性的包括焦慮症、情緒病及身心症;外顯性的包括過度活躍症、對立性反抗症及品行障礙等。另外亦可分為腦神經發展性障礙(如過度活躍症、自閉症及各種學習障礙)及非腦神經發展性障礙(如焦慮症、情緒病及較嚴重的思覺失調和兩極躁狂抑鬱症)。
心理受壓的外在行為表徵
生命的發展原身是和諧本自具足。當孩子從原生的平衡狀態發展至精神疾病,過程必然有誘發的因素及徵狀。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孩子的「困難行為」?
臨床心理學家羅澤全在香港衛生署舉辦的家長講座中,討論如何處理難於教養的孩子,據他的分析,很多表面看來的困難行為,其實是孩子受壓力影響,大腦分泌出壓力激素──皮質醇(Cortisol),長期受壓會引致皮質醇維持偏高水平,產生失眠、精神不集中及情緒困擾的現象;偏高的皮質醇水平會阻塞來自快樂激素──血清素(Serotonin)所發放的信息。
當孩子長期面對壓力而缺乏適當的支援及安撫,或照顧者偏重恐嚇或高壓的教養方式,幼兒的壓力神經網絡會被強化,大腦組織開始受損,特別是海馬體,結果是影響幼兒的學習及記憶功能。他詳列當孩子受壓力影響,會產生下面的表現:
專注力減退,坐立不定,在教室內遊蕩;
重覆帶破壞性的遊戲活動;
容易發脾氣,兼且幅度漫長令家人情緒崩潰;
容易大哭並傷害自己身體,或是不斷的自我批評;
發惡夢,表現出極端的情緒,或是被妖魔形象人物佔據思想,不能自控地講述危險情境;
在社交場合與成人的交往中,受壓的孩子往往對友善的接觸缺乏反應,或是表現對抗及不合作,不願被人接觸身體;
口齒不清,不願意在群體中談話;
對成人諸多要求又或是過分依附;
對輕微的批評表現得敏感和出現侵略性行為,對抗及不合作。
同樣地,當他們與同輩(同學或朋友)交往,總是對他人輕微的批評表現得敏感,不能與同輩維持遊戲活動,總是留意人家的缺點或私事;欺負比自己更柔弱的孩子或結黨欺凌。
以上的行為,一般家長會以為孩子「曳」,或簡化為「唔聽話」、「唔受教」,又或者認為是孩子先天的性格使然,內向退縮。其實,按臨床心理學的研究,這些都可能是心理受壓的外在行為表徵。
觀察心理受壓的身體徵狀
無論是精神健康或心理不平衡的狀況,都會有身體上的癥狀。
也許家長們忌諱承認自己的孩子有心理問題,於是將責任推託為孩子的性情,然而事實是:當孩子拒絕談論學校生活,又或者表達不喜歡回校,早上拖拖拉拉遲遲不願離家,老是投訴同學或老師,這並非關乎孩子的天性或行為頑劣,而是心理受壓的外顯狀況。
身體是心靈狀態的表徵。心理問題會有身體上的徵狀──如睡覺時磨牙,即使身體沒有不適,也常懨懨欲睡、沒有胃口、便秘、腹瀉、雙手發抖及面部抽搐、甚至是眼瞼不能自控的抽搐;獨處時會神情凝重,缺乏笑容。當孩子出現自我刺激的行為如啜手指、咬指甲、身體搖晃;又或者是出現視力衰退,看景物模糊、肌肉過分份緊張、動作顯得僵硬遲鈍,尤其是一些無意識的重覆動作,往往被解讀為自閉傾向,原來是身心受壓的結果。
然而,當今繁榮富裕的香港社會,究竟是那些因素,導致出現這高比例的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問題及精神疾病?下篇我們從身心靈和感官發展的面向,探討精神疾病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