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陷阱止於智者:中美關係何處去?

陷阱止於智者:中美關係何處去?

在全球化年代,又處於經濟衰退時期,中美貿易、生產、投資,甚至人民交往又相互糾纏的年代,大動干戈的結果必然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

陸觀豪 作者: 陸觀豪 , 鄭宏泰
2018-12-19
金融觀察

標籤: 一帶一路中美貿易戰中美關係全球化貿易平衡
中美就貿易糾紛談判後不久,隨即發生孟晚舟事件,使全球股市下挫。(亞新社)
中美就貿易糾紛談判後不久,隨即發生孟晚舟事件,使全球股市下挫。(亞新社)
0
SHARES
288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剛閉幕的G20峰會並沒如一些人預期般的刀光劍影,反而有了不少妥協,儘管妥協中折射很多「尚未解決問題」,但氣氛畢竟緩和下來,其中備受注目的則非中美貿易談判達成初步共識,美國不會在1月1日起如早前決定般向中國指定入口產品徵收關稅,而是延長90天,讓雙方繼續談判,尋找最大公約數,化解矛盾。

可是,這一良好氣氛只維持了短短數天而已,不久便爆發了孟晚舟事件,不少人旋即聯想起早前的中興事件,以及那個甚囂塵上的希臘歷史學家眼中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滬港、紐約,甚至全球股票市場自然應聲下挫。

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其實就如民間諺語「一山不能藏二虎」的叢林法則,帶出來的問題是新崛興國家挑戰現存主導國際秩序國家的問題,關鍵又與發展過程存在一方獨贏,另一方則沒甚獲益有關。1911及1939年英法聯手對抗德國便是最好例子,反而美蘇冷戰雖常被引用的,但本質不同,並在後者的背景下催生了由GATT到WTO的自由貿易體系,唯情況卻與當前中美關係呈現一些本質上的差異。

美國自二戰結束後能夠獨步全球,有其多層面的優勢,金融則是其中之一。回頭看,若果戰後國際貨幣制度不是採取了「布列頓黃金匯兌制度」(Bretton Woods system),以金本位匯率標準,美元不會雀屏中選成為關鍵貨幣。更為重要的是,若然布列頓制度不能成功運作,世界各國便不會在70年代將本身貨幣掛勾美元,即是採取了「史密遜美元本位」(Smithsonian Dollar Standard),然後有了美元在國際上獨一無二地位。

中美爭拗不斷 或礙人幣匯兌發展

全球化帶動貿易與工業的範式轉移,美國資本流出,大舉投資新興經濟體,然後吸引大量價廉物美貨品輸入,收到了自由貿易的利己利人效果,第一波受益於這種發展模式的國家是美國、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第二波是美國、中國和東盟,當中尤因中國享有規模經濟之利而獲益更大,並可逐步發展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一個重要特點是:新興經濟體總會直接或間接把本身貨幣掛鈎美元,而且會將從國際貿易中獲得的貿易盈餘,回流美國,購入美國政府債券,作為自身儲備。

在這種發展格局下,過去數十年間,美國國際收支平衡乃出現巨大轉變,簡單而言是不斷擴大的經常帳(貿易)赤字因資本帳盈餘攀升回流美國而抵銷,唯這樣又令美國財政赤字只升不跌,而且居高難下。當前中國成為美國政府債券最大持有者的情況,既顯示中國融入了全球貿易及貨幣體系,亦反映中國只是沿着過去發展中經濟體的軌迹,因其力度和規模遠比其他國家巨大而已,與美國之間其實有了更多榮枯與共的關係。

具體點說,當前波譎雲詭的貿易爭拗,是美方指摘中國沒有向其完全開放市場、侵犯其知識產權及盜取其高新科技,中方當然否認,亦多次作出反駁,但特朗普政府則採取了強硬手段,不斷擴大關稅規模及徵收比率。可以預見,在可見未來,在若關稅持續的情況下,一方面是貿易談判仍然刀來劍往,另一方面可能仍有中興、華為,甚至其他針對中國著名企業的檢控或是非,藉以衝擊中國企業形象,但相信不會改變中美關係的大勢。

在這種爭拗不斷的情況下,中國對美貿易盈餘自然會下降,而這種發展勢頭最後或會減少中國的美元積累及回流美國,既影響中國盈餘回流美國,左右其金融體制,亦削弱中國的外幣儲備,進而可能窒礙以人民幣作匯兌一帶一路地區的發展。

爭拗令中國對美貿易盈餘下降,影響中國盈餘回流美國。(Pixabay)

所以,若理性地以當前供應鏈高度全球化的情況看,貨品的生產不再以原產地為依據,原始設備生產(OEM)的美國品牌乃最好說明。以蘋果手機生產為例,58%屬專利品牌,35%源於非中國生產組件,2%乃中國勞工成本,餘下5%乃包括中國毛利在內的其他成本,而一般情況下是零售價乃成本的三倍,揭示一來在這個由生產至零售的過程中,美國其實獲益最多,二來是徵收關稅未必影響銷售,三來是若然關稅影響中國貨品,最直接的做法當然轉向其他國家入口,唯這不會改變美國長期出現的貿易入超問題。

一帶一路有利歐美 勿以有色眼鏡看待

自加入WTO後,中國迅速發展成全球OEM中樞,一帶一路的出台,既有分享發展經驗和輸出產能色彩,亦有協助發展中經濟發展和開拓新興市場的考慮,這其實甚有馬歇爾計劃戰後扶助歐洲重建,同時又為美國資本及企業覓得出路和市場,並可強化與歐洲關係等一舉多得的影子,而一帶一路經濟體若能崛起,其實亦有利歐美等經濟體,所以若然他們以有色眼鏡或雙重標準看待問題,尤其從修昔底德陷阱角度看,最後亦不利他們自身發展。

坦白說,認為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成為國際貨幣,與美元並駕齊驅,從而挑戰美國主導地位,實在亦不切實際。美元能取代黃金,成為國際儲備及結算貨幣,實因前文提及天時地利、政通人和歷史條件使然,人民幣想踏上同樣道路,則明欠缺相似的天時、地利、人和條件。

更重要的是,中國大力發展經濟,甚至希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其實並非想取代美元,與其等量齊觀,中國亦非立心於推翻那套由美國建立的國際秩序與遊戲規則,另成體系。現實上,中國其實只想乘搭美元主導世界金融的便車,因為這樣更有利其繼續發展,亦可更好地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因為人民幣緊掛美元,便有更強後盾,對任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都有利。

儘管中美核心矛盾「尚未解決」,甚至有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況,未來亦可能是折磨多、和平少,但能在G20峰會期間爭取兩國領導人坐下來談,並能得出延長90天徵收關稅的決定,讓雙方繼續談判,爭取求同存異,或英諺的「Agree to disagree」,則說明彼此仍不是掉進修昔底德陷阱那種敵對泥沼之中。

誠然,不少美國人會視中國的持續發展為威脅,就如戰後視蘇聯為威脅一樣,孟晚舟一事又添加了不少變數。但彼一時此一時也,在全球化年代,又處於經濟衰退時期,中美貿易、生產、投資,甚至人民交往又相互糾纏的年代,大動干戈的結果必然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況且美方是中美貿易的得益一方,顯示理性探討化解分歧,讓陷阱止於智者,才是正道,套用邱吉爾名句,則是「口水戰總好過兵戎相見」(to jaw-jaw is always better than to war war)。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中美關係會糟糕到什麼程度中美關係會糟糕到什麼程度
  • 沈聯濤:新經濟時代 中美糾紛影響全球穩定沈聯濤:新經濟時代 中美糾紛影響全球穩定
  • 中美貿易戰中國如何自我調整中美貿易戰中國如何自我調整
  • 中國如何引領下一輪全球化?中國如何引領下一輪全球化?
  • 傅高義臨終前倡議 優化管理美中關係傅高義臨終前倡議 優化管理美中關係

0

陸觀豪

退休銀行家,曾任本地上市銀行常務董事,具30年實務經驗。退休後從事金融研究,最近與中文大學教授合作,研究大中華金融發展,並在《信報》及《信報月刊》定期發表文章。
View all posts

鄭宏泰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社會及政治發展研究中心聯席主任;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助理教授。於2003-2011年任職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之職。主要從事華人家族企與港澳社會政策等研究,近期著作(或合著)包括:《香港華人家族企業個案研究》、《香港身份證透視》、《香港米業史》、《香港股史》、《香港大老:周壽臣》、《香港大老:何東》、《香港將軍:何世禮》等。其次,亦合編了《華人家族企業傳承研究》、《澳門社會實錄》及《澳門特區新貌》等書,並在國際期刊及區域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十數篇。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一帶一路中美貿易戰中美關係全球化貿易平衡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褚簡寧質疑特首林鄭月娥是否需要問責。(灼見名家製圖)
褚簡寧專欄

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

作者: 褚簡寧
2021-02-25
特區政府財赤創新高,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相當「睇餸食飯」。(陳茂波個人Facebook專頁)
灼見報道

谷經濟紓民困 財爺: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4日表示,2021年香港經濟將恢復正增長,但復甦進程將視疫情發展而定,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率介乎3.5%至5.5%。(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報道

陳茂波料今年經濟「追趕式增長」 唯上半年挑戰仍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4
白先勇教授在台北接受蔡青兒專訪,侃侃而談他最愛的崑曲。(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專訪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文學大師白先勇與崑曲的相遇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3
英方「名利雙收」,已成定局,問題只是收成有多大而已。(Unsplash)
名家觀點

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3

影片

  • 白先勇主講:文壇大師與崑曲相遇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恭喜你!恭喜你! 常霖法師
  • 堅持不懈 ‧ 勇往直前──專訪周黎明校長堅持不懈 ‧ 勇往直前──專訪周黎明校長 黃智華
  • 「辛丑說牛」──從文物館的展覽說起「辛丑說牛」──從文物館的展覽說起 馮珍今
  • 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 褚簡寧
  • 教師中心無聲消逝教師中心無聲消逝 曹啟樂
  • 通淋巴真是排毒嗎? 揭開淋巴結增大的真相通淋巴真是排毒嗎? 揭開淋巴結增大的真相 顧小培
  • 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 本社編輯部
  • 陶傑:人離鄉總是賤?陶傑:人離鄉總是賤? 編輯精選
  • 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 羅海雷
  • 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 施永青
  • 茶道前世之喫茶去茶道前世之喫茶去 文相濡
  • 袁彌昌:愛國者治港,之後又怎樣?袁彌昌:愛國者治港,之後又怎樣? 編輯精選
  • 劉賜權:等待做候鳥劉賜權:等待做候鳥 張灼祥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本社編輯部
  • 特首率司局長接種疫苗  5組別200萬人優先預約特首率司局長接種疫苗 5組別200萬人優先預約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高希均
  • 李偉民
  • 湯文亮
  • 馮珍今
  • 鄭明仁
  • 鄭宏泰
  • 白先勇
  • 盧兆興
  • 徐家健
  • 楊興安
  • 王永平
  • 金耀基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