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正式定稿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指引》)把「提升評估素養」作為小學課程持續更新的七大重點之一:「建議學校持續檢視和完善評估政策;並提升各持份者的評估素養,推動評估模式的轉變,以創造空間,讓學生充分休息、享受遊戲和運動、培養興趣,建立與家庭和同儕的良好關係。」
當中「創造空間」也是課程持續更新的三大方向之一。此點必須指出,自2000年教育統籌委員會《終身學習.全人學習──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提出:「為學校、教師及學生創造空間,讓學生可享有全面而均衡的學習機會」以來,所有課程指引文件都一直把「創造空間」、「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和「提升評估素養」列為重點項目。反映了20多年過去,問題背後考試導向的教育與學習文化依然揮之不去。這個香港教育核心中的核心問題,我們所有人都看到,但似乎仍沒有人看到出路。如果每隔10年、8年(各學習階段課程文件大約更新的周期)又重提一次,就如「狼來了」的故事,再沒引起什麼人的警覺,是何等令人嘆息!
本文試從多個不同層面,剖析學習與評估中有意或無意地被人忽視的盲點,希望能引起不同教育持份者的一點反思,不望從整體教育文化可起波瀾,也望能在一所學校、一個老師的班級、甚至只是一個孩子的家庭作些改變。
盲點一:以為只有大量操練試題才會有好成績
近年筆者支援過數十間學校協助推動校本課程,當遇到一些較大規模的課程改動時,例如引入大量有深度的教材取代現有的教科書教學,很多時都會得到負責老師這樣的回應:校方不會主張對現有課程作很大改動,因為生怕公開試及升中派位成績下跌。強勢學校怕影響收生,弱勢學校怕縮班殺校,也會遭到現有家長的反對。更嚴峻的例子是,仍在每個周末及假期進行補課,為學生操練公開試試題,彷彿只有緊扣試題模式的教學及大量操練試題才會有好成績,這種夢魘式的魔咒似乎仍緊緊地籠罩着不少學校的教學氛圍。我們應該要反問:真的要大量操練試題才會有好成績嗎?
遇到以上的情境,筆者一定會分享以往分別領導強勢及弱勢學校同樣成功的經驗:曾在一間瀕臨殺校邊緣的學校,在大專院校支援下進行大幅度的課程改革,將每一科每一個課堂教學都緊扣「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各項教學元素,並開展以體驗實踐為本的跨課程統整學習。學習動機是一切學習的前設基礎,不管學生的考試成績優劣,失去學習動機,一切努力都會徒勞。事實上,憑筆者數十年的觀察,能一直保有動機的學生成績必有保證,筆者在學校做個12個不同年級成績最佳的學生學習研究,已證明沒有一個學生會做操練習作,只會每天進行大量深度閱讀。相反,只有早年失去學習動機的學生成績才會下滑,才會需要操練試題,但很可惜,這類學生愈加操練,每每愈討厭學習,對這類學生操練就如飲鴆止渴,傷害更大!
後來,筆者領導另一間強勢學校的第二年,就決定取消所有周末及假期補課,把教師的人力及智慧資源全部投放到開發各項全校性及多元化的深度學習課程。從學生入學第一天開始,就經歷到深度學習的體驗,在每一個學習環節中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結果當然不出所料,公開試及升中派位成績只會穩步上升,「要大量操練試題才會有好成績」的謬論自然不攻自破。
其實,一般學校仍值得嘗試大膽突破,必有回報,就我到不同學校支援的經驗,絕大部分老師都頗具課程開發能力,所欠的只是學校領導層的一點自信與全校的共識而已。深切期望我們別讓考試評估拖學校課程發展的後腿,也別讓考試評估摧毀學生應該擁有的學習素質。
盲點二:看到操練的得 卻蔑視其失
學習基礎優秀的學生不須操練,基礎極弱的更有反效果,筆者不排除一批中等程度、聽教聽話的學生,會順從老師或家長的加強操練。但從來乖孩子的傷最重,在不斷順從的氛圍下長大的孩子最易迷失自己,他們會自小被認定學習只是為了考到好成績。久而久之,對學習及生活都失去真正的樂趣,不論最終學業成績優劣,都要為個人的身心成長與一生發展,付出沉重的代價。
更令人憂慮的是,以上的情況並不是個別學生的例子。香港自2000年後從不間斷參與多項國際教育評比研究,學生在閱讀、數學及科學的成績一值都排名前列,但學習自信心、毅力、知識聯繫與應用都排名甚低。最近的PIRLS 2021結果顯示學生閱讀能力全球57個地區中排名第2,但閱讀自信心卻排48,閱讀興趣排39,而且以上兩項無自信及無興趣的學生比例,自2001年起持續地上升。這些測量態度與心理因素的低分數據,一直被能力測卷中的高分數所掩蓋,不被人重視。這現象完全印證了即使香港學生考試成績甚佳,但學生的心理成長已付出極大的代價,作為教育工作者及家長認為這樣值得嗎?
盲點三:紙筆測試無法全面評估教育產出,卻過份被用作篩選與評比的工具
教育的產出本質上就應該是多元化。一般學習目標(知識、技能、態度)中的「態度」就沒法用紙筆試卷作答來做評估;而沒有在實踐中觀察,更無法真正評估學生應用到的「技能」;即使各學習階段文件中提到7個學習宗旨中的正確價值觀和態度、國民身份認同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只能透過學生自我報告的形式收集數據,而非測考評估所可測量。紙筆測試無法全面評估教育產出的事實卻一直有意無意之間被人忽略。依據學生校內學科考試成績排位,再加上以全港統一的中一入學前中文、英文及數學科考試成績作調整,將學生分隔為3個選校的組別優次,其結果直接影響小學家長選校及學校收生的關鍵存亡。這種單一以紙筆測試作為篩選與評比工具的分流教學措施,已支配了整個學校評估制度,並糾結為學校與家長永遠驅之不去的陰霾。
《小學教育課程指引》第5章「評估求進」中,從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各層面建議了多項措施,提升各持份者的評估素養,連繫「促進學習的評估」與「作為學習的評估」,重組評估作為學與教自我改進的核心作用,而非作為評比與篩選的負面工具,當中亦詳列了大量多元化評估促進學生學習的示例,的確值學校認真參考。要突破不用操練來取得好成績,需要學校願意跳出教科書的框框,在校內發展多元化的校本課程,例如《指引》提出7個更新重點中的「跨課程學習和閱讀」、「STEAM教育」、「全方位學習」等,並且將評估重點由單一的紙筆測考結果,轉移到藉着多元化評估,深究該些課程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效。要讓學生學得更好,成績更佳,就必須從入學開始就打好熱愛學習、深度體驗學習的基礎,真正有意義、有成效的學習素養,才會在學生的校園與家庭生活中呈現。
總結:我們仍未能洞識普及教育的精粹
香港自1978年實施9年強迫普及教育至今已40多年,我們的教育仍困擾在篩選分流的教育氛圍當中,無法自拔。2000多年前孔子奠下化三千、七十士,有教無類的傳統教育智慧,難道不能體現在擁有豐富教育資源的今天社會嗎?香港學生在國際教育評比中,不同社經地位學生的測考分數在全求各地區中差異最少(多年來PISA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的結果之一),筆者並不認同這樣就表示香港教育平等的表現最卓越。如果普及教育成效的量尺,只憑單一的學科紙筆測考分數;如果美好的成績是來自犧牲學生的身心成長,恕我直言,我寧願讓學生的能力測考排名下跌,但卻換來熱愛學習、敢於創新、關愛共融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