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生活 東京行旅——訪根津美術館

東京行旅——訪根津美術館

東京青山(Aoyama)的表參道,名店林立,集商業、藝術於一身,時髦奢華中帶着人文氣息,是潮人必到之地。而南青山的根津美術館,位於東京最時尚之地,雖置身鬧市一隅,卻恍如世外桃源。

馮珍今 作者: 馮珍今
2020-08-11
字旅相逢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千利休川上不白日本茶道書畫村田珠光東京根津美術館茶道表參道豐臣秀吉陶器
第一次造訪此館,是在2019年的11月初,卻碰上了休館期,美術館正在預備新的展覽。
第一次造訪此館,是在2019年的11月初,卻碰上了休館期,美術館正在預備新的展覽。

東京南青山的世外桃源

古美術館

東京青山(Aoyama)的表參道,名店林立,集商業、藝術於一身,時髦奢華中帶着人文氣息,是潮人必到之地。而南青山的根津美術館,位於東京最時尚之地,雖置身鬧市一隅,卻恍如世外桃源。

第一次造訪此館,是在2019年的11月初,卻碰上了休館期,美術館正在預備新的展覽。

這幢古老的美術館,始創者是日本實業家根津嘉一郎,他素有「青山茶人」之稱,不僅懂得做生意,還對古代美術文物深感興趣,收藏的藝術品相當廣泛,除了繪畫、書法、雕刻、陶瓷器、漆器、染織、茶具、手書經文、佛教美術,還涉及金屬工藝品、鎧甲等兵器,以及中國古代青銅器和刀劍等。

根津於1940年1月逝世,第二代根津嘉一郎(原名藤太郎),繼承父親遺志,在1940年設立根津財團,美術館於1941年開業,所在地原是江戶時代(1603-1868年)河內國丹南藩的藩主高木家的別墅,根津家族於1906年購入。美術館經多次擴建和改建,現時新的展館,於2009年重開。

重訪之日,已是12月中下旬,天氣冷得多了。那天,天色陰暗,一直下着雨,才不過下午二時,已是黑黯黯的……從地鐵表參道站鑽出地面,微雨中,打着傘,沿着表參道向右走,匆匆走過Prada、Comme des Garçons,設計奇特的建築,菱形透明玻璃外牆結構、波浪形的玻璃櫥窗,張揚而觸目……

和風大宅

再往前走,不遠處,洋溢着和風的現代大宅,低斜瓦房屋頂在竹樹後隱現……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美術館,低調而謙虛地出現眼前。

從大門走進去,讓行色匆匆的訪客,放慢腳步,是「月之石舟」,我們可以將心中的雜念,如同石子般,寄放於此。緊接着的,是一道長長的迴廊⋯⋯隔着小碎石,一側是由竹林編排而成的竹牆,櫛比鱗次,而另一側,卻是一列樹陣,綠竹漪漪,踏在灰黑色的石板路上,讓人心神逐漸靜斂下來,想起了「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前的隧道,兩種迥然不同的建設材料,卻同樣地漾着詩意,為整個空間增添想像,也教人想起步入「豐島美術館」(Teshima Art Museum)前的山中小路,讓人心澄意淨,為稍後的美術之旅,掀起序幕。

月之石舟

建築師將他對大自然那份尊重,結合個人的創意,打造了這棟美術館,他經營的不單只是一幢美術館,而是開闢了一個滌盪心靈的流動空間。

購票之後,走進美物館內的展館,展覽大廳中寬大的落地玻璃,將戶外庭園的景觀,引進室內,創造內外空間視野相通的開闊感,而且成了藝術藏品最美的背景。

竹迴廊

美術館佔地20000平方公尺,而庭園就約有17000平方公尺。展覽館連地下共三層,廣大的展覽空間,分成六個展室,主要為書畫、漆器、陶瓷、佛像、青銅器、茶具等,藏品則以日本、朝鮮及中國為主。據說,開館之初的藏品為4000多件,現時已增至約7000餘件,全是根津家族的私人收藏,其中被列為國寶級的藏品有七件,而重要文化財也有87件之多。

日本茶道與江戶茶人展

茶禪一味

談及日本茶道,不得不提的是有「開山祖」之稱的村田珠光(1423-1502),其後歷代茶人,幾乎都參禪,而茶道也被認為是「在家禪」的一種,有「茶禪一味」之說。而無人不曉的茶聖千利休(1522-92),則於18歲時拜武野紹鷗(1502-55)為師,紹鷗是珠光的再傳弟子,在茶道史上承前啟後。紹鷗去世後,利休已經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茶人。利休繼承珠光、紹鷗的衣缽,追求「本來無一物」的禪道境界,將「侘茶」的境界推向頂峰。現化人所習茶道相關的泡茶法、茶具、茶室、茶湯等,均依循當時利休所立下的典範。

1574年,織田信長聘請他做「茶頭」(茶道師傅),信長死後,利休轉而侍奉豐臣秀吉。由於利休的茶名日盛,隱然有壓倒秀吉之勢,遂埋下殺身禍根。利休70歲時,被秀吉藉故下令剖腹而死。

千利休的後人,各自建立茶室,分為「表千家」、「裏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流派,通稱為「三千家」。「三千家」在江戶時代,繼續以茶道正宗的身份世代相傳,直到今天,仍是日本茶道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三大流派。

茶道中使用的茶道具種類繁多,其中最具有藝術價值的,主要有茶釜(燒水用的鍋)、茶入(茶罐)和茶碗,另有掛軸、花入(花瓶)、香盒,以及茶杓、水注、水勺等。

在眾多茶道具中,茶碗是陶製的,直接體現了日本陶器工藝的成就。日本第一個專為生產茶道具而設計的陶窯,就是在利休的指導下建造的「樂窯」。根據色彩的不同,樂窯茶碗分為「黑樂」和「赤樂」茶碗。事實上,茶道作為藝術,已與書畫、園林、建築、雕刻、飲食藝術,以至陶器、漆器、竹器等融為一體。

川上不白

正在美術館地下展示室1-2的特別展,是紀念川上不白誕生300年的「江戶の茶の湯」(Special Exhibition: The Tea Ceremony in Edo)。

川上不白(1719-1807),是江户中期的茶人,「不白流」的始創人。他曾隨大徳寺大龍和尚參禪,15歲時拜表千家七代如心齋(1705-1751)為師,繼承利休的道統。32歲時,隨表千家從京都遷往江戸(東京),致力於發揚千家的茶道,並獲得江戸千家「一流茶人」之美譽。他在如心齋門下接受茶道訓練時,曾記錄了不少茶道故事,名為《不白筆記》。

是次展覽分為七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序幕:如心齋與不白」,除了展出師徒畫像,還有如心齋的「赤樂茶碗」和「黑樂茶碗」,以及不白的「赤樂茶碗」和「赤黑一雙茶碗」,都是難得一見的極品。策展者以樂窯茶碗巧妙地掀起展覽的序幕,確是別具心思。

第二部分為「從如心齋到不白」,展現不白如何隨師修習茶道,並走上獨立之路。展品有書畫、書信,亦少不了茶道具,最美的就是第一代的陶匠——長次郎所製的「黑樂茶碗」(插圖1),從他開始,歷代茶人一直夢寐以求的就是樂窯茶碗。

(插圖1)黒樂茶碗,紙屋黒,長次郎作,日本・桃山時代,16世紀,静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圖片來自根津美術館網頁)

第三部分「不白之茶道及其在江戸之活動」,則從不白學習茶道的基礎說起,展出他的書法,其中以「七事式之偈頌」最能揭示茶道與禪的關係。裏千家的第八代又玄齋,為重新確立茶道的本來面目,與其兄表千家第七代如心齋,一起創立茶道七事式。此七事名為「花月、且座、回炭、回花、茶香服、一二三、員茶」。無學宗衍禪師為此七事作一偈頌(註),寥寥數語,警醒修習茶道之人,茶非游非藝,悟得一味清淨法喜的禪悅,方為修茶之終極境界。

川上不白既是茶人,也是詩人,此處展出《不白翁句集》,還有國寶級藏品清拙正澄法師的墨蹟《遺偈》,正澄法師(1274-1339)是元代福州人,52歲時東渡日本,他臨終前留下遺偈:「昆嵐卷空海水立,三十三天星斗濕;地神怒把鐵牛鞭,石火電光追莫及。」(插圖2)闡述悟道之妙諦,書法亦不拘一格。

(插圖2)國寶,清拙正澄墨蹟,遺偈,日本・南北朝時代,暦應2年(1339),常盤山文庫蔵。(圖片來自根津美術館網頁)

第四部分「不白流之推廣」,展出「不白流」弟子的資料,如《茶人家譜》,另有多件茶道具展品。第五部分是「不白的茶具」,較著名的有漆器茶罐「雞頭蒔繪棗」(插圖3)、木雕香盒、鐵製茶釜,另有不白所作的「赤樂茶碗」(插圖4)、茶杓、茶罐……

(插圖3)雞頭蒔繪棗,塩見小兵衛作,日本・江戸時代,18世紀,個人藏。(圖片來自根津美術館網頁)

(插圖4)赤樂茶碗,銘,只,川上不白作,日本・江戸時代,個人藏。(圖片來自根津美術館網頁)

茶室壁上的書畫掛軸,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第六部分是「不白的書畫」,展出的畫作,題材離不開花鳥禽木,如雞、鹿、龜鶴、燕子花、柳、鴉鷺等,足以反映其個性。如《絲瓜圖》(插圖5),由中村芳中繪畫,川上不白題字,字體秀雅。

(插圖5)絲瓜圖,中村芳中筆、川上不白贊,日本・江戸時代,寛政12年(1800),個人藏。(圖片來自根津美術館網頁)

第七部分是尾聲,介紹與「不白流」相關的「近代茶道流派」,展品包括石塚派的The book of Tea、茶會記;濱町派的圖錄、茶碗;岐部派的茶杓,以及孤峰庵派的盛水器「耳付水指」(插圖6)等。

(插圖6)耳付水指,銘,黙雷,備前,日本・桃山~江戸時代,17世紀,根津美術館藏。(圖片來自根津美術館網頁)

從展覽室走出來,不禁想起電影《日日是好日》,說的正是茶道的故事。在片中,茶道老師在茶室內掛上的書畫,隨着四季而變,屋外的庭園,四時之景亦不同,春天櫻花綻放、秋季楓葉漸紅……茶道中使用的茶碗,甚至伴茶的「和菓子」(日式點心),也隨着季節而變,如1月的點心與新年的喜氣相應,2月的點心則配合早春的梅花,不同的點心,內蘊的情緒亦各異,品茶的同時,亦突出了季節感。茶藝精神,與茶室內外的佈置息息相關,品茶的陶器、茶室內的書畫,以至庭園的園藝,全都成了茶道的重點。

註:茶道七事式偈頌

  1. 花月:互換機鋒看仔細
  2. 且座:是法住法位
  3. 回炭:端的底看漸
  4. 回花:色即是空凝思量即背
  5. 茶香服:干古干今裁斷舌頭始可知真味
  6. 一二三:修證即不無污染不得
  7. 員茶:老倒疏慵無事日  閒眠高卧對青山

東京行旅二之一

本系列文章:

東京行旅——談建築大師隈研吾

更多精采文章

  • 東京行旅——談建築大師隈研吾東京行旅——談建築大師隈研吾
  • 中、日茶道都很禪中、日茶道都很禪
  • 鑑藏留佳話,至樂藝展尋──至樂樓主人的鑑與藏鑑藏留佳話,至樂藝展尋──至樂樓主人的鑑與藏
  • 參觀香港故宮館:入寶山不要空手回參觀香港故宮館:入寶山不要空手回
  • 漫談張惠的兩本著作漫談張惠的兩本著作

  • 東京行旅——談建築大師隈研吾
  • 貝加爾湖,西伯利亞的「藍眼睛」
  • 在那遙遠的國度──外蒙古
  • 千里不辭行路遠──在輕井澤,還可以看雪
  • 園日涉以成趣,城市中的大自然

馮珍今

出生、成長於香港。自小是個「書癡」,及長卻成了「影癡」。早歲畢業於中大新亞書院中文系,其後獲中大教育碩士。從事教育工作多年,遊學巴黎一年。現為自由寫作人,兼及寫作教學。近年喜遊走四方,亦愛讀書、寫作……著有散文集《見雪在巴黎》、《我的學生二三事》、《不一樣的學生》、《字裏風景》、《字旅人間》,童書《奇幻泡泡與石頭貓》、《中國人的故事:詩人和小說家的才華》,遊記《走進中亞三國——尋找絲路的故事》,人物專訪《字旅相逢》、《字旅再相逢》及《字旅樂相逢》;另編有《中學生文學精讀.劉以鬯》、《指空敲石看飛雲——小思散文集》等書。
View all posts
標籤: 千利休川上不白日本茶道書畫村田珠光東京根津美術館茶道表參道豐臣秀吉陶器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左起)長頸鹿醫生、黃大偉醫生、胡詠儀醫生、李韡玲和楊小鳴醫生在新書發布會上。
灼見醫療

《生死相醫》──救死扶傷急症科 醫生現身講故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4
奧地利駐港澳總領事Karl Ernst(左)向麥家樂頒授奧地利共和國金級榮譽勳章(Decoration of Honour in Gold for Services to the Republic of Austria) 。右為麥太太黃家舜。(被訪者提供)
灼見專訪

香港人用世界的音樂語言弘揚中國文化──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3
麥家樂早年長期在奧地利、俄羅斯等地發展音樂事業,國際視野廣闊。
灼見專訪

促進香港高雅文化發展 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2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談。(亞新社)
灼見報道

中俄元首簽署聯合聲明 重申和談解決烏克蘭危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2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的一對一閉門會談,歷時4個半小時結束。(亞新社)
灼見報道

習近平與普京會談逾4小時 俄方稱今商軍事技術合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1

影片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賣衫就真是賣衫?教你如何將綠色概念融入產品
  • 嚴浩:西醫西藥為何不能根治長新冠?推薦一種新生活方式保障健康
  • 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
  • 曾鈺成:人民幣有沒有可能取代港幣?香港需要跟隨內地文教政策嗎?《基本法》如何保障香港原有制度?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 陳鳳翔:矽谷銀行被接管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白宮如何收拾殘局恢復市場信心?
  • 鄭家寶校長x 游偉樂老師x 翁港成校長:失明教師在教學上遇到什麼挑戰? 怎樣為學校及學生帶來正能量?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如何讓員工快樂地工作?留住精英人才的兩大法寶是什麼?
  • 梁賀琪:DSE如何發揮香港軟實力?遵理在內地有什麼發展大計?
  • 法國的教師甄選及學制有何優勢?法國中學教育如何培養出開放、無私的下一代?郭位教授與巴黎路易大帝中學校長對話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八成港人無建立「平安三寶」 精神健康資訊匯倡設儲存庫八成港人無建立「平安三寶」 精神健康資訊匯倡設儲存庫 編輯精選
  • 張翔:無論為自身還是中國,成為國際城市是香港成功的唯一秘訣張翔:無論為自身還是中國,成為國際城市是香港成功的唯一秘訣 編輯精選
  • 四無量心四無量心 常霖法師
  • 促進香港高雅文化發展 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促進香港高雅文化發展 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本社編輯部
  • 應對新冠大流行的實踐與挑戰應對新冠大流行的實踐與挑戰 袁國勇
  • Coco Bond可可債 命運淒涼Coco Bond可可債 命運淒涼 陳鳳翔
  • 《生死相醫》──救死扶傷急症科 醫生現身講故事《生死相醫》──救死扶傷急症科 醫生現身講故事 本社編輯部
  • 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 張建雄
  • 香港人用世界的音樂語言弘揚中國文化──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香港人用世界的音樂語言弘揚中國文化──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本社編輯部
  • 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本社編輯部
  • 全球南方的意見已浮見亦必須重現全球南方的意見已浮見亦必須重現 張建雄
  • 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 本社編輯部
  • 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 編輯精選
  • 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 本社編輯部
  • 金融監管重整.中華號角示警──金融戰下的中國機構改革金融監管重整.中華號角示警──金融戰下的中國機構改革 陳鳳翔
  • 女人的沉默女人的沉默 羅乃萱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本社編輯部
  • 「華人之光」,有何不妥?──也談黃秋生「怪異」評論背後之玄機「華人之光」,有何不妥?──也談黃秋生「怪異」評論背後之玄機 施林海
  • 來自《詩經》的歲月靜好來自《詩經》的歲月靜好 招祥麒
  • 祈福記祈福記 譚寶碩

推薦作家

  • 趙靈敏
  • 曾國平
  • 胡孟青
  • 鄧兆鴻
  • 彭智華
  • 李美嫦
  • 何漢權
  • 孫明揚
  • 徐家健
  • 黃錦輝
  • 陳章華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