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所寫的文章已提到曾子和他的父親曾點,本篇繼續談有關曾子和孝的故事,十分有趣。我們先從《論語》當中了解成年後的曾子。
曾子受杖 尊親至聖
曾子非常重視孝道。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就是重視和講究喪事喪禮。喪禮是人在世的告別,尤如文章最後劃上句號,是人辭世的一個典禮,故不得不隆重和莊嚴,讓家屬和親朋戚友可以致哀和悼念。「追遠」就是祭禮,中國人重視春秋二祭,會到先人的墓地拜祭,清明掃墓、重陽登高。另外,若至親去世,子孫也會在先人的生忌和死忌作拜祭,以表孝心。因為先人雖已逝去,但精神常留在世人心中,關係仍存,所以說「民德厚矣」。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可見他是非常重視喪禮的。 他自己臨終前也請門人替他檢查手腳是否全部完整無缺,因為他相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門人回答後,他才放下心頭大石説:「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即我現在可以放下重擔了。
孔子曾説「參也魯」,其實曾參確實不聰明,甚至愚笨。有一次孔子教訓他愚孝說:「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熟大焉?」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日,年少笨手笨腳的曾參不慎誤斬斷瓜籐的主根,令植物死。其父曾點知道後大怒,以大杖擊其背,但曾參不走也不避,結果被擊暈了。孔子便教訓他不識變通,應學舜一樣,要適當地受罰,否則會造成「父殺子」的意外,使父親陷於不義,就是最大的「不孝」。就如今天小孩子報警,告父母虐兒,令父母觸犯刑事罪一樣。這個故事就是成語「曾子受杖」的由來。
以孝入儒 民德厚矣
相傳《孝經》是孔子或曾子所作的,因為《孝經》的內容就是主要記錄孔子和曾子的話語。《孝經》是儒家講授孝道的經典,雖然全書只有1800多字,但已被列入《十三經》之一。
《孝經》共18章,開宗明義載:「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是德性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由孝道開始。著名的蒙訓書《弟子規》就是從《論語.學而》第六則所擴展而成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有餘力,則學文」,學由孝悌出發,先要學做人,再學知識文化,而學做人由孝順父母開始!
《孝經》第一章全文如下,我建議學生經常頌讀,最好熟能背。這則內容如下: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大雅是《詩經》的一種風格,分小雅和大雅。這兩句出自〈大雅‧文王〉,意思是:我們能不腼懐先祖文王的德業嗎?我們應修明祖先的德業,使先人的德行能繼續發揚光大,才不愧為文王的子孫。
《孝經》最後一章是〈喪親〉,說明「喪不過三年」。最後寫:「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後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中國人自周朝以來「淡宗教」,而「敬祖先」,因為人的不朽在於家族的繁衍:父終有子繼其志,子又生孫,孫又生子,連綿不絕。因此,中國人重男輕女,希望子女長大後能成家合室,開枝散葉;中國人祈望兒孫滿堂、五代同堂!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人重視孝,也重視家訓家教,更重視教育,所以要尊師重道。父母最怕子孫「不生性,不長進」,敗壞家風,使家門不幸。要了解中國人的特性,不能不學習儒學,要學習儒家思想可由《孝經》入手,也要認識《大學》以入門,了解「三綱領、八條目」。相傳《大學》也是曾子寫的,篇幅所限,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