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創建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相傳它的始創人釋伽牟尼在禪定中參悟出一些有關宇宙人生的真理。按佛經的記載,他當時主要是悟出了「緣生緣滅」和「四諦」的道理。這一篇我們先介紹「緣生緣滅」的「緣起觀」,之後才談「苦、集、滅、道」的「四諦觀」。由於釋伽牟尼覺悟出這些真理,因此人們尊稱他為「佛陀」,意即「覺者」。
「緣起觀」淺說──緣生緣滅
佛陀了悟到:世界上的各種現象及事物,乃至人的思想感情(包括心中的念頭,簡稱心念),它們的出現其實都是有其原因的,都是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才出現的。佛陀稱這些特定的條件為因緣,包括了主因(主要的條件)及助緣(配合的條件)。離開了這些因緣,事物便不再出現或存在了。換句話說:因緣(或條件)全都具備了(或成熟了),現象便會出現。反之,現象便不會出現。
這裏且舉幾個例子予以說明。
第一個例子是人的染病;比方說:流感。人之所以染上流感病,主因是流感病毒入侵人體。病人病發時,身體健康狀況欠佳、工作過勞、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可能是助緣。病人用上了醫治流感的特效藥後,便消滅了體內的病毒;病的主因就不復存在了。流感這個病同時會令人感到虛弱,不得不休息一下。這樣一來,身體健康也在休息中慢慢恢復過來;病的助緣也逐漸消除了。既然發病的主因和助緣都已不復存在,那末病人也會慢慢好起來了。
有如是因,有如是果──因果觀與科學相容
換言之,在這個例子中,因緣具足才生病,因緣不具足就不再生病了。也有個可能是這個流感的病着實是很重,並且發生在一位本來就很衰弱的老人身上,更不幸地演變成嚴重的肺炎,病人最終不治。從因緣觀的角度看,人的健康也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人體各器官的正常運作是健康的主因,食物、空氣和運動等是助緣。假如身體內一些重要的器官因老化而失去功能,健康的主因便不復存在;健康也就無法保證了。人的生老病死,都可以用緣起觀來解釋。
第二個例子是自然界的春暖花開現象。大地春回,陽光雨露充足,樹梢上的花蕾便會綻放,隨而芬芳吐艷,春色滿園。在這個自然現象中,作為多年生植物的花樹(例如桃花、櫻花、梨花等)是因。陽光、雨露、土壤是助緣。因緣具足便出現了開花的現象。到了隆冬腊月,千里冰封,開花的因緣不復具足,也就看不到樹上開花了。
第三個例子是愛情。產生愛情的因往往是被對方所吸引,於是生了愛慕之心,最後是情投意合,兩情相悅,同諧連理。助緣可能是朋友的介紹,約會或見面的機會等等。有些戀愛沒有結果,因為因緣條件改變了。這可能是由於一方見異思遷,又或者是分離太久,感情冷卻了。戀愛和婚姻都一樣,因緣具足則有,因緣不具足則無。
上述例子顯示,自然現象也好,社會現象也好,都是取決於現象背後的因緣(或條件)的,因此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而這些因緣條件是可以隨着時間而衍生變化的。今天因緣具足,則有現象的出現。明天因緣不具足,現象也就不再出現了。這就是緣生緣滅的緣起觀。它和自然科學領域中的「成因與效應」(cause and effect)觀念上是相通的。效應其實是一種結果。有如是因,才有如是果。這也就是佛教「因果觀」的基礎,是從「緣起觀」伸引出來的。
因緣非同宿命,可藉願力改變
「緣起觀」不是宿命論。它絶不是在說:由於事物和現象都是有其背後的因緣的,因此我們管不了,乾脆認命算了。佛教認為:無論是主因或是助緣,都是可以改變的。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我們可以通過改善條件,甚至創造條件,來達至更好的效果。這裏,讓我們回顧一下剛才的三個例子,再予以補充說明。
第一是人生病的例子。近代醫學研究的結果,可以為人的健康長壽創造更好的條件。多年前,霍亂病和肺癆病曾經是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的傳染病,現在已不是了;2003年,非典型肺炎(沙士)曾虐肆香港和中國大陸,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和傷害;今天不再是了。現代醫學正以大量的資源投放於基因的研究中。假以時日,說不定基因研究的突破能為治療癌症及其他病症找到更好的方法,造福人類的健康。
第二個例子是春暖花開的現象。眾所周知,現在有許多生活在北方的花農,都會在冬天期間利用室溫種植花卉,供應市場,不需要等到春暖才開花了。
第三個例子是戀愛與婚姻。儘管人的感情會隨着時間而起變化,因而偶爾會出現見異思遷和離婚等現象,但只要夫妻兩人多欣賞對方的優點,多為對方設想,彼此互相尊重、包容和體諒,不要老是「我對你錯」,那末婚姻也是可以持續的、幸福的。一句話:因緣(或條件)是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不斷努力而改善的,是可以讓它朝好的方向去改變的。關鍵是我們自己的願心和努力(佛教稱為願力)。
結好因好緣,境隨心轉
因此,我們毋須悲觀地去看緣生緣滅的現象。正因為有變,因此才有改善的機會。不妨積極地去面對變化,擁抱變化,把握機會,在變化中不斷謀改善,求進步,求發展。我們可以用這種積極的心態,不斷地努力去創造條件(即結好因好緣),藉此改善周邊的環境,令事物朝好(或更理想)的方向發展,達致更好的效果。這樣的做人處事方法,佛家稱之為「境隨心轉」,是正面的、積極的。反之,如果只是被動地讓自己的心跟着外境走,則叫做「心隨境轉」。後者反映了當事人缺乏自信或主見,容易被人牽着鼻子走。外邊一點風吹草動,或別人的一句話,都足以影響自己的心,因而心生煩惱。例如,因為別人的一句讚美,便飄飄然地歡喜半天。別人的一句批評,又足以令到自己不開心、生氣或煩惱半天,因為自己的心老是跟着外境轉,沒有主心骨。
「無常」與「空」
佛陀指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因緣具足,事物(或現象)就會出現;因緣不具足,事物(或現象)就不會出現了。換言之,事物(或現象)不是獨立存在的,是依賴因緣而存在的。離開了因緣,就再無事物了(或現象)了。這個依賴因緣而生滅的特點,佛家稱之為「空」性,意即因緣具足則有,不具足則無。
上述的例子也同時反映,事物(或現象)所賴以生存的因緣(或條件),是隨着時空而變化的。就如樹梢上的花那樣,緣生則花開,緣滅則花落。樹上的花往往只會在一個特定的季節裏才綻開,但也不會永遠地盛開而不凋謝。一棵樹,一年四季亦有不同的景觀。大地回春時新綠凝翠,繁花似錦;夏日裏蒼蒼鬱鬱,綠樹成蔭;秋天來時不是霜紅如火,就是黃葉舞秋風;冬日裏,大雪積壓在樹枝上,在陽光裏閃閃發光。四時景觀不盡相同,哪一個才算是樹的「常態」呢﹖
一棵樹如此,一個人也一樣。小時是個嬰兒,隨着歲月的足音,慢慢變成一個小童、一個年輕人、一個中年人,最後成了一個老人。哪一個才算是人的「常態」呢﹖
答案是:無所謂「常態」。樹也好,人也好,皆隨着因緣而不斷地改變。佛家因此稱之為「無常」。佛經裏因此有「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和「諸行無常」等話。在這裏,「諸法」是指世間各種事物;「諸行」是指各種現象。這些說法,都合乎客觀事實。
惟其常變,我們無需太着意於眼前的一些煩惱。今天看來是了不起的大事或不可解決的難題,過了一段時日後驀然回首,所謂大事亦往往不過如是。下一篇載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可以幫助我們去感悟生活裏的「緣生緣滅」和「無常」。
原刊於《佛智今用》,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