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小學教育的三大熱項

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小學教育的三大熱項

近年不少教師及家長逐漸形成一個共識,就是態度重於學科成績,和諧勝於競爭,這是合適的。

馮文正 作者: 馮文正
2021-02-25
教評心事

標籤: 中國文化中日戰爭梁啟超生涯規劃立志
教師應讓學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努力,讓他們建立自己的目標,為達成目標而學習,這正是生涯規劃的真諦。(Shutterstock)
教師應讓學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努力,讓他們建立自己的目標,為達成目標而學習,這正是生涯規劃的真諦。(Shutterstock)
0
SHARES
440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若小學教育界同工在新春思考今年的工作策略及重點,我個人根據近月的觀察,提出三大熱項:

(一)正向教育

近年不少教師及家長逐漸形成一個共識,就是態度重於學科成績,和諧勝於競爭。

可能因為適齡人口下降,學位競爭趨於緩和,也可能社會人士眼見各種社會上的激烈衝突太具破壞性,重塑正向價值教育、品德教育共建和諧社會的呼聲高唱入雲。而近年疫情肆虐,同心抗疫,重建人類與大自然秩序的想法亦漸趨普及,公共衛生的概念亦令人思考各民族團結和諧,同心携手是持續發展所必須,近日很多時見到同工間在討論時對正向教育、價值教育的嚮往十分殷切,也形成一個浪潮,甚至變成一個運動,我期望同工再接再勵,家長也對此予以配合。

應試教育對建立正確價值觀,與人相處的正確態度,的確有負面影響,很多研究指出,新世界需要更多協作,互相促進的能力,有合作,有競爭,共建、共享。更深化推廣正向價值觀,是合適的。

(二)認識中國文化

2018年3月起中美貿易戰是中國在中日戰爭後,對外抗爭中最重要的一次戰役;2019年12月開始的新型冠狀肺炎,更是對國人具致命性的重大考驗。中國能在中美貿易戰,立於不敗,更能在疫情後,復甦經濟中站穩陣腳,令國人欣慰,令外國側目,世界各地紛紛討論中國文化的優越性,身為中國人,能不更加努力了解中國文化的特性,對日常生活及人文素養的影響?我盼望教師們更深入學習中國文化,並指導學生學習中國文化中值得珍惜及保存的特性。

(三)生涯規劃

以往在中學講「生涯規劃」,一般是指導學生選科、選校、選職業,更進一步選擇如何走人生的路。而在小學講 「生涯規劃」,一般想法是「未免太早吧」,更甚者,童年應是快樂地渡過,講這些令人煩惱的問題,是否不合適?

但另有一些想法卻相反。記得以前讀過一些以下的句子,「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可見,立志,對讀書人(學生)來說,是極重要的。梁啟超先生曾經這樣教導我們,「為什麼讀書?為的是要學做人」,立志、學做人,便是選擇走怎樣的路,不是應該自小便教,常常去教?

最近有些因素令立志,建立自己的願景,用內動力驅使自己主動學習,顯得更為迫切及重要:

1. 疫情令遙距學習更為普遍及必須:不容否認,在更少機會面授下,教師的權威及影響力可能會下降,即是說,我們要更快地做範式轉移,讓兒童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應讓學生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努力,讓他們建立自己的目標,為達成目標而學習,這正是生涯規劃的真諦。

2. 互聯網的普及改變學習形態:由於教材電子化,互聯網的普及應用使個別化的學習更為普遍,學習自主了,群眾影響力減低了,便更需要兒童自主學習,若兒童不能自律及保持良好的習慣,其學習效能便日走下坡,如何使兒童變成學習的主人,似乎強化其動機是唯一途徑,教導其如何選擇應走的路,更是必須了。

更多精采文章

  • 歷史無處不在,學好它有何不好?歷史無處不在,學好它有何不好?
  • 錢穆:近代教育忽略了人道錢穆:近代教育忽略了人道
  • 宗教自由行宗教自由行
  • 毋忘七七 展望睦鄰共進毋忘七七 展望睦鄰共進
  • 立志是行動立志是行動

1+

馮文正

風采中學前校監。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士,1970年起入職為小學老師,任小學校長26年後退休。教育評議會1994年成立後,多年來出任副主席、執委。曾任教育委員會、教育統籌委員會、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委員,津貼小學議會主席。現任多所小學校董、津貼小學議會顧問、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及小學教育領導學會執委。也曾擔任《信報》、《星島日報》專欄作者及教師中心刊物編委,寫作範疇包括教育政策、學校領導、小學與幼兒教育。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中國文化中日戰爭梁啟超生涯規劃立志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阿拉斯加會談會場。(美國國務院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

作者: 丁望
2021-04-16
段崇智校長表示,最近ARWU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大連續兩年排名第三,僅次於清華和北大,而在香港院校中是第一名。
灼見專訪

段崇智:吸引海外華裔學者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15
中大校長段崇智認為,在此刻仍有許多人等候進入大灣區的時候,中大在大灣區無疑已有了自身的位置。
灼見專訪

段崇智校長:中大在大灣區發展 有互利共贏機會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14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二(13日)下午4時在政總舉行記者會,說明未來3場重要選舉時間及相關重要措施。(香港新聞網圖片)
灼見報道

3場選舉日期敲定 煽惑選民投白票恐觸法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13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10日(周六)日假饒宗頤文化館舉行初賽最後一日賽事。
腹有詩書

「腹有詩書」最後一日初賽圓滿結束,梨木樹天主教小學、英華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閩僑小學出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10

影片

  • 術數名家文相濡:辛丑400年中國多災多難 2021美國呈現敗象 大陸剋制西方
  • 段崇智校長:香港中大為大灣區引進外國大學資源 趁西方反華浪潮搶先吸納傑出學人
  • 曾鈺成:注射疫苗無提高心臟病人死亡風險 政府須提供背景資料釋除市民疑慮
  • 雷鼎鳴:中國敢於挑戰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團結世界多國迎接中美新冷戰
  • 馮檢基:新疆棉花事件暴露中美一哥之爭 良好棉花發展協會做美國打手
  • 黃錦輝教授:香港加快推動數碼人民幣作為RCEP交易貨幣 善用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服務大灣區
  • 譚耀宗:反對派阻礙政制發展 中央必須出手 來年香港將有什麼重大變革?
  • 袁彌昌:21世紀民主與專制效用之爭 新冷戰下從現實主義看中美關係新發展
  • 術數名家文相濡:賀錦麗陰卦主宰白宮 印第安人對美國總統詛咒會否應驗?
  • 施永青:回歸後北京與西方進行香港爭奪戰 逼中央改變對港政策 反對派付出慘重代價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敏而求知六十載   聚道傳承藝展來敏而求知六十載 聚道傳承藝展來 馮珍今
  • 「腹有詩書」最後一日初賽圓滿結束,梨木樹天主教小學、英華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閩僑小學出線「腹有詩書」最後一日初賽圓滿結束,梨木樹天主教小學、英華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閩僑小學出線 本社編輯部
  • 早並不知有今日  才會如此定當初早並不知有今日 才會如此定當初 施永青
  • 修行的量和質修行的量和質 常霖法師
  • 福島核廢福島核廢 陳文鴻
  • 朝聖梵高最後的足跡朝聖梵高最後的足跡 益行
  • 北京人說氛圍  再議土法煉鋼北京人說氛圍 再議土法煉鋼 丁望
  • 感恩?感恩? 陳家偉
  • 律師雙雄志同道合 名家書畫只展不賣律師雙雄志同道合 名家書畫只展不賣 本社編輯部
  • 曾鈺成:投白票不應成為抵制選舉手段 愛國陣營不會全面封殺 泛民仍有勝算曾鈺成:投白票不應成為抵制選舉手段 愛國陣營不會全面封殺 泛民仍有勝算 本社編輯部
  • 國弟之尊 無憾而終──段正淳國弟之尊 無憾而終──段正淳 楊興安
  • 外國平民如何看待中國?──中國外交政策的啟示外國平民如何看待中國?──中國外交政策的啟示 本社編輯部
  • 在移民壓力下  樓價為何依然上升?在移民壓力下 樓價為何依然上升? 施永青
  • 常食八豆 可與天鬥常食八豆 可與天鬥 朱鶴亭
  • 人間四月天人間四月天 譚寶碩
  • 哀之還是嘲之?哀之還是嘲之? 張建雄
  • 北京會整治香港的地產商嗎?北京會整治香港的地產商嗎? 施永青
  • 香港的內憂外患香港的內憂外患 彭泓基
  • 奈思比辭世:曾洞察中國經濟  他的八根支柱與我的十項特色奈思比辭世:曾洞察中國經濟 他的八根支柱與我的十項特色 高希均
  • 耳機戴一整天有多危險?洪蘭:失聰會加速失智耳機戴一整天有多危險?洪蘭:失聰會加速失智 洪 蘭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海星
  • 洪蘭
  • 丁惠芳
  • 李文基
  • 鄧希煒
  • 張玉峰
  • 陳景祥
  • 謝祖墀
  • 胡孟青
  • 鄭楚雄
  • 張灼祥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