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新冠疫苗激活T細胞反應 助減重症及死亡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接種新冠mRNA疫苗(復必泰)和滅活疫苗(科興疫苗「克爾來福」)對病毒變異株Omicron均可引發有效的免疫T細胞反應。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接種新冠mRNA疫苗(復必泰)和滅活疫苗(科興疫苗「克爾來福」)對病毒變異株Omicron均可引發有效的免疫T細胞反應。
國家衛健委周二(12月27日)深夜公布,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當前新冠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用千千萬萬個文明健康小環境,築牢疫情防控社會大防線。
流感病毒確實異於新冠,但在新冠疫苗及抗病毒藥物面世後,新冠的殺傷力已減弱到近乎急性呼吸道病毒。根據疫情新特點,社區、醫院等控疫措施必須變陣,以訂立長遠的防疫政策,應對後疫苗浪及往後的新發傳染病。
本港周一(8月29日)新增8488宗新冠確診個案,包括8252宗本地確診及236宗境外輸入個案,呈報多4宗死亡個案。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教授指出,確診數字的高峰將介乎1萬4000宗至2萬宗。
疫情期間香港有大量生意都流失了給新加坡,令新加坡的經濟在上半年增長了7.7%,而香港的經濟卻連續兩季都出現負增長,全年也不一定有正增長。要扭轉這個局面並不難,只要撤銷來港人士的檢疫隔離要求。
保持心情輕鬆愉快,避免憂傷惱怒,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若終日憂心忡忡,長期處於恐慌狀態,生氣鬱悶,可以使人體氣機逆亂,百病叢生,容易讓新冠病毒乘機入侵。
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昨天實施,本港仍有60萬人在寬限期滿後仍未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加強劑對長者及低免疫力人士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十分重要。
占筮之事,僅供參考。鄧博士也指出,凡事並非一成不變,如果所占是個人之事,比較容易趨吉避凶,而疫情是「眾人之事」,卦象顯示疫情會延續下去,若要改變結果,儘管難度較大,但疫情如何發展,仍要看港人如何自處。
到了今天,數百萬人中招,死亡人數將近萬,仍然有人拒絕、或叫他人也拒絕接種保護疫苗,他們不是「死牛一面頸」,便是「腦袋入水」!
本港新增1043宗確診個案,當中23宗是輸入個案。一名男子日前由南非經埃塞羅比亞、再經泰國抵港,檢測發現其帶Omicron BA.5變異病毒,屬世界衛生組織需觀察的病毒株分支。
假期後即將復課,學生若在回校前未做快測,可在家長同意下於學校補做。至於快測頻率,由於Omicron潛伏期短,因此不適宜減少,避免學生爆發疫情。
疫情持續至今,香港老人院成為疫情重災區,而新加坡由於mRNA疫苗接種率高,正慢慢走出疫情。同為昔日「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我們應借鑑其抗疫經驗,令公眾正確認識疫苗作用,才能亡羊補牢。
這次疫情的爆發和過去不同,而失控原因更惹人疑惑,甚至迫不得已要從陰謀論來看局勢的轉變。因為連環套製造的損害,都是源自一些「表面正確、細節爆鑊」的政策,令筆者立刻聯想到的是同樣曾經是好事變壞的通識教育。
第5波疫情持續擴散,確診突破3萬宗。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香港正處於Delta+Omicron兩種病毒超級傳播的狀態,必須堵塞新版安心出行的漏洞。一起聽聽他怎樣分析。
在隔離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家居隔離適用於輕症/無病徵患者或密切接觸者。要「優化」家居隔離,首先要立例禁足,如家中有人呈陽性,則其同住家人皆應被定性為密切接觸者,也應立即隔離及禁足。
國家醫學研究中心榮譽主任鍾南山教授2月21日(周一)以廣東話錄製影片,為香港市民加油打氣,並指出已經與有關企業及廠家聯繫,為香港抗疫提供必須藥物。
為慶祝顧小培博士在本台開拍兩周年,今集《小培談保健》由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先生擔任主持,訪問顧博士這兩年來拍攝的心路歷程,並咨詢本港動態清零的抗疫政策,一探當中利弊。
本港新增1325宗確診,再創疫情以來單日新高。確診個案中,2宗是輸入個案,其餘都是本地病例。初步陽性個案超過1500宗。張竹君認為,疫情仍未見頂。
此時此刻,我們最需要的是廣大市民的配合和支持,懇請大家盡量避免外出、留在家中,也不要有跨家庭探訪或聚會,做好個人衞生和家居環境清潔,並留意政府發放的資訊。
因應第五波疫情嚴重,政府宣布自周四(10日)起收緊一系列社交距離措施,並正式實施「疫苗通行證」,呼籲市民減少跨家庭聚會及社交活動,維園花卉展亦取消。
本港新增614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本地感染佔607宗,輸入個案有7宗。另外,初步確診個案逾600宗。新增個案中,有150宗與其他個案相關,當局仍在調查其餘457宗個案感染源頭。
本港新增351宗新冠病毒確診,創香港出現疫情兩年以來單日新高。新增343宗本地個案,大部分涉及Omicron變種病毒,24宗懷疑涉及Delta個案,部分個案仍在分析中。
第5波新冠疫情嚴峻,源頭不明個案遍布港九新界,近日每天新增過百宗確診個案。灼見名家專訪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HKMPDC)董事黃利寶博士,探討抗疫對策。
第5波疫情可能比過去幾波都更難應付,需要特區政府更加嚴肅認真去應對,特別是要求特首專心一志只考慮抗疫,不要再為跨越兩任特首的事情去分神。唯有這樣,盡早將第5波煞住才有可能。
假如往後再有發現,新冠病毒進一步減弱,無症狀者佔絕大部分,重症死亡率再降低,低至微乎其微,專家們仍否會因為比率不是零,「死亡一個也嫌多」,建議繼續「防止」、「堵截」?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Omicron 變種病毒的病毒複製能力和致病性較其他新冠病毒變種低。研究負責人袁國勇教授表示,希望Omicron 繼續遵循這一進化軌跡,成為一種溫和只導致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
袁國勇教授表示,倉鼠很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牠們感染後會釋出病毒,有可能傳給其他動物及人類。這個局面非常危險,因為在倉鼠互相交叉感染的過程中,可以有基因突變,引起毒力抗原或傳播率的改變。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一方面,特區高官要汲取教訓;另一方面,對待出席了聚會的官員要公道,並不存在「只許高官派對,不准百姓堂食」的情況。
香港這邊雖然也在實施清零政策,但與內地最關鍵的分別是,香港已在採用mRNA疫苗,令香港實質上有條件測試在mRNA疫苗的保護下,如何可控地逐步對外開放,可作為日後內地重新對外開放的重要參考。
社會要學曉聚焦預防重症死亡,才是走出大流行的方向。與病毒共存的大前提是提高疫苗接種率至全民,從而將新冠肺炎死亡率由2%,減低到千分之一以下,這樣才不會壓垮醫療系統,社會才有機會回復正常。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