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五月藝術節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辦的這場獨奏會系列,為流浪者三重奏(Trio Wanderer)在香港首演的音樂會。筆者一直認為,鋼琴三重奏比弦樂四重奏較為容易欣賞,因為前者獨立性較高,但後者單單是和聲與合作的平衡,已是非常複雜困難。今次這隊室樂新貴訪港,除了與小交合作協奏曲外,更有一場他們的三重奏演奏會。
有趣的是,三位來自法國的音樂家──鋼琴家葛克(Vincent Coq)、小提琴家瓦菲利普(Jean-Marc Phillips-Varjabédian)及大提琴家畢杜(Raphaël Pidoux),雖然年少時均在法國巴黎國家高等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de Paris)出身,但現場演出反而出現了許多不平衡的狀況。
另外,小提琴家瓦菲利普所用、1748年所造的琴,為意大利Guarneri造琴家族裏的Pietro所製。觀眾可以有幸聽到Guarneri del Gesù所製的極品以外,他哥哥的製琴造詣了。

德布西與拉威爾揭開序幕
音樂會上半場為德布西(Debussy)與拉威爾(Ravel)的作品,再配搭壓軸的孟德爾遜(Mendelssohn)著名的《第一鋼琴三重奏》。對於德布西《G大調鋼琴三重奏》這首開場樂曲,本身寄以相當厚望。瓦菲利普一開始的樂句,非常通透、甜美、而漂亮,比鋼琴稍高一線的音準,令小提琴的線條流動性極強而出眾。
不過畢杜的大提琴演奏,初期在音準上的確非常不穩定,要麼偏低,要麼時高時低。但最後兩者交鋒時,小提琴還是順着鋼琴的標準音而行,令三人的合作得以和諧。
在第一樂章,葛克的鋼琴演奏與作品非常配合,演繹出夢幻、如隔層紗的音色,托着兩件弦樂器,令整體的音樂表現相當甜蜜浪漫。而在第二樂章,主要是欣賞三人在輕鬆有趣的氣氛下的演繹,線條與色彩的晶瑩感,毋疑令人非常滿意。
畢杜的大提琴獨奏主題,在第三樂章之始,非常動人;在中後段情緒與音色較多變化的一幕,三人整體的演奏,如歌的感覺濃厚,將樂曲的甜美韻味,緊緊地圍抱着聽眾的心靈。第四樂章有點孟德爾遜音樂的味道,所以三位的演繹較為實在,鋼琴亦較強,可以理解。兩位弦樂的融合度亦非常理想。

拉威爾三重奏展現默契
令人較為意外的,反而是在拉威爾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在這首樂曲中,三人的平衡可說是全晚最好,演繹的思維與氛圍,亦最相似。作品的風格多變,氛圍的張力範圍巨大,其實非常難以捉摸,流浪者三重奏在技巧上完美,合作非常和諧,相互交纏的音色極之漂亮,更對作品的暗藏印象派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葛克的鋼琴主導,可謂功不可沒,色彩層次多變,無論是表現他自己,還是融合於弦樂之中,都超優秀。
兩位弦樂的演奏,合作上的統一,更是超出預期。應該說,三人的演繹非常自然而從容,將多變的素材,隨着音樂本身的色彩,活脫地演奏出來,沒有任何約束。第三樂章的〈帕薩卡利亞舞曲〉樂思,頗有典型的拉威爾風格,三位在旋律線條的處理,歌唱性非常高,色彩的塑造精緻而強大,管弦樂曲的感覺相當強烈,意境深沉。這個樂章亦可謂全首作品中,演繹得最精彩的部分。
事與願違的孟德爾遜作品
經過了上半場令人相當滿意的演出後,餘下孟德爾遜的熱門作品,對於他們來說,應該全無難度。不過現實卻是事與願違。這並不意味着樂曲有太多優秀的演繹版本,珠玉在前而難作比較,而是流浪者三重奏在這首作品中,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把角色分配好。基本上,四個樂章幾乎全部都較一般的大路演繹而言速度偏快,而且演奏鋼琴的葛克,在這首樂曲中更偏向於個人的表現。
整體而言,對於偏快的速度,兩件弦樂器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把孟德爾遜的密集旋律慢慢雕琢,和聲更變得非常硬實,風格上偏離了作曲家的典型,更難談及深層次的演繹。葛克的鋼琴演奏,帶着濃烈強調自我之嫌,聲音整體亦過大,更有狂風掃落葉之感,仿如在演奏鋼琴協奏曲。作品在這種情況下的演奏,筆者只能想起較後期的布拉姆斯的音樂風格,所以對於他們的演出,個人覺得比較失望。

加奏曲目重拾光彩
不過,令人驚喜的是,在最令人忘不掉的上半場演奏後,音樂會最後加奏的三首樂曲,卻是非常到家的精品。他們首先演奏德伏扎克(Dvorak)著名的《第四鋼琴三重奏》(Dumky)中的最後一個樂章。這首作品在香港能夠聽到的機會不多,筆者過往當然就是最喜歡Suk Trio的錄音。當晚,流浪者三重奏對於這個樂章的演繹,寬廣、堅定、粗曠而濃厚,正好符合德伏扎克作品的韻味,音色亦佳。
之後他們演奏海頓(Haydn)的《第39號鋼琴三重奏》中的〈吉卜賽迴旋曲〉樂章,整體的演繹,輕快而不粗野,技巧靈活。最後還有法國作曲家Lili Boulanger的Dun Matin De Printemps,一首與拉威爾風格相近的樂曲。作為最後一道「甜品」,他們自然從容的演奏,單從色彩而言,已足夠令聽眾感到滿意。
這次欣賞流浪者三重奏的演出,除了孟德爾遜的樂曲比較失望外,整體的感覺還相當不錯,雖然他們有時過於隨意的合作亦容易出狀況。另外,小提琴家瓦菲利普演奏用的琴,現場聽到的可謂流暢而甜美,但其實當他調音時,琴聲卻是相當剛硬的,特別在中音弦上,過強的力量,倒令人擔心演出的效果。殊不知,瓦菲利普卻能夠將整體琴音,調節得極之漂亮!
註:作者評論的為2025年5月14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上演的「流浪者三重奏」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