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香港最大型的醮會

香港最大型的醮會

——羅天大醮

今年8月,「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和「正一道教儀式傳統」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前者在2014年更已被納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陳天權 作者: 陳天權
2017-11-28
城市考古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三十六重天堅尼地城大羅宮天后宮羅天大醮
羅天大醮的主壇有28呎高,四周掛滿符旛、天旛和燈籠。
羅天大醮的主壇有28呎高,四周掛滿符旛、天旛和燈籠。

每年年底香港都有幾個大型醮會,今年首先登場的是香港道教聯合會的羅天大醮,11月24日啟壇,至11月30日結束,歷時7天,連同之前的開幕典禮和迎神陞座,合共9天。從醮場規模和道士數目來看,堪稱是香港最大型的祭祀活動。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蘊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道教醮會是道士為民眾祈福或度亡所做的法事,參與者在祭祀期間要齋戒沐浴,潔淨心靈,故又稱齋醮。有的醮會只簡單地進行數小時,有的僅一天,較普遍的是3日4夜、4日5夜或5日6夜。羅天大醮有別於鄉村打醮,其名稱中的「大」字說明了醮儀的規模很大,供奉的神靈很廣,演示的科儀很豐富,參與的道士很多,所需的時間亦很長。

道教認為神仙所居的天界有三十六重,後世將三十六重天歸納為六重天,由下而上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最高一重是大羅天,為神仙所居極高之處。羅天大醮之名由此而來,表示供奉的神仙品位最高,屬於道教最高規格的醮會。

昔日的羅天大醮

據現存記載,中國最早的羅天大醮在唐肅宗年間於長安大明宮舉行,歷時49日,目的是為皇帝祈福消災。宋代開始,民間也可啟建羅天大醮,並加入超幽法事,那時多數是因為戰事頻仍或社會動盪而舉行。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7年,上海的正一道士曾舉行了羅天大醮,但之後宗教活動在大陸受到禁制,便再無出現。直至1980年,台灣道教界趁高雄市關帝廟落成之際舉辦羅天大醮。4年後,台南市鹿耳門天后宮也為普度孤魂而啟建羅天大醮,兩者均歷時49天,這個一度被遺忘的大型醮會開始受到內地和香港的道教界注意。

當內地的宗教活動逐漸恢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北京白雲觀在1993年聯同香港青松觀和台北指南宮共同啟建羅天大醮,10天的功德收入達100萬元,全部捐給希望工程。接着台北指南宮在1998年自行主辦了一次,2001年輪到山西綿山大羅宮,此乃中國首次自行啟建羅天大醮。2007年香港道教聯合會在圓玄學院亦主辦此大型醮會,選擇該年舉行是一方面為了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和道聯會成立40周年,同時亦弘揚道教。

上海城隍廟的道士在醮場內走五方,進行淨壇儀式。

醮場布局含意

10年後的今天,香港道聯會舉辦第二屆羅天大醮,地點在堅尼地城海旁,有1,200名來自兩岸四地和海外的道長參與。場中設立了兩個壇和10個殿,從場地的布局可以體會道教的深遠文化和宗教觀念。

位於醮場後方中央是都壇,又稱虛皇壇或三清殿。它仿照宋朝《道藏》要求而布局,分三層,為羅天大醮的主壇。壇內供奉道教最高神祇「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虛皇」是其尊號)、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分別手持混元珠、如意和羽扇。前面擺放五方五老壇,這是廣東道教科儀中常見的設壇模式。兩旁掛了8幅流行於廣東民間的神祇畫像,分別是太乙救苦天尊、太乙雷聲應化天尊、斗姥、天姥、玄天上帝、天后、龍母和太乙風神。三清像背後還置有1,200位神靈的牌位,每位均有名號,按照宋朝羅天大醮所奉的神靈而定。

都壇周邊設有10門,大部分用紅繩圍着,表示凡人不能穿越,只供神仙出入。每門各有名稱,門額背後寫上我們看不懂的四字天文,據道經記載這是神仙向世人宣示的文字。每道門掛了符旛,按五行方位使用不同顏色,上面寫了宋代流傳下來的符。都壇還掛滿天旛和燈籠,天旛正面書有代表該天的符,後面寫上各天帝的名字,將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以外的天呈現出來。

與都壇遙遙相對的是祭壇,同樣立於高台上,呈八角形,又稱八卦壇,用以擺放供品祭天。醮場其他三面設有10個殿,靠近都壇的4個殿各以一位先天神為名號,包括玉皇殿、斗姆殿、西王母殿和三官殿。接着兩邊是全真三祖殿和正一天師殿,供奉道教兩大派別的祖師爺。另外還有護法的王靈官殿、救度眾生的太乙殿、監管十方孤魂的靨然十王殿,以及為其他眾神而設的諸聖殿。

位於醮場後方中央是都壇,又稱虛皇壇或三清殿。

體驗道教文化

道教認為,在一處地方進行建築活動會驚擾五方龍神和地神。堅尼地城海旁原本不是宗教場所,如今搭建醮場,便要透過儀式驅除邪煞。道聯會今次邀請台灣基隆廣遠壇用兩噸米砌了一條長16呎的米龍,並以錢幣作為鱗片,來進行「安龍奠土」儀式,以安奉五方龍神,達致消災降福。

醮會目的既是酬神祈福,亦是超度孤魂。道聯會在太乙殿和靨然十王殿附近張貼了一份榜文,詳列香港開埠以來逾50項的災難和嚴重意外,當中包括1894至1914年間的鼠疫、1899年的新界六日戰爭、1941年的香港保衛戰、1971年的佛山輪風災海難、1993年的蘭桂坊慘劇、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沙士),以及2012年的南丫島撞船意外等,讓百多年來的逝去者得以安息。

羅天大醮對各地道教界來說是一次觀摩交流的機會,全真和正一兩派各自施演不同科儀,令人目不暇給。今年8月,「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和「正一道教儀式傳統」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前者在2014年更已被納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道聯會為切合公眾興趣,又在醮場隔鄰闢設中華文化展演區,舉行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展覽、工作坊、講座和表演活動,在參觀醮場之餘亦可欣賞其他活動。相對於上一屆在圓玄學院舉行的羅天大醮,今屆無論在場地位置和醮會內容,更為貼近民間。

更多精采文章

  • 「堅·農圃」──為社區種下綠色生活之苗「堅·農圃」──為社區種下綠色生活之苗
  • 聖誕節打扮的小狗 Puppies for Christmas聖誕節打扮的小狗 Puppies for Christmas
  • 西環海濱現手織聖誕樹 Christmas Yarn Bombing at Western Waterfront西環海濱現手織聖誕樹 Christmas Yarn Bombing at Western Waterfront
  •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地 最新熱點 Belcher Bay Waterfront Recreation Area is Latest Hotspot卑路乍灣海濱休憩地 最新熱點 Belcher Bay Waterfront Recreation Area is Latest Hotspot
  • IG熱點的港島西端邊緣IG熱點的港島西端邊緣


陳天權

曾任職新聞工作,同時喜好闖蕩旅遊,足跡遍及世界約百個國家。近20年回歸本土,探索歷史、建築、宗教和風俗。現為自由撰稿人,並為多個文教團體擔任顧問、導師和導賞員。曾出版十多本書籍,包括《融會中西:澳門文化之旅》、《被遺忘的歷史建築》、《香港節慶風俗》、《神聖與禮儀空間:香港基督宗教建築》、《城市地標:殖民地時代的西式建築》及《時代見證:隱藏城鄉的歷史建築》等。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三十六重天堅尼地城大羅宮天后宮羅天大醮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泰國當局發布的照片,顯示疑犯被捕時的情況。(泰國中央調查局圖片)
灼見報道

曼谷購物中心槍擊案2死5傷 中國女遊客殞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4
華為旗艦手機Mate 60 Pro最大亮點是搭載了7納米工藝的麒麟9000s,技術規格甚至媲美4納米工藝的高通驍龍系列。(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習拜會前美方先禮後兵 將更新對華AI及晶片生產設施限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4
王文興(1939-2023)不僅以「慢寫」著稱,還提倡「精讀」。(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小說《家變》奠定文學地位 作家王文興84歲逝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張翔周一深夜發表聲明,指留意到近日有造謠者一而再將校內的機密資料外洩,並蓄意扭曲事實。(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右) 與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討論「極端天氣的應對及啟示」。(香港新聞博覽館圖片)
灼見報道

梁榮武現身香港新聞博覽館 談極端天氣啟示及應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影片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 雷鼎鳴:白宮處處針對中國制度自欺欺人?形式主義民主制度令美國走向衰敗?
  • 陳文鴻教授:如何識破美國表面和解的對華陰謀?貿易、投資有什麼長期打擊中國的戰略?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 常霖法師
  • 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 陳鳳翔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本社編輯部
  • 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 編輯精選
  • 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 張建雄
  •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本社編輯部
  • 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 馮珍今
  • 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 梁振威
  • 跑江湖的三把刀跑江湖的三把刀 李志強
  •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本社編輯部
  •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本社編輯部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本社編輯部
  • 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 張建雄
  • 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 張灼祥
  • 災禍集中之啟示災禍集中之啟示 蔣匡文
  • 飲酒與享受飲酒與享受 黃珍妮
  •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編輯精選
  •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本社編輯部
  • 《文匯報》和炎明熹《文匯報》和炎明熹 郭一鳴
  • 控煙策略四大範疇建議 推動香港成無煙城市控煙策略四大範疇建議 推動香港成無煙城市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

推薦作家

  • 陳鳳翔
  • 陳文鴻
  • 周光蓁
  • 譚新強
  • 艾雲豪
  • 劉銳紹
  • 李志強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陳文鴻
  • 翁美茵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