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笨重的專業相機,遊走河畔、濕地,藉藍天白雲和陽光、水波、倒影的變化,以白鷺飛翔多姿的場景,構成「意象攝影」作品,是我在研究、寫作之外的樂趣。
白鷺騰飛的衝力和「意象攝影」,令人聯想到成功企業家決策和行動的時效、眾參與者的拼搏,體會到《孫子兵法‧勢篇》之言:「激水之疾」。
早期編輯群 多具有專長
金庸是武俠小說名家,也是精於計算、嚴控成本效益的商人。《明報》(下稱日報,1959創刊)、《明報周刊》(周刊,1968創刊)、《明報月刊》(月刊,1966創刊)和初期(1969—1973)的《明報晚報》(晚報)之走向崛起、成功之路,與節省「人頭費」有關。
早期(1959—1969)和中期(1970—1979)的明報集團,人力資源取向是「少而精」。用人少、重「精兵」,聘用的不乏「多面手」。
日報編輯部的主管或編輯,多有某些專長或特別愛好。
林山木(行止)是財經專家,編、採、寫(新聞稿)、評、譯樣樣都精,而且做得很出色;他在日報副刊的專欄〈英倫風采〉,備受知識界歡迎。
追隨金庸最久的潘粵生和港聞版的王凌,都寫流行小說,在副刊有小說專欄,分別署名余過、江之南;副刊的國際隨筆〈明窗小札〉(署名徐慧之)原由金庸撰寫,後由潘接寫。
雷坡專長娛樂新聞,以柳聞鶯之名寫影話。
周青(鄭玉祥)是日報早期的編輯部能人,主編過〈自由談〉(接金庸)和〈鄉土〉,又兼任頭版(要聞版)主編。還在副刊寫〈北望神州〉欄(1973年移居加拿大後由丁望接寫)。他勤奮、負責任,為人謙和,能包容,與相關同事合作融洽。
陳銅民迷電影,後來去邵氏當宣主,再當導演。
張續良曾在上海同濟大學讀醫科,以章亮的筆名,寫介紹醫療衛生知識的專欄(五分鐘文摘)。
黃俊東(克亮)熟悉三十年代文學,寫過書話。
區惠本喜閱讀,精於校對,後來在晚報當編輯。
謝永光懂針灸,寫〈包教曉〉欄頗叫座。
何達很早就是詩人,在香港發表詩作多。
蔡炎培是校對社評的高手,被同事稱為「御用校對」,是「皇帝的特級校對」。
中期編輯群 石琪紫微楊
中期的石琪、楊君澤、毛國倫等,各有擅長之處。
石琪傾情電影,常寫影評(他的太太陸離對電影亦情有所鍾,是土佬福專家)。
楊君澤是國畫名家楊善琛之弟,精研紫微斗數,以紫微楊之名寫專欄。
張君默編〈新知〉版,寫小說,後來擅長「玉玩」。
中期的毛國倫和早期的盧蒼,是英譯中快手。
採訪部的韓中旋、羅治平、陳非、李廣榮、葉釗定、克邦(忘其大名)、劉一波等,採訪經驗豐富;韓、羅是港聞及相關專欄的撰寫快手,陳非寫食經。
不參與日報編務的胡菊人(《明月》總編輯,1967—1980),精於英譯中,寫過很多文學研究論文,如〈詩僧寒山的復活〉(月刊1966年11月號)、〈《肉蒲團》在西方〉(1967年4月號)。他和晚報的何步正,是金庸的棋友。
他拜師沈鑒治之母(古琴大師)學過古琴,現居加拿大。
副刊作者群 倪匡十三妹
廣義的人力資源,還包括副刊的主要專欄作者、特約的知識界名家。
副刊有兩類,一是傳統的、固定的豆腐格(台灣稱方塊)副刊;二是有專名的副刊。傳統副刊的豆腐格由金庸分配,他不只是日報實際的總編輯,還是實際的副刊主編,決定副刊的取向、邀約專欄作者。
早期日報副刊的作者多為名家,三蘇(高雄)的〈怪論連篇〉、徐慧之(金庸)的〈明窗小札〉(後由潘粵生接寫)、簡而清的〈東拉西扯〉、倪聰的〈青劍紅綾〉、岳川的〈劍谷幽魂〉(這2部武俠小說均為倪匡作品)、衛斯理(倪匡)的科幻小說、南宮博的歷史小說及董千里(項莊)、十三妹、亦舒的專欄都叫座。中期的副刊增加林燕妮、沙翁(倪匡)、一言堂(陳靖宇)、四近樓、黃霑等人的專欄,副刊更加熱鬧了。
特約作者群 學者和專家
1970年代,金庸指定我主編〈星期專論〉。我約了大學任教或從事研究者撰稿,刊出學者金耀基、劉述先、夏志清、鄭樹森、李璜、李又寧、馬幼垣、張系國、蔡思果、黃維樑、黃碧端、鄭學稼、劉以鬯等的評論,成為連結大學教授和研究者的平台(後來有《星期專論選輯》一書出版)
1970年代的副刊,有過〈學苑漫筆〉專欄,金庸指定由我約稿,大學任教的朱立、李金銓、黃維樑等輪流撰稿。
在早期日報〈自由談〉或初期晚報的〈現代中國〉版(1969—1970),有名家徐訏、李雨生、則誠和黃震遐等;黃氏是1930年代名作家,曾與魯迅、瞿秋白論戰,1945—1949在張治中手下當《新疆日報》社長,1950年代任香港亞洲出版社社長。
有一群學者、老作家組成的特約作者群,也是日報、晚報不同於它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