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自主學習與人生目標

自主學習與人生目標

要確保香港的未來,先要讓青少年人建立個人的人生目標,教導他們擬訂學習計劃及逐一實現。

鄧兆鴻 作者: 鄧兆鴻
2018-06-25
教評心事

標籤: 人生目標人生觀終身學習自主學習葉紹鈞
香港學童的成績多年來都名列前茅,但主動性、學習動機及自信一般都較低。(Shutterstock)
香港學童的成績多年來都名列前茅,但主動性、學習動機及自信一般都較低。(Shutterstock)
0
SHARES
1.4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自2000年當時的教育統籌局推出終身學習,到2001年發出了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政策文件,提出大前提是要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香港的學校在只有概念的情況下各自摸索當行的路向。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學校發展及評估組於2006年引入元認知(metacognition)作為學會學習的基本學習策略。部分較進取的學校在中文大學的支援下開始元認知教學策略培訓,並發展校本的學生培訓政策。2012年自主學習在教育局的推動下進行了一系列的經驗分享會,自主學習便成為很多學校發展的關注項目。

自主學習的概念

元認知是學習者在學習時對認知過程所作的有意識的控制,包括學習前的策略性計劃、學習時的自我監控,以及對學習效果的自我評估。(2008 彭新強、李傑江《元認知:學會學習的核心》)特別關注學習者對自己認知歷程的知識和覺察,元認知可以說是「對認知的監控」(cognitive monitoring)、「知識的知識」(knowledge about knowledge)、「認知的認知」(cognition about cognition)和「思考的思考」(thinking about thinking)(Brown, 1978; Flavell, 1979)。

上世紀80年代,McCombs認為自主學習大致包含三個階段:一是目標設計;二是選擇計劃和策略;三是行為執行和評價階段。90年代,Winne和Butler認為一個完整的自主學習過程應該包括四個階段:一是任務界定階段;二是目標設計和計劃階段;三是策略執行階段;四是元認知調節階段。其後有不同的學者提出不同的學習模型,但多大致相若,重點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有關的模型。

香港學校推行自主學習多在提升學童的自律及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開始。有學校建構了「自律、自主、自發」學習課程,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積極負責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養成寫齊手冊、做齊功課、帶齊課本用品、留意自己的學習;到中年級則教導學童掌握有效學習技巧,培養學童對學習的反思,讓學童通過反思日誌在學習上作自我監控;高年級則着重學童對時間的管理、對學習優次的選擇、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及按計劃進行學習。

人生目標與學習

從不同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報告可見,香港學童的成績多年來都名列前茅,但從事教育工作的都知道,香港學童的主動性、學習動機及自信一般都較低。學童多是在家長及考試壓力下被逼學習,要推行自主學習,必須從學童的人生觀開始。不同的研究顯示,超過40%的中學生對將來人生及事業欠缺目標,從而沒有奮鬥及努力的目標,對學習也就失去方向。「小學教育的價值,就在於打定小學生一輩子有真實明確的人生觀的根基。」(葉紹鈞)香港的青少年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多感到比不上人家,對學習也就失去信心,加上家庭及學校沒關注為學童設立人生目標(或者說家長及教師也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學童沒有訂定人生目標,人生也就沒有了方向,也不會為目標而制定推行計劃,只會渾渾噩噩地完成小、中、大學的課程。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及出版人,終身致力於出版及語文的教學。其座右銘「文學為人生」甚為有名。(Wikipedia Commons)

要確保香港的未來,先要讓青少年人建立個人的人生目標,教導他們擬訂學習計劃及逐一實現,目標及計劃要按個人能力安排,要從最重要的事情開始,按着優次漸次完成,不斷地增強個人的知識和能力,還要在執行及實現計劃時隨時因應現況作出修正。文學、教育學家葉紹鈞曾說:「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人生有時會因時間引致怠惰,若能養成做事的習慣,讓行動變成理所當然、按固定時段完成固定的事,我們便能掌握學習的能力。

葉紹鈞曾說:「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這正是自主學習的精髓,各位教師要細味。

更多精采文章

  • 香港智能圖書館是否起步太遲?香港智能圖書館是否起步太遲?
  • 學習,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學習,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 英雄育成法英雄育成法
  • 捉緊此刻的「行動」捉緊此刻的「行動」
  • 香港教育改革回顧香港教育改革回顧

1+

鄧兆鴻

退休小學校長。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士、碩士。1971年入職,1985年任校長至2005年退休。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兼任講師,教授課程包括:學校行政、課程發展及管理、擬任校長培訓課程、中層管理人員行政課程、訓導及輔導人員培訓課程等。研究興趣包括教師教育、學校行政及發展、學生輔導工作、素質保證等。教育評議會創會會員、執行委員;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創會主席。曾任香港教育研究學會周年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委員、香港教育行政學會執行委員、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理事兼教育政策委員會主任、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第五,六屆委員等。退休後頗沉迷於中國文化藝術活動。
View all posts
標籤: 人生目標人生觀終身學習自主學習葉紹鈞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中聯辦座談會現場,左一背對鏡頭者為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香港電台視像新聞截圖)
灼見報道

中聯辦座談習近平講話 駱惠寧:香港要把握發展機遇 「蘇州過後無艇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2
周蜜蜜女士受訪當日攝。
訪談錄

兒童文學兩代情──周蜜蜜訪談記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7-02
習近平期盼新一屆特區政府,幫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1
李家超表示,發展是解決社會問題、改善民生的金鑰匙。(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 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 迎難而上解決社會問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1
習近平強調,只要堅持一國兩制,香港一定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現場直播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30

影片

  • 陸恭蕙博士:香港在可持續發展有什麼新商機?企業怎樣做好ESG?
  • 黃錦輝教授:美國槍擊事件頻繁的深層次原因 軍火產業無法取代?
  • 霍詠強:回歸25年香港為何走向極端政治化?認清BNO本質 英國有善待香港嗎?
  • 雷鼎鳴:美國怎樣違反世界秩序為所欲為?面對挑戰 如何千方百計挖中國牆腳?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 曾鈺成:李家超新問責班子有什麼特點?如何達至中央與港人期望?
  • 嚴浩:減肥為什麼不能衝動?晚餐應該怎樣吃才有效果?多吃健康的油才可以減肥?
  • 雷鼎鳴: 美國軍事、工業、傳媒複合體如何影響國策?世界一哥為什麼愈來愈不受各國歡迎?
  • 何毓贄校長x彭智華:學會品賞紅酒有什麼好處?香港可成為葡萄酒中心嗎?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本社編輯部
  • 我的修行路我的修行路 常霖法師
  • 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 陳鳳翔
  • 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 張建雄
  • 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 胡孟青
  • 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 編輯精選
  •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張建雄
  • 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 施永青
  • 25年香港政治的回顧25年香港政治的回顧 雷鼎鳴
  • 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 袁彌昌
  • 文言的困難文言的困難 陳章華
  • 壯志凌雲沒有打敗的對手壯志凌雲沒有打敗的對手 艾雲豪
  • 旗要三面旗要三面 蔣匡文
  • 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 盧兆興
  • 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 廖書蘭
  • G7峰會前小插曲G7峰會前小插曲 郭一鳴
  • 民主與民權民主與民權 馮應標
  • 海鮮舫之死海鮮舫之死 徐家健
  • 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本社編輯部
  • 歐洲變局歐洲變局 陳文鴻

推薦作家

  • 施永青
  • 廖書蘭
  • 鄭明仁
  • 管仲連
  • 何漢權
  • 陳鳳翔
  • 馬國川
  • 陳弘毅
  • 張建雄
  • 葉德平
  • 張灼祥
  • 湯文亮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