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 (dzit5)
粵語有一音「dzit5」而義為「胳肢」(也就是「搔」、「撓」)的詞。
《廣韻》‧昔韻‧直炙切「擿」︰「上同(黃氏案︰意思是與上一個字[指『擲』字]相同)。出《說文》。」而「擲」字《廣韻》的解釋則是︰「投也。搔也。振也。」值得留意的是「搔也」一義。與「擲」為同一字的「擿」,粵音雖可讀「dzak2」(音同「宅」),但這個字在「昔」韻,而「昔」韻裏面又有「席」、「斥」、「惜」、「積」等這些「韻母」都是「-ik」的字,而且「擿」字的聲符「適」,粵音「sik5」,正以「-ik」為韻母,又「擿」字的「反切下字」「炙」,粵音本來就有「dzik3」一讀;所以「擿」由「dzak」轉讀「dzik」並不出奇。「dzik」音再轉為「dzit」(-k變-t)也是可能的。「核」、「覈」二字,本音「下革切」(《廣韻》‧麥韻),當讀「hak2」或「hɐk2」,現在都讀「hɐt2」(也是-k變-t)了。至於聲調,陽入轉讀陰入也是有例可援的。如同樣在「昔」韻的「闢」,本音「房益切」,當讀陽入「bik2」,今讀陰入「pik5」(上陰入);又如「涉」,本音「時攝切」(《廣韻》‧葉韻),當讀陽入「sip2」,今讀陰入「sip3」(下陰入);「協」本音「胡頰切」(《廣韻》‧怗韻),當讀陽入「hip2」,今多讀陰入「hip3」(下陰入)。總之,「擿」由「dzak2」轉讀「dzit5」是有可能的。
「擿」讀「dzit5」而義為「搔」,就是我們「dzit5人」(胳肢別人)的「dzit5」,「dzit5佢胳肋底」(胳肢他的胳肢窩)的本字。
那麼在古文獻當中,「擿」字有沒有解作「搔」的例子呢?當然是有的。《列子‧黃帝》︰「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小徐本《說文解字》(黃氏案︰小徐指南唐 徐鍇,以別於其兄大徐──另一位《說文》學家徐鉉)「擿」︰「搔也。從手,適聲。一曰投也。臣鍇按︰『《列子》曰︰「指擿無痕痒。」』(知白反)。」「知白反」粵音可讀陰入「dzak5」,論「聲調」則比大徐本「直隻切」(dzak2)更近「dzit5」。用粵語簡單地將上引《列子》原文的意思說出來,就是︰「斬又唔傷,打又唔痛,dzit5又唔覺得痕。」
個2(gɔ33)
在粵語裏,「個」這個量詞,有一些比較特別用法,其中一個是︰可以用於定語和名詞之間,表示領屬。如「我個頭」就是「我的頭」;「我個細佬」就是「我的(唯一的)弟弟」;「你個計劃有冇乜嘢進展呀?」就是「你的計劃有沒有什麼進展?」
原來「個」這個用法至少也有600多年歷史了。白維國《白話小說語言詞典》「個」條︰「量詞。……h)用於定語和名詞之間,表示領屬。[例]你個叔叔在這裏,且來厮見。(《水滸》‧二四)我個嫂子被他娶了多少日子?(《金瓶》‧九)我因為今年是你師母個正壽,所以又弄了倆人。(《兒女》‧四○)想來就是姓施個客人。(《海上花》‧一四)」(黃氏案︰《兒女》指《兒女英雄傳》;《海上花》指《海上花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