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大選的結果雖未有完全公布,但昂山素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已在國會取得過半數席位,軍方雖有25%的必然席位,看來亦已無補於事。
緬甸曾是英國的殖民地,行的是內閣制,議會的多數派可以組織新政府;但由於昂山素姬的丈夫與兒子都不是緬甸人,按憲法她不可以當總統。不過,由於昂山素姬在「全國民主聯盟」內有極高的威望,將來不管「全民盟」推舉誰出來當總統,都得執行昂山素姬制定的政策。
不應將個人地位凌駕總統
這是政治現實,各方都得接受,真不明白為何昂山素姬要把它宣諸於口?說自己的地位將來會凌駕總統,那豈不是把自己視作太上皇,總統反成了她的傀儡?
這種說法很容易予人不尊重法治的感覺,沒有法治作基礎,民主是很難建立起來的。緬甸現有的憲法的確有瑕疵,毋須完全認同,將來應爭取修訂;但不宜在憲法獲得修訂之前就視之如無物,否則很容易天下大亂。
其實,很多國家的憲法都會防止有涉外關係的人當總統,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政治能力很強,威望亦很高,如果參選總統,勝算很高;但由於他不是在美國出生,即使入了美國籍也沒有用,因為按美國憲法,必須在美國出生才能選總統。基辛格從來沒有對此表示過絲毫不滿。
從這個角色來看,昂山素姬今次確有點失言。她不應過度強調自己個人的地位。這會令人想起一些極權國家的領導人,雖然已經不在其位,還在背後指指點點。鄧小平就曾經扮演過這樣的角色;胡耀邦與趙紫陽都得被他凌駕。所以,當昂山素姬說要凌駕總統時,外間的反應都不太正面。
比較恰當一點的說法應該是:將來「全民盟」會推舉一個會履行「全國盟」政綱的總統,這個政綱已在今次大選中證明獲得大多數選民的支持。而昂山素姬作為黨的領袖,將會全力支持黨推舉出來的新總統。這樣就可以避免把個人的地位置於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
避免緬甸走上集權之路
歷史上,能夠領導民主運動成功的領袖都會在群眾中有很大的威望,這對推動國家的改革與建設都很有幫助;然而,這種原先出於自然的權力集中,很容易變成習以為常,甚至演變成制度化。第三世界的民主革命,大部分難逃民主革命後,革命黨變專政黨的宿命。昂山素姬要避免緬甸走上這條路。
緬甸今次能夠有相對民主的選舉(議席中仍有25%必然是軍人代表),昂山素姬可謂居功至偉,沒有她在民眾心目中的威望,「全民盟」不可能有這樣一面倒的壓倒性勝利。這種接近絕對的優勢對緬甸很重要,它足以令軍方不敢輕易出手干政,讓緬甸有機會走上進一步民主化的道路。
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下,緬甸新政府的領導權只宜由昂山素姬來承擔。今後,緬甸將會有一般時間,有一個不稱做總統的實權領袖。昂山素姬已年逾70,希望這種不正常的情況,不用維持太久。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亞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