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暑假,除了外遊休息,就是訪友聚舊。最常約在暑假相聚的,多是從事教育的友好。
教育路上 彳亍數十載
筆者剛與入行以來唯一一屆任教高級程度(A-Level)文學科的小友飯聚,一期一會,閒話家常。席中泰半已是資深語文老師,服務中小學,各有發展,席末問起在座何年預科畢業,各人心中一算,原來已接近30個年頭。昔日師生,今日同業,屈指西風,流年暗換。回家翻出小友中學舊照,掃瞄傳送,都不禁慨歎時日如飛,往者青澀少年,今已成家立業,而當日茅廬初出的我,教育路彳亍數十載,已年近桑榆……一幕幕初入教壇的畫面,浮入腦際!
與很多同行一樣,投身教育,是受老師影響。我十分幸運,在不同學習階段,都得良師啟蒙指引。小學時教授語文的盧老師,為我打開閱讀大門,從此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風趣幽默的王老師,讓我發現語文的活力,鞏固了我的語文基礎。中學時期,初中遇上很好的班主任,不單照顧學習,也關顧成長;高中時受業於歐佩娟老師──既是班主任,又同時教授語文及文學,不單引領我進入中國文學的堂奧,更在之後漫長的人生路上,扶持鼓勵,諄諄勸勉,十年一日,恩情厚重。與中大結緣,本科學位、教育文憑、兩個碩士,均在「山城」完成,得瞻名家風采,細聽大師教益,沐浴春風,每每念及,油然神往。
因為老師,我最後也成為老師。望着老師的身影,追隨他們的步伐,希望成為如他們一樣的人,以此為職志,傳道授業,生活以外,傳承回饋,晃眼30餘載。入行以後,擔當不同崗位,亦見證不少年輕人加入行列,在不同場合,也有機會跟年輕老師分享入職預備、老師專業。適逢開學,又想起春風路上種種,遂總結個人經歷觀察,分享幾點看法,與年輕老師共勉。
語言為雙刃劍 為人師表須謹慎
教師乃育人事業,所謂為人師表,就是作他人的表率,言行必須謹慎。語言為兩刃,我們上課教授的學科知識,學生畢業後可能不會記得住,但我們的一句讚美,可能讓他們念記一生,亦受用一生。相反,我們一句無心快語,或批評諷刺,也確實會影響其自我觀的建立,畢竟老師是父母以外,另一個重要的第三者,不可不察。
學校工作重視日常,關鍵亦在師生之間的穩定接觸,以建立學生的安全感、連繫感,教學工作也講求持續性,有着難以取締的特點。學生缺了一課就是少了學習的時段,為此我們更加要定時作息,保重自己的身體健康,注意出勤。當然,有時生病難免,但確實要爭取休息,盡快康復,重回崗位,畢竟育人要務不能假手他人。
我們的工作是育人,不單單是教書,所以進入校園、走進課室,首先是觀察學生的精神面貌、眼神動靜,見微知著的老師,有時會及早發現學生需要,適時切入,防範未然。認識中的幾位前輩同事,觸覺敏銳,有從面色判斷學生或許有病而不自知,提其往身體檢查;有見其眼神閃爍,刻意以毛衣遮掩身體者,知悉其因不同因由自我傷害等等。所以,有經驗的老師,進入課堂,不是急於教書,而是先觀察人,本末不可倒置。
尊重學校文化 虛心向前輩學習
教育是經驗累積的工作,要虛心向前輩學習。每所學校校情不同,要了解及尊重學校的制度文化。記得當初入行,也經常向前輩請教教學、訓輔技巧,也通過日常觀察,吸收學習。當自己成了資深老師,也喜見不少年輕老師,主動請求來觀課學習。當然,待人處事,包括對學生、對同事,也要時刻反省。人孰無過,老師也是人,無論是教學上或是工作上,掛萬漏一或掛一漏萬,也時有發生,重要的是勇於面對及承擔,從錯中學,並且不貳過。
教育乃「日又新」的事業,為師者應該有對自我的期許,訂定短、中、長期目標,保持對追求學問,探究新知的熱誠。入行首3年為適應期,需要求自己能做好課堂教學,以及掌握各項班主任或其他行政工作,參與教育局或坊間機構提供予新老師的課程。之後,可從本科、或其他教育相關的專業進修,進一步開拓自己的視野及眼界。
以上述及,並未完足,但深信苟能實踐,已是很好的開始。
開學前與眾好友跟大學教授楊鍾基老師飯聚,席間楊老師分享生活上充滿哲理的小故事,聽着聽着,我們彷彿又回到數十年前的大學課堂,在靜聽着老師講蘇辛詞的日子。青春的面龐、懞懂的年華、無憂的歲月……老師說今天一聚是「圓緣」,我們都說今後要常聚多聚。
又逢一年開學,各位教育同業,讓我們都珍視老師這角色的光榮使命,珍惜一段段在校園同聚共學的師友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