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社推出布裕民先生撰寫的新專欄「易大象傳淺說」,以下是作者的前言:
我出版過三本普及讀物,一本是牛津出版社出版的《牛津中文初階詞典》,裏面的一個特點,便是把若干楷書的字體,根據古文字的形狀,設計成一幅幅圖畫;另兩本是青田出版社出版的《有趣的漢字1 2》,把古文字(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楷書、圖畫三者結合起來,加以解說。兒童文學作家和專欄作家阿濃先生說:「《有趣的漢字1》出版時,我寫了一篇序,說讀這本書時好像讀教育小品,又像讀一本民俗學的書,甚至像讀偵探故事,當然它更加是一本文字學的書。」在同一篇「序」中,阿濃又說:「我相信,這是一本很好的學生課外讀物,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可以看。他們都會不覺其淺也不覺其深,只覺得其有趣和有用。」我時常都相信,很深奧的東西,也可以用很淺白方法表達出來。好像文字學,研究的過程是很艱深的,但把結果介紹出來,是可以很淺白的。
有機會接觸到《易經》,尤其是六十四卦的時候,編寫文字學的書時的感覺又出現了。六十四卦都是很抽象的符號,六十四個卦名,連讀音也容易錯,不要說卦名的意義了,能不能很淺易地向不懂《易經》的人解釋呢?中學時一位老師解釋八卦時的情況,又出現腦中。他只用了「動」、「靜」兩個概念,便把八個卦象講解得絲絲入扣,八卦都成了八幅活生生的圖畫。面對六十四卦,能不能這樣呢?
清華大學校訓出自《大象傳》
當接觸到《大象傳》時,這個想法便具體起來。《大象傳》並沒有把卦象搞到支離破碎,又沒有把它們弄得玄之又玄。它用最簡單的文字(大多是四個字)把每個卦象都形容成一幅圖畫,然後從每幅圖畫中,演繹出一個個或是個人修養、或是處理事情、或是治理國家的道理。它的文詞很簡單,每則大多只是十幾個字,但義蘊卻很深厚,清華大學的校訓,也是出自《大象傳》的。
我更發覺到一點,《大象傳》的六十四則卦辭,好像六十四個謎語,但又不像普通謎語一般,要讀者去猜謎底,而是謎面和謎底都給了讀者,讀者要做的,便是去理解為甚麼是這個謎底。這是很好的動腦筋遊戲,也是很好的形象思維訓練。
人們會問,很多關於《易經》的書,都是教占卦、解卦、和預測吉凶的,這本書是不是屬於這類呢?我想說一個小故事:周人是很相信占卜的,面對大事一定要占卜,何況是傳說中重卦和作卦、爻辭的周文王的家人呢?文王死後,武王準備討伐商紂王。舉事之前,照例占卜一番。 占卜的結果是「不吉」,大家都不知怎樣做才好。這時,姜太公走上前來,一揮手把蓍草和龜甲掃到地上,說道:「枯骨死草,哪能知道什麼吉凶!」 於是,武王便不理會占卜的結果,傳令發兵,結果一舉成功。(《史記‧齊世家》)《易經》本是一本占筮用的書,但經過兩周至春秋時代人文精神的洗禮,已變成一本充滿人生智慧的儒家經典。今天,雖然眾多從事術數行業的人、或相信術數的人用《易經》來占筮,我們仍可用義理的角度來看待《易經》,何況,自三國以來,研習《易經》,已分象數和義理兩派呢!
這組文章並不談一本術數。文章的目的是普及文化知識,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易經》的知識,如《易經》的生成、卦爻的知識,「易傳」等等,作為閱讀第二部分的基礎。第二部是整組文章的重心所在,將逐一解釋《大象傳》的六十四則卦辭,闡明它的義理,並把卦象還原成一幅幅圖畫。本書的解釋,力求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引用的文字,盡量加上淺易的解釋,希望接觸過《易經》的人,不嫌其淺,沒有接觸過《易經》的人,不嫌其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