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Tag: 武漢

悼念「吹哨人」李文亮,致敬抗疫前線醫護人員
作者:零傳媒2020-02-08
李文亮是於2019年12月最早預警這場疫情的8名醫生之一,被人們稱作疫情的「吹哨人」。而在此之前,李文亮和當下奮鬥在抗議前線的醫護人員一樣,都是普通人。
本港新型肺炎確診增至26宗 今天最少161人須強制檢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2-08
昨天新增兩宗輸入個案,至今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累積26宗,今天暫沒有新增個案。截至今天下午4時,161人需要進行強制檢疫。有148人在家中接受檢疫,11人在酒店接受檢疫,2人獲安排入住暫住設施。
武漢封城的成本效益
作者:雷鼎鳴2020-02-07
封城的短期成本不少,但中國地方大,而且復元力強,長遠成本可控,而且會被人民其後的加倍勤奮抵銷掉。
從肺炎與「口罩之亂」見識人性陰暗面
作者:蔡漢勳2020-02-07
儘管台灣的撤僑行動已柳暗花明展開,但「口罩之亂」卻自今起方興未艾開始延燒。
武漢肺炎肆虐 特區坐失兩制良機
作者:陸觀豪2020-02-07
倘若時光可以倒流,特區政府能看透局勢,巧妙活用「一國兩制」之利,及時實施臨時入境管制,減少中港跨境人流,形勢也許完全改觀。春節後市民盲搶口罩及食品行為,應不會出現;醫護人員之抗疫疑慮,只是杞人憂天。
駐武漢辦主任馮浩賢:女兒,爸爸留守武漢 不能陪你過生日
作者:編輯精選2020-02-06
武漢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市面十分冷清,醫院十分擁擠。超市和藥店,其實還是開門營業的,供應還可以,但價錢就貴了點。
陶傑:中國瘟疫之外的中美博弈
作者:編輯精選2020-02-05
美國政府在盤算:武漢實驗室的真相若進一步透露,連結到哈佛大學化學系千人計劃的美國學術臥底,中美貿易談判的下一階段,又如何用中國瘟疫這一步活棋,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國家要像個國家的樣子」
作者:鄭永年2020-02-05
一些人希望中國經濟倒下去,希望中國社會倒下去,希望中國倒下去。這個時候中國怎麼辦?這裏只能借用梁啟超所使用過的一句話「國家要像個國家的樣子」來討論問題了。
封關與否醫學考慮 醫護罷工政治決定
作者:阮紀宏2020-02-05
要求全面封關,由非前線醫護人員及部分前線醫護人員提出,不禁令人懷疑,他們的真正目的是出於政治考慮。
因恐慌造成的社會損失 非常不值得
作者:何濼生2020-02-04
我不會說這恐懼非理性。我只知道這恐懼是實在的和要正視的。政府要做實事紓緩這恐懼而不要做激化這恐懼的事情。Bartholomew又提醒我們:網上社交媒體容易散播恐懼和混亂,大家切勿杯弓蛇影。
疫情嚴峻 口罩與封關的迷思
作者:葉劉淑儀2020-02-03
疫情防控需要聚焦所有具感染風險的群組,而不是把抗疫變成政治操作,或歧視一部分人。
魏尚進:新型冠狀病毒會拖累中國經濟增長嗎?
重要的是要記住,中國的決策者仍有貨幣和財政擴張的空間:與許多其他經濟體相比,中國的銀行準備金率相對較高,公共部門債務相對於GDP的比例仍然可控。
武漢肺炎確診者增至13個 防護中心:本港有社區爆發跡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2-01
本港再多一宗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個案,患者是一名曾經到過武漢的39歲男子,令本港累積個案增至13宗。
中國應對新肺炎是否失當?
作者:雷鼎鳴2020-02-01
武漢封城為創舉,沙士期間形勢更嚴峻也沒有封城,從隔阻疫情擴散的角度看,這當然有利,但對經濟的短期衝擊卻是顯而易見。
封城不封關 恨錯難返
作者:湯文亮2020-02-01
武漢肺炎不斷擴散,沒有一個專家夠膽講已經過了高峰期,中央政府不但會體諒香港封關,甚至認為香港封關是聰明做法,為內地留了一條通道,特首應該大膽向中央反映,封關其實是體驗一國兩制最佳例子。
本港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增至12宗 城大阮相宇:每名內地來港者可傳染3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1-31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博士,估算出農曆年假期後這些返港人士中,有多少人可能帶有新型冠狀病毒,藉以推算香港會否出現社區爆發、當中潛在的風險。
陶傑: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開始
作者:編輯精選2020-01-31
哈佛、化學間諜、武漢、蝙蝠竹鼠,然後是擴散到各地的瘟疫,其中有何邏輯關係,任何人智商在80左右,當無推斷的困難。
疫情之後還有什麼?
作者:劉銳紹2020-01-31
有關武漢疫情,論者甚多,在此不贅。但值得關注的是,按目前形勢,疫情繼續擴散,將會延伸什麼後果?
罷工無罪 封關有理
作者:編輯精選2020-01-29
要避免醫護罷工,同心抗疫,只能柔性處理,方能提振士氣,團結人心。透過緊急法,只能説明這個政府已經是窮途末路、江郎才盡!在當前低迷的社會氣氛下,徒增恐慌情緒而已!
易中天:科學家面對領導要勇於說真話
執政為民者能夠和應該做的只有八個字:科學決策,資訊公開。及時公開信息,不會造成混亂,只會安定人心。
本港新增兩宗武漢肺炎懷疑個案 袁國勇:未來14日是抗疫關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1-29
本港新增兩個新型肺炎懷疑個案,兩名病人是來自武漢的一對夫婦,分別72和73歲,上星期三乘坐KA853航班入境,昨晚送院,初步測試結果對新病毒呈陽性反應。
陳真光:武漢疫情蔓延 全球嚴陣以待
作者:編輯精選2020-01-29
筆者已分享了新病毒傳播的方法和前線工作人員應如何防疫。本文旨在進一步提供關鍵疫情資料,深化社會對這次疫情的認知,讓全民攜手合力防疫抗疫。
陳真光:巨細無遺 穩守防線──全方面分析武漢肺炎
作者:編輯精選2020-01-28
環球包括本地抗疫人員的工作日益緊張,筆者特此撰寫本文,希望増加市民對病毒傳播途徑的認識,同時幫助前線醫護人員為應對新病毒這一巨大挑戰做好準備。
梁卓偉估算武漢逾4萬人感染肺炎 料疫情4月見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1-27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說,根據研究模型分析,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每6.2日會倍增,截止大年初一,估算武漢應有不少於25000人確診,如計及仍處於潛伏期、未病發的個案,預料武漢市已有44000人受感染。
政府應雷厲風行 加強應對武漢肺炎
作者:陳文鴻2020-01-27
特區政府的為官者不汲取沙士的教訓,還是掉以輕心,心存僥倖,害怕引起社會的驚慌和不便,連基本的防範手段,包括鼓勵市民使用口罩和在關鍵的公共場所強制使用等,都要拖延實施。
本港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增至6宗 政府宣布限制湖北居民入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1-26
由明日(1月27日)0時0分起,除香港居民外,所有湖北省居民以及任何過去14日到過湖北省的人士將不獲准入境香港,直至另行通知為止。
沈旭暉:林鄭月娥「抗疫記招」的八個陰謀
作者:編輯精選2020-01-26
林鄭月娥的抗疫邏輯,是honor system,相反在其他地方,要是有來自疫區的健康旅客入境是為了自由行,肯定不得其門而入。
袁國勇團隊發表報告 指武漢肺炎人傳人機會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1-26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研究團隊在國際醫學雜誌《刺針》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根據研究,發現引致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在醫院和家庭環境中人傳人,以及在其他地理區域感染旅行者的報告一致。
應對武漢肺炎 林鄭:學生假期延至2月17日 渣打馬拉松取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1-25
從瑞士回港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下午4時30分在政府總部地下演講廳舉行記者會。中、小學、幼稚園、幼兒園的農曆新年假期延長至2月17日。
港大病毒學專家管軼:武漢肺炎感染規模恐10倍於SARS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1-24
管軼「保守估計」,此次感染規模最終可能會是SARS的10倍或以上。「我經歷過這麼多,從沒有感到害怕過,大部分可控制,但這次我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