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Tag: 武漢

武漢學習團事件有感
作者:鄧兆鴻2024-05-23
從武漢學習團事件看,最大受害的是學校,事件令學校深度困擾,既要成立調查委員會,亦要向學生分析、向家長匯報,要安定教職員情緒,亦要重整學校聲譽。有幸的是,事件促使學校團結一致,師生同心,面對挫折而堅持。
香江佳作游藝江城 「湖北武漢香港周」連結兩地文化交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2-27
為期三星期的「湖北武漢香港周」現正於湖北武漢市舉行,主題為「游藝江城」,涵蓋演藝節目放映會、專題展覽及延伸活動,讓香江藝文佳作得以在這座華中歷史文化名城綻放光芒,另透過線上線下形式,促進兩地文化交流。
最寒冷的冬天
作者:郭一鳴2023-01-28
真正的北方的冬天,是「高天滾滾寒流急」,是生機沉寂萬物肅殺,是失去活力的蟄伏,是對溫暖的春天的漫長等待。
武漢調查發現線索 世衛專家:新冠病毒不可能從研究所洩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10
世衛專家安巴雷克相信,新冠病毒來自自然宿主,蝙蝠身上就找到非常相似的病毒,但武漢不是蝙蝠較多的地方,因此也可能通過其他動物引入,與華南海鮮市場可能有關。
駐武漢辦前主任馮浩賢:武漢封城一周年,香港也要封城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25
前幾日有位記者訪問駐武漢辦前主任馮浩賢武漢封城一周年的感受,他答:大局不由他控制,但小事由我做起。每個人做好自己抗疫的份內事,聚沙成塔,互相幫助。
疫情與國民性
作者:何亦文2020-12-28
「好死不如賴活着」經常掛在中國人嘴邊。活着很痛苦,但是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特朗普敗在美國疫情失控
作者:施永青2020-11-18
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沒法連任。他最失敗的地方,是沒法制約新冠肺炎在美國肆虐。特朗普離譜的地方,是至今仍經常不戴口罩,並堅持只要他一天在位,他都不會封城。
疫情為何容易在西方社會失控
作者:施永青2020-10-09
西方社會面對的問題很多,其中最有條件迅速處理好的,其實是疫情問題。但西方社會卻連相對容易處理的疫情問題都控制不住,怎有條件去避免其他問題進一步惡化?
打造中國新一代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
作者:謝祖墀2020-09-23
新冠疫情引發了中國以增長為經濟主導的發展模式下沒能完全解決的社會問題。在全國公共衛生改革中,「新一代智慧城市」的角色十分重要,不僅要覆蓋特定的垂直領域,亦將囊括公共衛生等更多領域,向以人為本目標演化。
美大學副教授涉嘲武漢學生被停職調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26
美國密蘇里大學一名副教授因對一名武漢學生發表「口罩」言論,被認為涉種族主義,遭校方解除教職,目前正在接受調查。涉事教授已通知學生他被解除教職,並為引起的任何不便致歉。
企業應該如何重新調整後疫情時代的在華戰略
作者:謝祖墀2020-08-11
對在華企業而言,疫情後的新商業格局標誌着一個重新調整對華戰略、適應變化的時期。許多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已經與地方政府開展緊密合作,並利用現有資源和能力推動城市及其產業的轉型。
《柳葉刀》主編:西方反華浪潮掩飾自身應對疫情失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05
英國《衛報》4日在評論版刊登醫學期刊《柳葉刀》主編霍頓(Richard Horton)的文章,指中國科學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突出貢獻,西方國家將疫情歸咎於中國,旨在掩飾自己在疫情應對時的失敗表現。
香港應早日全民驗疫
作者:雷鼎鳴2020-08-03
若全民檢驗的方法有可能把嚴控到疫情的日期提早幾周以上,使經濟損失減少。
國家衛健委派核酸檢測支援隊赴港 支援方艙醫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01
內地應特區政府請求,組成核酸檢測及方艙醫院兩支支援隊,協助香港抗疫工作。
誰該為美國的疫情負責?
作者:施永青2020-07-21
美國弄成這個樣子,究竟是誰的錯呢?特朗普把這個責任完全推給中國,說是中國官方刻意隱瞞疫情造成的。一個肯看看事實的人,就知道這樣的指控毫無道理。
許樹昌:圍堵政策抗疫失效 可效法武漢強行隔離小區管理 《抗疫專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7-20
新冠狀病毒在港繼續擴散,政府防疫專家顧問團成員、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學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香港採取圍堵政策抗疫一旦失效,可能要效法內地強行隔離小區管理。看看許教授的分析。
迎戰新病毒:鍾南山的驚人氣魄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12
新冠肺炎是自SARS之後,中國老百姓再一次感激鍾南山,因為他又一次對中國老百姓說了實話!人們感謝這位84歲的醫者,乘坐高鐵連夜到達疫區,把真實的情況大膽地說出來。
地母與《地母經》
作者:彭家發2020-07-10
我們常說皇天后土,皇天不負苦心人,又或者怨天怨地,謂天公不開眼。古代尊天親地,自古即有天陽地陰,天公地母的概念。
姪女爆特朗普極度自戀 靠「替槍」代考SAT入著名商學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7-08
美國總統特朗普姪女瑪麗(Mary Trump)大爆家族黑暗史的回憶錄預定下周出版,她在書中形容特朗普極度自戀、毫無原則、取巧成性,當年靠「替槍」代考進入著名的沃頓商學院。
招祥麒:疫境留痕
作者:編輯精選2020-06-25
今者新冠狀病毒自己亥歲杪蔓延數月,余於所遇,或因聽聞而有所感,發而為詩,效古詩之體而得十九首,乃名曰《新古詩十九首》云已。
疫情推不倒港樓市
作者:莊太量2020-06-19
疫症不是該令樓市大跌嗎?樓市是非常複雜的,若國民未能繳房貸,樓市會有一個較大調整。
北京會否爆發二波疫情?
作者:劉銳紹2020-06-16
中國官方公布,北京肺炎疫情出現反彈,在前日的31小時裏,先後發現44宗新增確診病例。人們總是擔心,官方的數字準確嗎?北京會否爆發第二波疫情?
新冠疫情:中美合作的失敗
作者:中美聚焦編輯部2020-06-11
新冠肺炎大流行本來可以而且應該是中美雙方以及全球合作的一個良機,但它們沒有展開合作,反而就危機的許多方面相互指責推諉。
改錯的能力在自己!
作者:劉銳紹2020-06-09
中國發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中國官方建立威信,為習近平「領導抗疫成功」歌功頌德。
吳木鑾:中國模式是否更優?
作者:編輯精選2020-05-22
不論是何種原因導致武漢疫情「披露不及時」,中央和地方政府是有共同責任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央和地方應該共同承擔責任,這才會解決一些官員的問責和誠信問題,也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鍾南山警告:中國面臨第二波疫情爆發風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5-18
鍾南山指出:「由於缺乏免疫力,目前大多數中國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我們面臨巨大挑戰,我認為,目前的狀況並不比外國好。」
港大學者帶領國際研究團隊 利用大數據準確預測新冠肺炎傳播規律
作者:編輯精選2020-04-30
港大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提出一種嶄新方法,採用人口流動數據,準確預測新冠肺炎傳播的規律,並建立風險評估模型,可於早期識別出傳播新冠肺炎的高風險地區,有助公共衛生專家及各國政府盡早實施傳染病防控措施。
內地企業家精神的兩面
作者:謝祖墀2020-04-16
內地的企業家精神的發展與蛻變可以總結為四個方面的特徵,包括企業家們對改革開放大時代的感恩;企業家對某些不公平對待的寬恕;企業家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提升。
疫情科研初步評估
作者:孫明揚2020-04-15
有關當局雖未了解疫情詳情,眼見來勢洶洶,決定傾舉國之力,防止疫情擴散,此乃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各省市須呈報新冠病毒檢測數字 港初創專利試劑武漢臨床測試
作者:編輯精選2020-04-15
本地生物科企初創相達生物科技運用其專利的核糖核酸萃取技術,在三星期內研發出準確度較現時檢測方法更高的病毒提取試劑盒,有助提高檢測靈敏度,降低假陰性結果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