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與人生,原不一定機關算盡,分紅最多。哪日結算埋單,或者我們最記得的,只有情誼與愛,與衷誠的執着。至少對於湯笑娟(Thong Siew Quen)和不丹女孩 Karma 來說,刻骨銘心的,一定不是數字;即使 Siew Quen 是 CFO。
受訪者簡介
湯笑娟 Thong Siew Quen,現任 Baronsmead Consulting(UK) CFO(財務總監),曾任多個跨國企業區域 CFO/COO(營運總監)。四個會計師組公會的特許會計師(HKICPA、ACCA、MICPA、ICAEW),曾執業於倫敦、馬來西亞、澳洲、中國、香港。
她營運的社會企業 Ana by Karma,本月(8月)在元創方舉辦展覽。記者要寫她的故事,她說,故事主角不是她,是目不識丁的 Karma,還有她手織的絲巾。
Karma 來自不丹鄉村,溫婉淳樸,沒有讀過書,嫁了丈夫,一直倚靠他生活,不曾知道何謂自立。Siew Quen 一次出遊不丹,與她萍水相逢,知道她如一般不丹女孩懂得編織,體貼她的處境,希望她嘗試自立,就想送她一具價值 200 美元的衣車。為何女孩子自立與否,如此觸動Siew Quen ?原來1998年,Siew Quen 辭去馬來西亞的工作,嫁來香港,還未上班之時,亦只能仰賴丈夫照顧。有一次錢用完了,早餐也買不了,她卻不好意思開口,倒是丈夫看得出來。給她 500 港元,她藏之唯恐不及,如餓虎撲羊,被丈夫取笑至今。女性若無法自立,處境之窘迫,她能夠體會。
Siew Quen 不是池中之物,在港安頓、重踏職場之後,一直平步青雲。來到2014年6月,200美元在她已是舉手之勞。Karma 卻堅辭不受。「我硬塞進她手裏,她不肯要,急得快哭。我想了想,就跟她說,你織八條絲巾,我幫你賣給朋友。其實只是略施小計,無論如何要她收下200美元。」
從8條絲巾 到3,650條
絲巾織成,宛如借得天上長虹,色彩斑爛,巧奪天工,Siew Quen 深覺驚喜。拍下照片,上載 Facebook,寫下眾籌衣車的心願,向朋友叫賣。雖然絲巾格調不凡,Siew Quen 仍不敢寄以厚望。「其實絲巾模樣如何,並不重要,我早已打算八條都自己『哽』。」過了僅僅數小時,訂單卻已來了40張,大大出乎意料。
Siew Quen 攜款飄洋過海,親自交到 Karma 手上,Karma 哭成淚人。「她丈夫給我翻譯她的話,她說,從未見過這麼多錢。」Siew Quen 後來領悟,其實不僅是錢,是 Karma 的才華,從未如此受過肯定。心生憐惜,藉口自己常來不丹,匯款不便,請 Karma 替她保管款項。心底裏,還是希望她有錢傍身,不必凡事倚賴丈夫,放開懷抱創作、編織。
這筆錢,後來成為第一筆創業資金。星星之火,在第100張訂單燃起。「2014年7月中,我收到 Karma 電郵,說想編織3,650條絲巾,請我幫她分五年發售。我從沒想過她會有這等壯志,深深佩服,但要我幫忙,我又很害怕。」賣出100條絲巾,自覺已盡所能,樂得安於現狀,「收工過年」,然而輾轉猶豫,仍想不清如何拒絕。「這等於親手撲滅她的火。她不識字,也如此有vision(遠見、視野)。我不忍心。」
這時的 Karma,因為遠方客人賞識,開始曉得自己有才華;曉得她的絲巾,可以讓世界見識異彩。她雖然不識字,也可以自立,人生可以更加豐富。「一切都由 Karma 開始,只是上帝安插我去幫助她。換了別人,一樣可以。」
當行本色 嚴肅營商
Siew Quen 馳騁商場,日夜繁忙,時間很寶貴,也可以賣得很貴。何況賣三千多條絲巾,責任不輕。為了 Karma,她願意承擔,卻覺得若要成功,必須令這個淳樸國度、窮鄉僻壤裏,不知 business 為何物的女子,明白商業買賣,是怎樣一回事;於是使出當行本色,嚴肅行事。
「我告訴她和 Dorji(不丹話「弟弟」之意,指 Karma 丈夫),賣3,650條,這種規模不是開玩笑,要認真做生意。首先,要擬備計劃書,然後,要設計品牌標誌。」
Siew Quen 隨即草擬候選品牌,不丹女孩選了「Ana by Karma」。「Ana」,不丹話「姐姐」,指的就是 Siew Quen。大姐姐指揮若定,運籌帷幄,逼着 Dorji 每周開視像會議,詳錄訂單、訂立標準、督促進度、解決問題。那時打算如何賣絲巾?Siew Quen 笑說:「其實答允之前,我早已盤算,這3,650條絲巾,也就是每年700多條,若只能由我一人承接,捱不捱得住呢?——捱得住,好,那就做罷!」
回憶女孩當時面對最大的困難,「是我。」Siew Quen 笑說。這小企業,就只她一人懂得營商。督促進度、分銷貨品,殊不輕省,還得為絲巾質量把關。 原來 Karma 找來更多不丹女孩一起做夢;產量漸多,良莠不齊。有些絲巾,Siew Quen 甚至覺得無顏賣給朋友。
愛之深、責之切,不得不嚴厲起來,警告她們:「繼續如此,你們就自己出錢,買下那些絲巾罷!」說得狠心,女孩都深知她不會捨得。她只是不願委屈顧客;來貨不美,絕不接單。
訂單長期歸零,女孩們開始慌張,向大姐姐道歉,承諾精益求精。Ana by Karma 這才絕處逢生,手藝精進,開始發揮 Siew Quen 在女孩身上看到的潛能。到創業第16個星期,絲巾賣出一千條。這門妙想天開、跨國 CFO 與不丹織婦合作的生意,總算落地生根。
PMQ 開展 得道多助
「一方絲巾,一個希望」,Ana by Karma 為婦女自立而生,利潤也都投資於婦女和小孩的教育。Siew Quen 不懈尋覓機會,讓世人認識 happy scarf(快樂絲巾)。其實要賣得直接了當,最好當然開舖頭,然而 Ana by Karma 正草創之初,如何負擔得起舖租?朋友就建議辦展覽。
剛過去的7月初,元創方答允8月出租場地。Siew Quen 又喜又怕,一心想與別不同,讓大家感受不丹風情、走進絲巾故事,卻不知如何辦好。誠惶誠恐,只好祈求上帝差來天使。
展前兩星期,她仍茫無頭緒,空自心焦,偶一受感,隨即病倒。戴上口罩出席生日派對, 剛巧早到一步,結識了同樣早到的女孩 Joe;一星期後,又再偶遇。許是上帝賜 Siew Quen 一雙慧眼,一看 Joe 的衣著,就知道 Joe 品味出眾,擅長設計。雖然初識,卻談得投契,Joe 義無反顧為她策展。
讀罷 Joe 圖文並茂的概念雛議,她總算想像到,這個難得的展覽,該像甚麼模樣,Joe 也就陪她挽起衣袖,動手構築。回頭說初識 Joe 當日,Siew Quen 路過卑利街,見小店外有架小衣車,一時好奇,推門進去,又結識了店主 Peony。Peony 無條件讓她寄賣絲巾,還自請前來元創方,教孩子編織,讓展覽錦上添花。
辦這個展覽,步步意外收穫,還得以與舊朋友重新認識。不少朋友相知多年,Siew Quen 現在才發現他們身懷絕技。展期逼近,有朋友教她鋪襯擺設,有朋友為她安排採訪,有朋友無償借出服裝。亦是多得各路英雄傾力扶持,若你現在前來參觀,既可試穿不丹服飾,站在逼真的不丹布景前拍照;又可以試織絲巾,和試用設計絲巾的電腦程式。抬頭見牆上照片,錯落有致,細看除了不丹女子,就是歷來幫助 Ana by Karma 的朋友。Siew Quen 當初一點善意,換來涓滴成塘。善的力量,其大如此。(註)
其實 Ana by Karma 開業以來,知交友好,有大手購入者,以示支持;有不吝所學者,出謀獻策。Siew Quen 素來與人為善,因此才登高一呼,百鳥朝凰。她笑言:「對朋友來說,我是 diamond finder,就是中文說的伯樂。有位朋友 Tracy,喜歡畫畫,想學又不敢學,我就讓她跟着我畫。我畫畫殊不出色,基本功也學不足,但我有辦法讓她踏出第一步,她後來愈畫愈好,開設了畫廊——我想,我能幫助別人發揮長處。」
(請按頁2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