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Jul 10 2025 08:42:4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編輯精選

陶傑:是傀儡、稻草人,還是屠城的木馬?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09
拜登的「癡呆」與「口誤」,原來是另類的心理武器。美國的敵人正在籌劃「超限戰」,拜登這個「老人牌」、疑似間歇性故障的機械傀儡,有如在麥田上樹立的一個稻草人,對於烏鴉,又何嘗不是超限戰的一種?
創新科技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出路嗎?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07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工商管理研究社、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及《信報財經月刊》合辦,灼見名家協辦的周年公開論壇將於6月18日舉行。
梁萬福醫生:安老服務不只院舍素質 社區支援亦須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06
只有透過減低長者入住院舍的需求、政府直接資助及監管所資助院舍、促進一個健康的優質院舍競爭、全面的院舍評審、提升院舍專業人員及護理人員的供應及待遇,都是未來建設一個關愛長者社會的必須條件。
回望·懷念·追憶:太平戲院紀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05
我相信把太平戲院的文獻與文物存放在博物館,以及我父親的日記得以整理出版,是讓後人了解過去香港人的生活情況及種種的最佳方法,亦是這批文獻與文物最好的歸宿。
許瑞云、鄭先安:心念的學習與成長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04
終其一生,每個人與他人、其他不同生命之間的靈性關係,往往就是觸發個人心念的關鍵力量。心念不但決定一個人能否擁有健康的身體、可能罹患什麼疾病;萬一生了病,心念更是疾病能否逆轉的關鍵所在。
甄秋慧教授:疫苗接種意願不必然決定接種率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02
我們發現「想唔想打針」和「真係打唔打針」無必然關係,要大家配合防疫政策,包括打針,究竟有什麼可以做呢?
韓裔小提琴家李智慧首度訪港 聯同小交上演蘇格蘭幻想曲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31
香港小交響樂團將於6月11日(周六)晚,聯同首度訪港的韓裔小提琴家李智慧(Jehye Lee),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為樂迷送上布魯赫之著名小提琴協奏曲──《蘇格蘭幻想曲》。
葉英傑:生活如常‧疫下群像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30
這輯照片,來自《生活如常──疫下群像》攝影集,是要表現各色人等,在這世紀疫症下如何順應時勢,盡其智慮,於不能踰越的界限中,突破自身的樊籬,闖出新路向,及其盼望。
徐成:香港談食錄──潮汕之家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29
佔據總人口約15%的潮汕籍移民及後代無疑使得香港成了潮汕之家,潮汕文化是香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潮汕味覺自然是香港味蕾上那一份不可或缺的記憶。
我與蔣經國超越主從關係的情誼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28
筆者有幸在那時代裏,能有奇緣長期追隨歷史中心人物左右,為創造歷史使命的巨人略盡一些綿薄。而在總統辭世35年後,筆者賤軀粗健,尚能記得一些回憶、作成實錄,讓我不慚卑微,而引以為榮。
張學明教授: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21
這個世界的歷史,究竟是「英雄造時勢」?抑或是「時勢造英雄」呢?大家可以把這個問題作為看《人物西洋小史》之前的第一個思考。
潘俊恩:俄烏戰爭未料攻守勢異 芬蘭瑞典無懼邁步北約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20
北約稱俄羅斯是「幾十年來歐洲和大西洋面臨的最嚴峻的威脅」,並於東部加強部署軍隊,成員國亦增加國防開支計劃。因此「歡迎」芬蘭和瑞典的加入申請,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合圍。
太古地產慶祝成立50周年 籌劃連串藝術文化節目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20
太古地產為慶祝成立50周年,帶來跨越當代和數碼藝術的節目,以及由具前瞻性的藝術家創作NFT作品,將會為大眾提供別具一格藝術文化體驗。
梁廣灝:鐵路工程延宕 帶來深刻教訓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19
再一次,香港在規劃和建設一條重要的鐵路線方面汲取了慘痛的教訓。我們延遲實施基建計劃的時間愈長,時間和金錢成本就愈高。
專訪嚴吳嬋霞:兒童文學同路人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18
80年代初嚴吳嬋霞與何紫等友人創立「香港兒童文藝協會」,豐富了香港兒童的文藝生活和精神食糧。她認為,友人何紫在香港兒童文學發展史上,扮演了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
參考上海做法 創造生物柴油循環經濟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17
目前香港依賴進口柴油,卻同時出口大部分本地生產的生物柴油。政府應推行多項政策以推動大眾轉用生物柴油,促進其生產和技術發展,並為生物柴油創造循環經濟。
專訪嚴吳嬋霞:兒童文學情不渝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17
70年代,香港市面上充斥着暴力與色情的「公仔書」,於是由何紫牽頭,發起組織一個專業的團體,把關心兒童成長的文藝工作者團結起來,推動兒童文學及兒童藝術,這便是後來的香港兒童文藝協會。
從同病同治走向治未病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15
隨着對基因的了解、大數據分析、儀器與檢測技術進步,精準醫療能做到「同病異治」,為每個病患量身打造適合的療程。
梁秉中教授:希臘神話裏的醫學淵源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14
醫學名稱可以極複雜、極專門,不屬醫學專業者,難靠一般邏輯經驗理解。先掌握字首和字尾的意思,有助於進一步明白全字,搞清道理。如果醫學名詞與神話傳說直接有關,確能產生過目不忘之效。
曾建勳:STEM教育的迷思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11
STEM教育百花齊放,本是一件大家樂見的。但欠缺課程定位,給人雜亂無章的印象。到底科學素養如何培養?數學和科學有什麼分別、兩者如何定位?是否忽視了中英文的訓練?
羅文華:香港社會企業面臨的困難及改善建議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10
南韓及多國政府視社企為社區經濟一部分,鼓勵平等參與的管理模式,以及提供充足指導及支援。相反,港府只將社企置於扶貧框架之下,甚少提及其對香港經濟帶來的諸多貢獻,港府有必要再思社企的經濟角色。
潘俊恩:文憑考試有善可陳,因材施教有跡可尋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09
文憑考試作為應試教育的一員,是現實社會追求形式主義的副產品。學子自幼便於成人設定的規則內學習,文憑考試只是社會諸多挑戰之一,掌握考試系統便等於掌握別人設立的生存系統。
精神導師派克:人類寶貴的特色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08
要是有人問我:「派克醫師,人的本性是什麼?」我最常給的答覆就是,根本沒有這種東西。這也是我們做為人最了不起的一點。
不論死活,我都背着你!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08
往事並非如煙,金庸畢生背負着梁林,久縈於心,未能放下。他把梁林的生平轉化成《射鵰英雄傳》的故事;隨着小說持續地獲得讀者青睞,兩人的煌煌事蹟便可超越年代留存於世,不會消如煙塵,隨風而逝。
精神導師派克:無懼改變、正視命運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07
改變一個人的現實觀、世界觀與感情轉移,十分困難,但為了不斷的擴充自我,開發人際交往的新領域,把愛當作生活的重心,改變就在所難免。
陳茂波:藉助市場力量 深化電子支付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02
消費券計劃的安排是希望能做到各適其適,同時透過增加參與計劃的營辦商數目,借助市場力量擴闊應用的層面和範圍,並讓市民和商戶享受更多新的優惠,使電子支付的發展可以更廣、更快、更深。
西西:是怎麼開始的呢?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30
寫康熙的歷史小說很多,但寫康熙一朝的欽天監,我還沒有讀到。5年來我邊看邊寫,不斷有新的認識、新的想法。
尹國聖教授:對連花清瘟臨床試驗的統計學質疑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27
至今兩年過去,仍然沒有連花清瘟的大型3期雙盲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問世。因此,連花清瘟的有效性仍然需要嚴格的雙盲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
羅文華:對香港城市治理之建議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26
香港要走出城市治理的誤區,須從更寛廣的視野和思維出發,走源頭治理、系統治理、長期治理的道路,在經濟創新發展中不斷解決各種問題。
潘俊恩:香港對YouTube投鼠忌器,當自主研發本地平台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25
香港的本地平台必須佔據主導地位,才能對抗西方媒體肆意制裁本地政要的手段,杜絕外國勢力干預,亦能避免以中國大陸媒體作為替代品,將極端民族主義和篩選言論的影響力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