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金融與創科協同  「由治及興」添動力

金融與創科的互動會產生巨大的槓桿效應,為產業發展帶來強勁動力。香港只要揚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強化金融與創科有機協同,一定能加快推動香港「由治及興」。

創新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創科是各大經濟體發展的主線,金融為創科發展提供了的重要支撐。香港作為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匯聚了全球資金資源。近年來,特區政府亦把創科作為重要發展方向,通過政策支持、引進企業和人才等手段改善香港創科發展的氛圍。然而,要提升創科在香港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度,使創科成為香港「由治及興」新動力,香港須發揮好金融優勢,強化金融和創科的有機協同。

以人為鑑:金融與創科的共生共榮

現代金融的起源本就與近代人類的創新和冒險密不可分。在幾次技術革命中,金融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經過長時間發展,產生出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IPO、併購等不同業態,以及股、債、衍生品等不同產品,資金通過對於風險和收益的識別與匹配,為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從全球範圍看,創科與金融中心之間都存在着良好的互動。無論是矽谷、深圳,還是東京灣、班加羅爾,創新中心的崛起幾乎都伴隨着另一金融中心與之共生。

以矽谷為例,其成功的背後離不開納斯特靈活的上市規則和活躍的市場交易,為大批尚在發展初期的公司提供了融資支持,這其中包括了蘋果(Apple)、谷歌(Google)、微軟等許多當今引領人類發展的科技巨頭。

金融通過投融資參與到偉大的科技創新冒險中,其原動力是資金對於回報的追求。無論是歷史上南非Naspers斥3400萬美元投資騰訊(00700),回報一度超過1200億美元,還是最近兩年輝達(Nvidia)股價飆15倍,均印證了成功的創科投資會為投資者帶來客觀回報。正是成功科企為投資者帶來的財富效應,激勵更多人前赴後繼投入創科領域,從而推動人類的創新。

核心企業不僅是區域創新的支柱,對於人才、上下游等也具有很強的磁吸效應。(Shutterstock)
核心企業不僅是區域創新的支柱,對於人才、上下游等也具有很強的磁吸效應。(Shutterstock)
 

以己為鑑:香港金融支持創科有不少挑戰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在金融支持創科發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包括設立香港投資管理公司(HKIC)、成立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優化創科創投基金(ITVF)、支持科技企業赴港上市等,其中許多舉措是力度空前,體現出特區政府對於金融支持創科的高度重視,也反映推動創科發展迫在眉睫。然而,當前香港在金融支持創科方面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一是缺少標誌性的創科產業。全球科技領域發展百花齊放,對於香港區域經濟體而言,在產業發展方面很難面面俱到、樣樣精通。只有集中資源在個別產業上有所突破,並快速形成集聚效應和生態,才能在全球競爭中保持競爭力。

二是缺乏支柱性的核心企業。全球許多創科中心均以標誌性企業為核心,帶動產業生態有機發展。例如蘋果、谷歌在矽谷,騰訊、大疆(DJI)在深圳,美團(03690)、百度(09888)在北京,阿里巴巴(09988)在杭州等。核心企業不僅是區域創新的支柱,對於人才、上下游等也具有很強的磁吸效應。

三是財富效應不明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乏來自世界各地的資金,但在本地創科發展的歷史上,投資者的財富效應並不明顯。這不僅限制了天使投資者、家族基金、機構資本等對本地創科企業的興趣,也提高本地創科企業獲取資本支持的難度。

以上3個方面的困難和挑戰相互作用,困擾當前香港金融和創科的有機發展。

來者可追:促進金融與創科有機協同

為了加強金融與創科的有機協同,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建設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為創科發展提供源源活水。香港發達的金融業是創科發展最大的底氣。香港應不斷優化金融政策,想方設法提升交易所流動性和估值水平,吸引更多創科企業首選香港開展投融資,通過持續繁榮金融市場為創科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二是制定符合香港特點的產業政策,吸引全球資本。好的產業政策能提高創業成功率,提升資本效率和降低投資風險。香港應主動規避土地、人工等方面的劣勢,聚焦和大力支持數字資產、人工智能(AI)、建築科技等具自身優勢的領域,吸引全球資本參與投資,打造創科新高地。

三是匯聚多方資源,培育核心科技企業。香港需要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核心企業,這類企業應具備植根於香港、發展於全球、回饋於香港等重要特點。特區政府可借鑑合肥、蘇州等地成功經驗,敢於下重注扶持優勢產業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並通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背書吸引社會資金持續投入,用五至十年時間聯手培育兩至三間香港本地的核心科技企業,推動香港產業升級。

四是豐富融資渠道,滿足不同類型創科企業融資需求。針對創科企業的不同階段、規模、模式等特徵,除了現有傳統融資渠道外,可以進一步拓展眾籌、證券型代幣發行(STO)、現實世界資產(RWA)、收益分成融資(RBF)等創新融資手段,在規範監管要求的同時,提升金融創新速度和容忍度,使得金融與創科資源更好的相互匹配。

金融與創科的互動會產生巨大的槓桿效應,為產業發展帶來強勁動力。香港只要揚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強化金融與創科有機協同,一定能加快推動香港「由治及興」。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