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和經濟自由是不可分割的,除非是有金本位制度,否則沒有方法令儲蓄避免被通脹侵蝕……Gold and economic freedom are inseparable… in the absence of gold standard, there is no way to protect savings from confiscation through inflation…….
──〈黃金與經濟自由〉,1966,格林斯潘
(”Gold and Economic Freedom”, 1966, Alan Greenspan)
筆者上文提到格林斯潘是一位做了不平凡之事的人,而他對美國和全球經濟的最大貢獻,可能在於建立了全球市場對美國聯儲局以及再無黃金支持的美元的信任,其事蹟可為創新的定義帶來另一層次的啟示。
由單純信任取代黃金的制度
信任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蓋在1944年建立的布列頓森林體制下,美元的角色有點像金本位制度下的黃金,而美元亦是全球金融貨幣體制的錨。美國時任總統尼克遜突然在1971年宣布美國不再承諾以黃金儲備兌換美元,為整個環球金融貨幣體制帶來了很大的震盪,因為這意味着整個體制進入一個全新的法定貨幣(Fiat Money)時代,理論上各國的中央銀行印多少鈔票都可以,而各國的貨幣再沒有實質資產支撐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一切都只取決於市場對某國經濟以及其中央銀行能力的信心。
若我們細心地想,以上的法定貨幣制度存在很多潛在問題,始終負責任的政府和中央銀行家不多,一旦開始用印鈔機解決問題,是很難回頭的,而要突然間過渡到法定貨幣制度,更隱含了更大的挑戰和風險。今天回看,當時的環球金融貨幣體制情況,着實有很多地方令人擔憂,蓋70年代的美國面對着滯脹,一方面通脹高,另一方面經濟發展增長乏善可陳,因此不乏質疑美元價值和美國經濟前景的人。
由於美國是全球第一經濟大國,一旦市場對美元和美國金融貨幣體制的信心逐步消失,整個環球金融貨幣體制的根基亦可能會逐步瓦解,跟着會發生什麼事?悲觀地想是可以十分可怕的。
保羅獲加的決心和承擔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得要佩服格林斯潘的前任沃爾克(Paul Volker)的果敢和擔當。蓋當時他無論面對多大的反對壓力(據記載曾有人威脅暗殺他),他也是要堅持不斷加息,直至能把通脹「降服」為止。這樣做會犧牲美國經濟的短期表現,以及他的受歡迎程度,但這是解除人們對美元和美國經濟長遠前景的擔憂和必須承受的痛楚。這是對美國長期福祉負責任的表現。沃爾克的決心和承擔毋疑幫繼任者格林斯潘移走了一個大地雷,不過格林斯潘的工作卻仍是殊不容易,因為法定貨幣制度在本質上有不少潛在問題,但在現實情況下,返回從前的金本位制度已是沒有可能的事。
值得留意的是,格林斯潘應是深明法定貨幣隱含的潛在問題。他年輕時曾熱切擁護金本位制和極力反對政府壟斷貨幣發行,本文開首節錄的便來自格林斯潘1966年時的文章。雖然出任聯儲局主席像是打倒昨日的我,一直有人質疑格林斯潘有沒有背叛了自己年輕時的想法,這仍具爭議,但格林斯潘本人似乎對此不以為然。據記載,後來有人找他在輯錄了以上文章的書上簽名,並問他是否需要修正自己的看法,格林斯潘即時答覆,不覺得當時的觀點有什麼問題,並在書上簽名。
自成一格的聯儲局主席
歷史有時有點諷刺,一個年輕時熱切擁護金本位制和大力反對政府壟斷貨幣發行的人,後來竟成為控制全球最大貨幣發行組織的最高主管。不過,想深一層,兩者可能有着微妙的關係。格林斯潘可能從未改變過他對金本位制的看法,而他爭取出任美國聯儲局主席的原因和動機之一,可能就是因為他深知法定貨幣制度可以出大問題,因此借助這個位置避免該制度出現容易犯上的錯誤,以及令制度變得盡量可行,蓋若美元也未能建立市場的信心和信任,整個全球金融貨幣體制也會岌岌可危。
可以這樣說,格林斯潘是在特殊的時間,以特殊的方法,做了一些特殊的事。而這番的事蹟,令我們對創新這概念有更高層次的體會。下回會再談。
聯繫作者:Gudordi@proto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