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7日,我在英國劍橋的康河橋上,看着一艘一艘載滿遊客的小舟沿着如少女秀髮的康河穿梭,使我想起徐志摩和林徽因在這裏邂逅,但又結不出愛果的故事,浪漫中帶點傷感,也激發自己點點的詩意。1928 年,徐重遊康橋(現譯劍橋),11月6日在回國的輪船上寫下著名詩作〈再別康橋〉,懷念逝去的美好歲月。而今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劍河畔有一個「徐志摩花園」,園內有一塊〈再別康橋〉的大理石詩碑,聽說現時很多中國遊客慕名憑弔,是一個熱門的「朝聖」打卡地點。碑上刻有徐的幾句著名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旅英期間邂逅 卻無緣在一起
徐志摩,出生富裕人家,父親徐申如,人稱硤石鉅子,擁有發電廠,大商家。徐志摩還是查良庸(金庸)的大表兄。1918年6月,拜梁啟超為師,9月赴美留學,入克拉克大學歷史系。一年後入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1920年10月又赴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卻對文學興趣漸濃。由於生性浪漫,有詩人的天賦,不喜羈絆,他沒有在一間學院可以完整地完成大學課程。旅英期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驚艷。徐在詩作〈雲遊〉中說:「……使他驚醒,將你的倩影抱緊。」他對林窮追不捨。
其實徐當時已奉父母之命娶了同是名門的張幼儀,已有一子,張還是懷了第二胎,但徐對張毫無感情之可言,竟然要求當時在英國陪讀的張幼儀墮胎離婚。張自然不同意,林徽因也離徐回國。雖然最後徐和張幼儀成功離婚,但徐也未能如願跟林一起,林最後下嫁了梁啟超兒子梁思成,後來是著名中國古建築學家,對挽救中國古建築作出非常大的貢獻。
而徐最後和也是民初才女之一的陸小曼結婚,陸本是徐的友妻,又是揮霍不羈之人,頗合徐之性情。徐要跟陸結婚,徐父堅持要請梁啟超證婚,徐無奈接受,但梁在證婚時當眾說了以下一番話,可謂經典如拍戲:「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至於離婚再娶。小曼!你要認真做人,你要盡婦道之職。你今後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業,你們兩人都是過來人,離過婚又重新結婚,都是用情不專。以後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願你們這是最後一次結婚!」這樣的證婚詞也夠經典捧腹了。
不過,徐志摩一直對林念念不忘。1931年11月19日,徐知道林徽因在北京有一個建築講座,他想快一點到北京,不乘火車,選擇搭一班送郵件的專機去捧場,可惜飛機失事,死時34歲,可算為情而死。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自《詩經·大雅·思齊》篇之「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林徽因的詩作大多發表在徐志摩任主編的《詩刊》上,但《詩刊》經常將其姓名誤印為林薇音或林微音,與是當時同在《詩刊》發表詩作的一位男性詩人林微音名字相同,有見及此,徐志摩乾脆將林徽音發表的詩歌署名為「林徽因」,這個名字就伴隨了她的後半生。
林是才女,她以優異成績考入英國聖瑪利書院修讀,後轉去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供讀建築學,最後是中國著名建築師和詩人。她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同時她也是民國初年女子地位提升的代表人物之一。
林徽因最後和梁思成的結合亦是門當戶對。林父林長民是段祺瑞內閣中的司法總長,梁父梁啟超做過熊希齡內閣的司法總長、段祺瑞內閣的財政總長,兩個家庭都是名聲顯赫。新婚之夜,梁思成問她:「這個問題我只問一遍,以後再也不提,為什麼你選擇的人是我?」林徽因說:「這個問題我要用一生來回答,準備好聽我回答了嗎?」真才女啊,怎不令男人對她憐愛?這句對白亦是經典中的經典!
儘管林徽因從來沒有承認跟徐相戀,但在1924年4月至6月,印度詩人泰戈爾受邀訪華,徐志摩與林徽因共同擔任翻譯。泰戈爾知曉兩人之間的情感,但一個未婚,一個已婚,為他們寫了兩行詩 :
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哎!」
泰戈爾這短短兩行詩,大顯大師功力,而且幽默,他的「哎」字作結用得真好,給讀詩的人很大的想像空間。至於徐林的戀情,林一直沒有承認,但她和徐的詩作流露非常含蓄的感情。有兩首詩,徐寫了〈偶然〉,然後林跟着又寫了〈仍然〉,恰如一對情侶對答。有興趣的讀者仍可在網上找到這兩首詩。
憶起徐林韻事 寫詩一首
以詩論詩,徐志摩的詩比林徽因的高得多,徐詩是天才型的浪漫詩人,詩情成熟而且筆力激盪人心;而林詩比較散文化,幽幽淡淡的,平舖直述一點。想起劍橋徐林的韻事,激起相濡也寫了一首小詩:
〈別戀康橋〉文相濡
九十年前你從這裏
輕輕的走了
卻留下一片雲彩
讓遊人駐足仰望
是哪一片
在康橋康河上
我也是輕輕的來
怕踏碎你們
在夕陽金光下
若即若離的留影
怕打亂你
在小舟上遺落的放歌
如泣如訴的低吟
我也是輕輕的走了
不揮手作別
只掬一手柔情的河水
用青絲寫下幾句
歸去吧
康橋康河依舊
月,似當時
人,再不是當時
最後一提,徐梁林三人中,林徽因是最幸福的一個,因為除了梁和徐一生戀着她之外,原來還有一個人終生守護她,他就是金嶽霖,一個哲學家,邏輯學家。他終生未娶,以柏拉圖式去愛林,用理智用禮駕馭自己的感情,對林一生都以摯友身份相待。50年代後期,林徽因去世,追悼會上,他為她寫了一幅名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人間四月天〉是林徽因其中一首名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