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祭祀區經過兩年多的重啟發掘,又出土了1萬3000多件器物,落實了商代除中原文化外,在長江上游也存在着一個獨具特色的古蜀文明,出土的文物也顯示三星堆遺址與中原地區有緊密的文化接觸。
華夏文化的起源
華夏文化始於三皇五帝,屬精神文明的範疇,「文」指不同的象徵符號、文物、典章、禮儀、制度;「化」為變易、造化、化生、培育。夏時仍未有能辨識的文字記載,仰韶、龍山、二里頭出土的文物推斷,是新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時代,《尚書·甘誓》:「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相信夏代人應信有天命、神靈。商代尚鬼、尊神,從甲骨卜辭中可見。
周朝自古公亶父以積德、行義甚得國人擁戴,周立國以「以德配天,以禮治國」的概念建立政治秩序、宗法倫理、祭禮儀式、法理規範及道德價值;推崇孝悌、誠信、忠義,貴族子弟學習六藝以擔當統治者。《尚書》、《周易》、《詩經》、《春秋》等,記述了周人的哲學思想、周室歷史、人民對周室施政的反應。到春秋戰國時,周朝積弱,禮崩樂壞,出現了不同的政治、學術、修身、尚賢、法治、辯證、縱橫等不同的思想流派,百家爭鳴,是華夏文化最為璀璨的時期。
儒家文化
從記載在《尚書》如《大禹謨》、《皋陶謨》、《益稷》等可見到的是一些治理國家、社會的方法和主張。《益稷》記錄舜、禹及皋陶相互告誡不要傲虐、不要荒淫、有錯一定要指出等。到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三綱五常便成為教化天下,維護社會的倫理綱要、政治制度。
漢、唐均以通曉儒家典籍作為當官食祿的主要條件,致使儒家獨大,無意出仕的士子才會專述百家學說。唐 韓退之在《答李翊書》中曾言道:「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漢代以後經世學者的文章,皆從《孝經》、《論語》、《春秋》、《周易》、《詩》、《書》、《禮》等儒家典籍出,是有一定的歷史和政治因素。
到了宋朝,朱熹從禮記中抽出《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合訂為《四書》。元仁宗以朱熹的《四書集注》作為科舉考試的程式,明清兩代更以朱熹為儒學正宗,「學者無敢疵議」(《清聖祖實錄》)。清 陸隴其更有:「宗朱子者為正學,不宗朱子者即非正學……今有不宗朱子之學者,亦當絕其道,勿使並進。」不讀《四書集注》,則雁塔無名。
文章中的文化元素
儒家思想自漢以來已成為華夏文化重要的部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深為士子遵奉,四維八德是讀書人應有的道德標準,這些訊息、事例都可以從不同的典籍文章中讀到。
筆者小學四年級開始,國文一科是以《古文評註》為課本,所讀的文章都帶着品格修養的元素:《正氣歌》寫文天祥對生死的義意,表現他的節氣,從中亦見他的學問和修養,當中引12位義士的事跡,使讀者印象更深。《陳情表》李密字字有情、句句關情。晉代以舉賢入仕,晉武帝令下,李密因少年孤(父死)棄(母改嫁),由祖母撫養,祖母年老病重,未敢遠離。其中「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盡顯養育難忘,親情難捨之意,感人至深,先孝後忠,是君子應有的情操。
《出師表》諸葛孔明先寫理、後寫情,敍事抒情,情真理透,更表現北定中原的決心,忠貞不二的品格。其他如《阿房宮賦》表現出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吊古戰場文》指出必須推行仁政才能制止戰爭;《習慣說》於日常瑣事中說理,言淺意深,發人深省……
經典的文章蘊含一定的文化元素,文學作品、小說、戲曲、童謠、詩、詞、歌、賦、風俗、習慣…..當一個族群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下,共同認定的一些潛意識而展示的外在表現,可以說是文化的一部分?
〈華夏文化的載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