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經詳細考慮仍然決定要離開人世的人,政府干預的空間幾乎並不存在。政府要針對的,應是那些生命本仍燦爛卻因情緒問題而造成自殺的人。但政府或社會可做什麼?
朋友——走出自殺困境的要素
從幾天內便連續有幾宗學生自殺的個案看來,他們之間互相模仿的機會很大,世衛報告中也指傳媒煽情的報道會對自殺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在香港要傳媒自律克制恐怕不是易事,就算主流傳媒肯合作,網上媒體或社交網絡也不會買賬,我在報上讀到中大精神病專家李誠教授的訪問,他的一個觀點我不但認同,甚至時常掛在口邊。
網上平台的出現,表面上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讓網民可以自由接觸到更多不同的觀點,但實際效果可能剛好相反。在真實世界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很多與己意見不同的人,面對面的交流互動,使我們較易學到包容,但在網上的虛擬世界中,因為大家往往不知其他人是何方神聖,自己的身份藏而不露說什麼也不用負責,言詞較為偏激,互罵是常態,容易黨同伐異,慢慢地只願沉溺於一個同聲同氣、相對較安全的小圈子中。這種小圈子不但使他們的思想更封閉,視其他人的觀點為充滿邪惡的陰謀,同時也會太受自己常到訪的平台的言論所左右,失去獨立的判斷力,一旦煽情的自殺新聞遇上感到挫折的人,後果不堪設想。
政府有能力改變網上生態嗎?我很悲觀。某些主流媒體可能會願意減少煽情報道(每年近900宗的自殺案也不見得宗宗有報道),但並非每個媒體都肯這樣做。減少社會怨氣嗎?這可能有用,但我們也要注意到,近十多年來怨氣增加了,但自殺個案卻從2003年高位逐步下降至平穩,這顯示怨氣對自殺的影響可能並不大。教育局多派心理學家或社工到校園輔導?這或許有效果,但我從前管理過科大商學院數千名本科生,也遇過好些情緒低落的學生,甚至是自殺的個案,感到最難解決的是,當某學生出現了情緒問題,他很可能在大眾的視野中消失,有資格及專業知識輔導他的人未必察覺到他的存在。
我相信朋友或親人的幫助作用可能更大。1967年香港暴動過後的幾年,港英政府突然用上大量資源鼓勵學生參加唱歌比賽、舞會、夏令營、工作營等等課外活動,以耗掉他們過多的精力,但效果之一便是健康的群體活動增加後,學生多了朋友,也變得更快樂一些。今天特區政府或許也可參考此故智,朋友是減少自殺的重要因素。
原文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