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散風險可能像主日講道般,每周在禮堂上會被反覆朗誦,然後我懷疑許多投資人離開週日的「教堂」後,到了周一開市時,又會立刻回到那熟悉的交易室,點開那唯一的、信心滿滿的炸子鷄,把雞蛋再度擺回同一個籃子。

過去40年,世上出現了垃圾債券、LBO、ETF和證券化產品,成為投資主流。近年來又多了科技股,人人因此成為投資大王,真的是眼光獨到、策略優秀嗎?投資大佬憂心如焚。下一個40年,恐怕用不着投資專家了。

用作匹配資產和負債的長中短年期和類別分配比例的投資策略上,就不應該生硬或死板地把大部分的資產,囤積在高流動性、變現力高的資產類別身上,而是要破除成見,看透其實對流動性高的資產類別的偏好是一種心魔。

鄭教授指出,仍然有不少公司認為推動ESG會遇到困難,尤其是唯利是圖的投資文化,成為了香港資產管理執行ESG的一個重大挑戰。 政府和監管機構須提供經濟誘因,推動企業將ESG納入長久的策略。

喜歡認識新朋友的Sunny,字典裏沒有「寂寞」這兩個字。他說:「每個人都是一本書,而這本書可以與你生命有連結。每當接觸到一個有趣、有思想的人,就如獲至寶、相逢恨晚。」

未來變革人類社會的科技股是非常可期的。對於投資者,理解這些理論是擴大自己投資格局和視野的好途徑,起碼可以按圖索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