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May 21 2025 20:38:2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商業

殷暉:發展IP 經濟帶動消費
作者:編輯精選2025-05-19
特區政府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預留資源,支持文化和知識產權創造者和生產者,推動超過30個文化IP項目。作為大學老師,我希望年輕人能好好把握這個黃金機會創業,為香港的經濟,創造更多可能性。
生產者責任計劃推動全民減廢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5-05-15
現時, 香港已對塑膠購物袋、廢電器電子產品和玻璃飲料容器實行了生產者責任計劃並取得積極成效。我們相信,透過建立適用於各類產品的生產者責任計劃的統一法律框架, 並結合全面的專項實施方案,香港定能更高效地推動城市的減廢進程。
修行在紅塵  善經濟是企業領袖的道場──訪新加坡船王第四代曹慰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5-14
曹寶記第四代傳人曹慰德決定擔任善經濟聯盟主席,他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特朗普2.0的做法是破壞與利己主義,善經濟聯盟的信念是利他,不過空談無用,要知行合一,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show and tell,所以他要站出來創立聯盟。
能承擔的風險
作者:李志強2025-05-12
選對有心有力的適當人選,訂好遊戲規則和合理底線,計及萬一失手的成本風險,並自問在權責下有能力承擔,就有把握打響創新的如意算盤。
第六屆香港公共關係獎2025啟動 增獎項緊貼行業趨勢
作者:編輯精選2025-05-12
第六屆香港公共關係獎2025由即日起接受報名,於6月6日或之前報名更可享早鳥優惠,2025年7月4日為案例呈交截止日,頒獎典禮暨晚宴將於2025年12月舉行。
從合規到競爭力:中小型執業會計師事務所引領中小企業綠色轉型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5-05-09
中小型執業會計師事務所如何積極於可持續發展服務領域中定位?本文就此訪問了數家已正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指導的中小型事務所,以及一名關注中小型執業會計師事務所利益之全球代表。
企業跨越式成長的戰略
作者:謝祖墀2025-05-06
本文中圍繞機會、能力與跳躍這三大要素,系統闡述企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辨識機會、構建能力,實現有效跳躍,為企業家們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提供一套更清晰、更可操作的戰略範式。
BCG頂尖顧問提交企劃前 會先這樣做
作者:編輯精選2025-04-26
偶爾也會出現幾乎不用討論就能直接過關的草案。我曾經冷眼旁觀,心中又覺得好生羨慕。不過,那種企劃十之八九都會在執行過程出問題,不是整個專案觸礁,就是出現整個企劃砍掉重練的狀況。
人工智能轉型已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
作者:謝祖墀2025-04-23
所有企業領導者都應具備「AI思維」。這意味着必須從組織的各個維度全面擁抱AI。不會存在例外,只是深度不同,差異取決於所處行業的特性。
大衛寶兒:工作是一種必然
作者:編輯精選2025-04-19
「如果你在工作中感覺有安全感,那就表示你不在正確的位置上。永遠要試着去比你認為所能承受的水域更深一點的地方,直到你覺得快走到深度的極限時,然後再往前走兩步。等你感覺自己的腳幾乎無法碰到地,這就是你可以大展身手,做一些令人興奮的事的正確位置了。」
中國能為外資車企創造全球優勢?
作者:謝祖墀2025-04-15
我相信在特朗普總統的第二個任期內,不排除他在附加持股與投資條件的前提下,開放美國市場予中國車企。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如何打造市值6千億美元科技帝國? 靠什麼企業核心價值領導晶片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13
灼見書香,目的是希望為大家推介些有益身心,共同開拓廣闊知識視野的好書,並提升閱讀樂趣。今次介紹的一本書,是《張忠謀自傳》全集,作者是張忠謀。
職涯是直線衝刺還是螺旋上升?
作者:艾雲豪2025-04-10
足球史上兩大革命家──告魯夫(J Cruyff)的「全能足球」與碧根包華(Fr Beckenbauer)的「自由人」,皆打破位置僵化。職場同理。
科技創新引領香港綠色轉型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5-04-07
香港如能以科技為槓桿,整合資本、數據與創新能量,不僅能實現碳中和目標,更可成為全球城市綠色發展規劃的引領者。
灣區東盟攜手 開拓合作平台
作者:編輯精選2025-04-05
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強調,貿發局正以創新外展活動、深耕東盟市場、應對地緣挑戰,並促成三贏合作,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經貿樞紐的核心地位。
傳媒清泉文灼非:專業良心勝搵銀
作者:李偉民2025-04-04
尊重自己的專業,服務別人的責任。我敬愛的文灼非,憑着傳媒的良心,站在這個山崖。Salute!
中國企業的創新重構與韌性生長
作者:謝祖墀2025-04-02
全球格局快速演變,中國企業正經歷重大轉型。技術創新、出海戰略和企業家精神是成功的三大關鍵。
鄺正煒連任專資會會長 兩會論壇倡香港助力擴大內需
作者:編輯精選2025-03-31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選出第19屆理事會成員,鄺正煒連任新一屆會長,吳長勝連任常務副會長。
愛國投資有愛有好報
作者:徐家健2025-03-30
探索最佳工作定義:致富?滿足感?熱情?本文對比AI與作者觀點,以經濟學「效用極大化」及「分離定理」剖析「賺到盡」思維,並探討熱情、愛國等非金錢因素如何影響職涯選擇。
人工智能大潮下 青年如何裝備未來技能?
作者:屈家妍2025-03-28
據領英預測,未來五年內,職場上超過七成技能將因人工智能技術而出現重大轉變。如此快速而廣泛的變革,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
算力運用 還看電源和液冷
作者:胡孟青2025-03-26
算力時代,電源和液冷成關鍵。IDC預測中國液冷市場2027年達682億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56%。高效電源和液冷技術成算力提升關鍵。英維克、高瀾股份、浪潮信息憑藉電源和液冷技術優勢,值得關注。
迎接創意
作者:李志強2025-03-26
缺乏創意?首要注意的,是有意料之外和跳出框框的心理準備。再者,與其煩惱什麼才算是創新點子,以及如何應用等,倒不如簡單一點,先從本身以往經驗出發,回想創意會在哪裏或哪些場合較多出現,便大可順水推舟。
以吃為略
作者:何華真2025-03-25
滿漢全席有多種迥異版本,但共通點是非家廚可以駕馭,更非單一廚子可以成宴。家族要更新換代,要收購得好,不單只是要公司買得好,更要收納人才。自稱謀臣如兩, 戰將如雲,只不過是達到三國時的三分天下;要到春秋四君子水平,備食客三千,才有機會打開新局。
AI驅動的變革給跨國企業帶來的挑戰
作者:謝祖墀2025-03-25
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外資企業將不僅把中國視為一個重要市場,更將其視為創新與靈感的來源。而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技術本身,還涉及企業運營的根本性變革,包括組織理念、管理模式與人才培養機制。
迎接轉型的挑戰: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專訪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5-03-20
香港成為首批將本地可持續披露要求與ISSB可持續披露準則接軌的司法管轄區之一,香港會計師公會居中扮演着關鍵角色。公會會長歐振興談及其賦予會員承擔領導可持續發展的使命,以及對會計行業如何邁向新階段的看法。
四叔李兆基逝世 李家超哀悼: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和繁榮穩定貢獻良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18
恒基地產創辦人李兆基逝世,享年97歲。李兆基白手興家,建立千億商業王國,曾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四位。他與鄭裕彤同撈同煲,相交數十載。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從餐廳服務員到企業家 成功靠實力還是天份? 輝達憑什麼條件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18
灼見書香,目的是希望為大家推介些有益身心,共同開拓廣闊知識視野的好書,並提升閱讀樂趣。今次介紹的一本書,是《黃仁勳傳:輝達創辦人如何打造全球最搶手的晶片》,作者是史帝芬.維特(Stephen Witt)。
智駕「中國速度」破局:從技術平權到智慧交通生態的轉變
作者:謝祖墀2025-03-18
政策落地與技術突破是行業未來走向的關鍵因素。DeepSeek等前沿AI技術正加速智能駕駛和智慧交通的發展,重塑行業競爭格局。決策者必須具備前瞻性,精準把握政策和技術趨勢。
包裝減量與減碳:實踐可持續企業模式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5-03-17
隨着技術進步和消費者意識提升,我們相信包裝減量與資源循環將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從清潔租賃車到美烏礦產協議
作者:徐家健2025-03-07
AI聊天機器人不會告訴你,讀新聞的時事評論KOL更不會明白,只要產權清楚界定,導致租值消散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寧為玉碎,以國家利益換取和平穩定,未必是每個烏克蘭人都願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