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至13日,印尼中部地區洪水肆虐,造成多人喪生,超過10,400人受災,近3,300戶房屋受損害。5月22日,蘇門答臘島又發生5.7級地震,據悉約54.8萬人感受中度震動,造成7人受傷,34棟建物損毀。
印尼政府及多家非政府組織(NGO)積極參與災後救援及重建工作,包括提供緊急救助、心理支持和重建基礎設施。Digital Humanitarian Network積極參與,成為NGO的顯例。這個網絡組織,整合了多個NGO和志願者,利用新興科技(如無人機和社交媒體)推行災後救援與和平倡議,特別是在自然災害和衝突地區。
原本期待俄烏戰爭能停火談判,但近日因烏克蘭無人機摧毀俄羅斯多架戰略轟炸機而再度波瀾起伏。聯合國安理會於6月4日表決「呼籲以色列與哈馬斯立即、無條件和永久停火」議案,卻遭美國一票否決。在全球和平面臨各種危機之際,NGO對促進世界和平及人道援助的重要性愈加突顯。
政府能力有限 民間力量無窮
和平及人道援助,是人類自古以來共同追求的目標,然而實現和平的道路卻總是崎嶇不平。衝突、戰爭、災難、貧困與不平等問題 ,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使和平的實現更加艱難。各國政府理應肩負解決重任,但政府的能力有限,民間力量卻是無窮的。NGO能在政府無法覆蓋的領域提供協助,扮演催化劑的角色更顯重要。
當今世界危機的根源錯綜複雜,涵蓋大國競爭、區域衝突、領土爭端、地緣政治緊張等問題,還有經濟不平等、貿易爭端和貧富差距等困擾。此外,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差異、民族間的歷史情結、恩怨,以及領導人的人格特質,都是潛在的衝突因素。
尤其區域戰爭的影響深遠,部分地區經濟崩潰、社會解體,人民流離失所。根據聯合國的統計,難民及尋求庇護者已超過1.1億人。家園化為廢墟,基礎設施與文化遺產遭受重創,直接和間接的損失難以估量;仇恨蔓延、族群撕裂,心理創傷更難癒合。這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從根源上化解衝突。
各國政府肩負援助與重建的重要責任,但其能力始終有限。相對而言,民間力量則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各種NGO的協作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其介入的範圍和深度是政府無法比擬的。
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 堪稱典範
以化解衝突為例,政府首要建立平等對話的管道以求共識;而NGO則可更迅速、更少政治色彩地從其他角度着手,釐清爭議並提出解決方案。這些做法包括推廣和平教育、培養相互尊重與包容的價值觀、加強國際援助,以實現真正的穩定和平。以1994年南非結束種族隔離制度為例,該國選擇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來調解衝突、促進社會和解,堪稱典範。
在全球衝突地區,例如無國界醫生等NGO的醫療團隊,冒着生命危險提供緊急醫療,猶如和平的燈塔;國際紅十字會的志願工作者同樣展現人道關懷。在衝突調解方面,國際危機組織等機構的專家積極斡旋,努力打開對話之門。
倡導社會正義和人權
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終身致力於幫助受苦大眾,這些NGO的工作無私無我,說明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希望之光依然不會熄滅。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作為國際性民間組織,堅持以行動實踐和平,並協同台灣的各慈善團體、人權團體、宗教團體攜手合作,針對全球災難地區提供各種援助,成績斐然。儘管世盟力量有限,但在賑災、援建校舍、贈糧等方面從未落人後。
NGO在全球化進程中發揮着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它們不僅在緊急救援和人道援助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還在倡導社會正義和人權方面不遺餘力。這些組織往往能迅速響應危機,並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無論是在戰爭地區還是自然災害後的重建,比如,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許多非政府組織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倡導全球合作,努力減少環境影響。
NGO運作 面臨各種挑戰
當然,NGO的運作也面臨挑戰。例如資金的可持續性、與政府的合作關係及其對政策的影響等問題,都需要謹慎處理。為了有效地發揮作用,NGO必須建立良好的治理結構,確保透明度和問責制,並持續與社會各界進行對話與合作。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NGO還需要善用科技工具來改善其工作。透過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這些組織能夠更好地傳播信息,動員支持者,並提高公眾意識。網路的力量使得NGO能夠更快地聯繫到需要幫助的人群,並有效地分配資源。
展望未來,世界和平的道路依然漫長,但只要我們堅持以愛與關懷為動力,以無私合作為橋樑,NGO將在全球和平的舞台上繼續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為人類帶來更多的希望與光明。作為國際NGO的一員,世盟願與各國政府、其他國際組織、企業、學術界及個人攜手合作,透過捐贈、志願服務和倡議等方式展開行動,共同為人類的和平與繁榮貢獻一分心力。
作者簡介:
曾永權,台灣屏東縣人,︎曾任五屆立法委員、立法院副院長、︎總統府前秘書長,︎現為世界自由民主聯盟理事長(台北市)。 世盟自 1993年起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UN/DPI/NGO)成員,2024年6月加入聯合國經社理事會(UN/ECOSOC)之下的NGO成員。世盟成立宗旨為推動自由、民主、人權及和平的普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