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成立40周年,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將於4月10日舉辦「中華文化.情繫香江—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四十周年文藝晚會」,呈獻古琴、琵琶、崑曲、粵曲、馬頭琴、呼麥,以及漢唐、敦煌樂舞等多種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展現3000年中華文化藝術歷程,門票已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整個文藝晚會將分為八幕:「悠遠的聲音」、「秦風漢韻」、「唐風瑰寶」、「宋代美學」、「元代帝國」、「明代珍寶」、「時空對話」及「盛世華章」,帶領觀眾由遠古一路走到現代篇章。晚會執行導演毛維表示,將會透過燈光、音響等效果,沉浸式視覺和空間轉移,表達朝代的不同及延續承傳。晚會司儀及說書人王維將跳出傳統主持人的框框,以嶄新形式帶領觀眾,穿梭享受不同時代視覺與聽覺的文化盛宴。
精選中國歷代藝術精粹演出,涵蓋古琴、琵琶、崑曲、粵曲、馬頭琴、漢唐樂舞、敦煌飛天舞等多元演出,呈現不同時代的文化魅力,讓觀眾沉浸於視覺與聽覺的饗宴,見證中華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馬頭琴奏響草原文化 古琴詮釋存世最古曲目
晚會將以「悠遠的聲音」序幕,展現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的千年音韻。香港古琴家謝俊仁博士將演奏《碣石調·幽蘭》,這是現存最古老的琴譜,展現中國逾1500年前的文人襟懷和藝術技巧。
來自蒙古族的馬頭琴演奏家席秀全(杭蓋)則將帶來名曲《故鄉》,詮釋草原文化的音樂特色。馬頭琴被譽為「草原之魂」,其悠揚旋律蘊含蒙古民族對家鄉的深厚情感與歷史記憶,亦展現元代文化的獨特韻味。
跨越時空的藝術交融
精選中國歷代藝術精粹演出涵蓋宋朝《千里江山圖》──《青綠》舞蹈詩劇、敦煌舞蹈《東方微笑》以飛天仙姿再現敦煌壁畫中的靈動神韻,展現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而漢唐樂舞則透過動態演繹,重現古代壁畫與宮廷樂舞的盛世風華;崑曲選段《牡丹亭》演繹明代戲曲的細膩詩意和典雅魅力;粵曲《怒劈華山》展現嶺南戲曲剛柔並濟的獨特美學。
晚會司儀及說書人、話劇演員王維表示,這次演出將結合音樂、舞蹈、戲曲與話劇,讓觀眾透過沉浸式體驗,感受三千年來的中華文化藝術變遷。「舞台設計如同一座『現代3D博物館』,希望能帶來全新的文化體驗。」
首辦專題講座助教師傳承藝術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於3月11日舉辦專題講座,向全港中學教師介紹各藝術項目,並會舉辦多個在校教育推廣,學校可向文促索取延伸內容,協助更有效地引領學生探索傳統藝術的內涵。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主席崔綺雲表示,中心自1985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透過晚會與講座,「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中華文化如何在歷史長河中綿延不息,並在當代繼續閃耀光彩。」

副主席陳永華教授表示,希望引起外界人士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將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故事深入淺出,向大眾重點示範。
理事余昭科指晚會的設計是將中華文化的訊息、從遠古時代至今的華麗篇章,從南到北不同地域的獨特文化,透過文化藝術節目展現。
多元活動推廣文化 綻放光彩
崔綺雲介紹文促於1985年成立至今,秉持提倡、介紹和弘揚中華文化的宗旨及促進各地文化交流的精神,舉辦過逾千項各式活動,包括講座、展覽、課程、工作坊、座談會、校際比賽、錄像欣賞會、導賞參觀、戶外考察、文化旅遊等,務求達到學術與普及並重的目標,同時希望將文化及藝術帶進市民日常生活中,綻放中華文化的光彩。

「中華文化.情繫香江—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四十周年文藝晚會」門票已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票價由180元至880元,學生及長者獲半價優惠。
活動資訊
活動: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 40 周年文藝晚會
日期: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購票:城市售票網(點擊此處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