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端午節吃糉子,划龍船,可說是華人社群和東南亞諸國永續的民間大節日,未因年代而褪色。溯自遠古二千餘年前,農曆五月五日,原是一個曆訂全民僻疫驅邪日子,日久成俗。我國古史衍演,又添附了幾位傳奇人物附麗,使節日更加波瀾壯闊,深植人間。古人以律曆配十二音律(律應,與十二個月相呼應),而古樂十二律之第七律蕤賓,所配月份恰位於午(五月),故引伸之,又以蕤賓稱端午(蕤,粵音銳,下垂狀飾物也。)另外,端五者,端者,初也,故端午即初五;世遂以端五、端午同稱並用。華夏以干支紀年,以正月為寅月,推至五月為午月,故端午為五月初五。
細數端午習俗
古人認為炎炎五月,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惡月(百毒月),要在月之五日送離五瘟神,以驅除瘟疫並且祭龍〔中國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帶),古早即自認為龍的傳人〕。流俗所及,至今,民間尚於端午節當日,於門上插蒲昌、艾草(驅邪鎮煞),正午十二時(午時)貼上用黃紙以硃砂畫寫印就之午時符(符文:「五月五日午時書破去官非口舌蛇蟲鼠蟻一切盡」),在門框劃一個三叉(屮)擋煞,飲雄黃酒,纏佩香包(囊),立蛋(正午時分,試着把雞蛋豎立起來,能豎,則象徵能得一年好運),閩南人吃四季豆、矮瓜(茄子)和葫蘆瓜〔閩南人有俗諺:「食茄人較會搖(行動俐落),食豆食佮(到)老老(長壽)」〕,蘇浙人於當日吃一只鹹鴨蛋,食完後,把蛋殼捻碎(以免給鬼邪藏身),都是古俗餘緒。此亦(夏商周三代之)《夏小正》所說:「此日蓄藥以蠲(粵音捐)除毒」(見南朝梁宋懍《荊楚歲時記》)。流行於清代的民間傳奇《白蛇傳》故事中主角白蛇娘子,即因為在端午節當日,鎮江金山寺主持法海禪師,騙得許仙給牠喝了雄黃酒,因而露出原形──一條白色巨蟒,以致「嚇死」了許仙。
宋許文通有《端陽採擷》一詩詠此:「玉糉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騎父稚子香囊佩,米俏媳婦把景擷。」(競舸,要逐邪驅魔,當然愈快愈好,有謂此即賽龍舟之最初源起。)
端午節節源:潮神伍子胥
至春秋時代,出了一個與端午節關連人物──楚國的伍子胥(約西元前559-前484年)。伍子胥家族在楚國受逼害,父兄且為楚平玉殺戮,他為了保命,遂出奔至吳。途中,在溧水河邊,得浣紗女贈食,方得以活命(見明末《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過吳楚交界的昭關時,又怕過不了關,焦慮過度以致一夜之間,頭髮全白(見東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其後,伍子胥為吳王闔閭倚重。伍子胥便助吳王大破楚國,將楚平王鞭屍三百(見漢司馬遷《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第六》;《呂氏春秋‧首時》,則說「鞭墳三百」;《左傳》、《國語》則無所記載;不管鞭屍或鞭墳,後人多有質疑)。之後,他又令吳國北鎮齊晉,南服越國,功封相國公,聲名遠播,權重一時。
孰料吳王夫差繼位,對其聯齊抗越戰略不滿,貪財好色的弄臣太宰伯嚭(否,粵音彼,大也),又屢進讒言,夫差與伍子胥乃積怨日深。終而,東周敬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84年)五月五日,被夫差賜死,並將屍首拋入(浙江)錢塘江中。續後,伍子胥在浙江一帶被百姓供奉為潮神,潮神管濤浪,是可以翻雲覆雨的惡神;因此每逢五月五日他的忌辰當天祭祀他──在江上划舸以迎神,投糉於江以奉神,後世相沿成習,成了端午節節源另一說法。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湖南省)汨羅日(汨羅,江也;汨,粵音覓),傷其死所,故命舟揖以拯之。邯鄲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原)也。」清馮桂芬《蘇州府志》,補註:「鄉俗午日以糉奉伍大夫,非屈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