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生活 馬拉加:天才畫家畢加索誕生地

馬拉加:天才畫家畢加索誕生地

畢加索之名如雷貫耳,對我來說,他是西方近代最偉大的畫家。以前看過他的畫作,印象最深的是他將男男女女的身體各部分解構,然後(好像) 十分凌亂地砌在一起。

王耀宗 作者: 王耀宗
2020-06-28
求知集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反修例示威地中海畢加索羅浮宮馬拉加
畢加索是西方近代最偉大的畫家。以前看過他的畫作,印象最深的是他將男男女女的身體各部分解構,然後(好像) 十分凌亂地砌在一起。(Wikimedia Commons)
畢加索是西方近代最偉大的畫家。以前看過他的畫作,印象最深的是他將男男女女的身體各部分解構,然後(好像) 十分凌亂地砌在一起。(Wikimedia Commons)
0
SHARES
267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19年6月13日(星期四)

昨夜睡得極差。睡房不大,睡床也太小了,只是一張一個半人的床而已,兩個人睡在一起, 十分擠迫;其次, 四樓是最高的一層,日間太陽高照下,十分燠熱,尤其在晚上後,石牆發出熱量,樓宇內變得蒸籠一樣。但午夜過後,熱量漸散,變涼很多,只有17-18℃;上半夜,一定要開窗戶,下半夜,又要關窗戶,這樣睡睡醒醒,煎熬整個晚上。溫度是18-24℃,部分陰霾,濕度升高至67%,顯然是接近地中海的緣故了。

起床驚覺香港已成「底線政治」

早上看新聞,昨天香港發生警民大衝突。原本林鄭準備立法會通過「送中」條例二讀,但示威者包圍立法會及政總,令金鐘一帶交通癱瘓,警方共放射了150多枚催淚彈及20多枚布袋彈,立法會會議被迫取消。6月9日港人100萬人示威遊行後,林鄭悍然宣布6月12日立法會會議照常舉行,輕視民意至此,實不可想像,這完全違反香港一向的「共識政治」的默契,現在香港的市民和政府的社會契約徹底改變,變成了「底線政治」。

直布羅陀不愛西班牙 愛英國

約中午12:15 出外,首先去Tourist Information Office,取一張城市街道圖。看地圖,民宿是在城市東北角,然後向西南沿着一條大街(Victoria)行20分鐘左右就到舊城區的名勝古蹟區;地中海在南,大概再多行15分鐘左右,就到海邊了。海邊是一個碼頭及避風塘,沿邊是一個延綿數百公尺的廣場及行人道,避風塘內泊滿了遊艇。

問Tourist Information Office的職員去「直布羅陀」(Gibraltar)公共巴士時間表,他說乘巴士前往,歷時四小時,那來回就八小時了,趕不及一日內來回。不過,另有一天遊的導賞團,價錢 €50一個人,早上七時出發,晚上六時回來。我和Anita商量一會,就決定買票。

直布羅陀位於地中海口,西班牙領土英國佔據了306年。在十八、十九世紀極具戰略意義,當時英國是海上霸權,可說手握地中海內的國家的戰略油咽喉,它的面積只是幾平方公里,僅比油尖旺區稍大,人口只有3萬多。直布羅陀市民的多次公投,都選擇留作英國殖民地,西班牙也莫之奈何,但在英西關係史上,始終是一條刺。不過,近年來巴塞隆拿的獨立問題,在西班牙的內政是頭等重要的問題,相對來說直布羅陀是極少的問題了。在政治學上有一條「兩個民主國家永不會發生戰爭」的定理,相信這個問題是不會引起兩國衝突的。

友人當年為自己惡補西洋繪畫史

我們出外第一個參觀地點是「畢加索博物館」(Museo Picasso Malaga)。離開International Tourist Office後,大約行十分鐘直到,是一座二層高並不大的白色樓房,門前並不顯眼,一道羅馬式圓拱型的鐵門,遊客經過時,容易走漏眼。內進是一個庭院,有指示牌引導遊客的參觀次序,我估計約有11或12室左右,每一間室約是一個坐40多人的班房,每一室人流如湧,幾乎每一張畫前都是站滿了人。

攝於畢加索博物館門牌前。

在所有的藝術領域中,對音樂及繪畫我是最為缺乏欣賞能力的,我較為擅長欣賞的藝術領域是文學及電影。在文學方面,自少年時期,即對五四時代的作者群有興趣,在初中時期,曾閱覽魯迅全集;在大學時期,對俄國時代的作家如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及杜爾妥夫斯基的作品也讀過不少。至於電影,在初中時代,曾對其藝術形式作過研究,也曾讀過The Art of Cinema之類的書。在60年代末中學時代,我參加了由林年同及羅卡等人創立的「大影會」,因此,對於”Cinema as an Art Form”,我也可算略有認識。在繪畫方面我唯一受過的「教育」,是在巴黎。大約在1978年的夏天,巴黎遊學生涯告一段落,我和Anita決定回港工作了。當時在巴黎有一個畫家朋友(相信他現在仍住在巴黎),他知道我們將會離開巴黎,自願陪我們去羅浮宮參觀收藏品,當我們的導賞員。他一連陪了我們三天,差不多令我們在三天之內上了一堂西洋繪畫史。至今,我唯一西方繪畫史的知識來源就是這位朋友的講解,今天仍對他十分感激。

可惜的是,時隔多年,記憶模糊,此外自己當時傾向於conceptual thinking遠多於visual art,聽的時候吸收並不多,唯一記得的是他解釋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名畫蒙羅麗莎(Mona Lisa)(成於1503-1506)的特色。

根據他的解釋,文藝復興前的中世紀的畫作都以《聖經》為題材,如耶穌受難及聖母聖子等;另方面是畫內只有二度空間(two dimensional),即是說畫作只是平面的,人物構圖十分呆滯,因此如果第一個畫家能引入空間概念──亦即第三維度的觀念,實是驚天動地的創新,達芬奇不但有第三維度的觀念,而且更引入了「流動」的概念,在「蒙羅麗莎」的右手邊,有一條彎曲的河流;在她左手邊,有一座橋,下面是溪澗,可以推測的是蒙羅麗莎的背後,正是一條流河流向下面的山谷,給人們「動」的感覺。朋友的解釋十分令人信服。

畢加索的畫作。

西方近代最偉大的畫家

畢加索之名如雷貫耳,對我來說,他是西方近代最偉大的畫家。以前看過他的畫作,印象最深的是他將男男女女的身體各部分解構,然後(好像) 十分凌亂地砌在一起,看起來是將各種機械零件亂放在不同地方一樣。這是他的立體主義(Cubism)的作品,另一種則是所謂「超現實主義」( Surrealism )的作品,印象最深的一幅,是一個鐘錶,軟綿綿地貼垂在一張書桌上,像一堆棉花一樣。除此之外,只是零零星星的知識。直至看了這個展覽的介紹,我才知道,畢加索除了畫作外,他還是雕塑家、劇作家、舞台設計家、陶瓷造型家等。事實上,畢加索雖出生在Malaga,但他十歲那時已經搬往別處,他十歲往Coruna,14歲往巴塞隆拿,16歲往馬德里, 20歲首次去巴黎──當時的歐洲藝術之都。不斷搬遷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父親自細就看到畢氏的藝術天份,一心想栽培他成材,不斷追求各師或各校的教育,後來亦證明她父親的心血並沒有白費。

這個博物館規模很大,博物館的介紹說這裏收藏了他從1821-1972的作品,但是在我參觀的當天,我們所看到的作品,似乎絕大多數是早年的作品,特別很多都是素描,都是他少年時代的練習作品。除了在最後的兩間房間展出了他後期的作品,特別他賴以成名的立體主義及超現實主義的油畫作品。我的總體印象是十分濃艷的色彩,表現了極其震撼的力量;另外是男男女女人身肉體的解構,人們只能驚異於他的超乎常人的想像力及創造力。

忘形品嚐意大利

離開博物館後,去參觀馬市的大教堂,參觀費用€6,不過長者減€0.5,只須€5.5,博物館似乎太吝嗇了。這座教堂相差Cordoba及Sevilla之大教堂遠甚;但入內後,仍覺雄偉。參觀費用包括audio設備,有詳細介紹。之後我們經過數條大街,逕自往海邊走走。此時,應來陣陣海風,頗有涼陣陣之感,海旁廣場甚大,不少遊人在閒蕩,沿着避風塘,都是排列着餐館及咖啡館,也有不少服裝及紀念品店。我們揀了一間意大利餐館,因為肚餓,一時忘形,叫了太多食物:二份炸海鮮(內有炸蝦、魚、魷魚等)、一份海鮮飯,二份素菜湯,一盤沙律,吃剩下一半,要打包回去,迄今吃了最貴的一頓餐:€57。

地中海碼頭走廊。

馬拉加大教堂。

旅遊、思考、人生續編──重遊西班牙和法國之十八

系列上一篇:

深夜抵馬拉加 險不能入住民宿

更多精采文章

  • 摩爾人堡壘:溫帶文明的崛起摩爾人堡壘:溫帶文明的崛起
  • 深夜抵馬拉加 險不能入住民宿深夜抵馬拉加 險不能入住民宿
  • 地中海城市如何表達自己的文明?地中海城市如何表達自己的文明?
  • 告別西班牙 馬賽令人眼前一亮告別西班牙 馬賽令人眼前一亮
  • 由地中海邊緣向內陸走──初訪格拉那達由地中海邊緣向內陸走──初訪格拉那達

0
  • 摩爾人堡壘:溫帶文明的崛起
  • 深夜抵馬拉加 險不能入住民宿
  • 怕老
  • 活在畫圖裏
  • 虐侍外傭

王耀宗

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澳洲昆士蘭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事務),政治系系主任兼教授,現任政治系榮譽教授。中文編著有: 《神州三十年》(1979年)、《神州四十年》(1990年)、《神州五十年》(2000年)、《神州六十年》(2009年) 、《中國問題面面觀》(1990年)、《中國學生運動的反思與前瞻》(1992年)等。 英文著述有:From Deng Xiaoping to Jiang Zemin: Two Decades of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iversity of America, 2005)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Crisis: Hong Kong’s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Handover (edited, Lexington Books, 2004). 英文論文曾刊登在:Asian Perspectives, 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China Information, Global Asia, Security Dialogue, New Left Review, Critical Asian Studies,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and Strategic Rel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tc.
View all posts
標籤: 反修例示威地中海畢加索羅浮宮馬拉加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中聯辦座談會現場,左一背對鏡頭者為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香港電台視像新聞截圖)
灼見報道

中聯辦座談習近平講話 駱惠寧:香港要把握發展機遇 「蘇州過後無艇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2
周蜜蜜女士受訪當日攝。
訪談錄

兒童文學兩代情──周蜜蜜訪談記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7-02
習近平期盼新一屆特區政府,幫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1
李家超表示,發展是解決社會問題、改善民生的金鑰匙。(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 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 迎難而上解決社會問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1
習近平強調,只要堅持一國兩制,香港一定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現場直播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30

影片

  • 陸恭蕙博士:香港在可持續發展有什麼新商機?企業怎樣做好ESG?
  • 黃錦輝教授:美國槍擊事件頻繁的深層次原因 軍火產業無法取代?
  • 霍詠強:回歸25年香港為何走向極端政治化?認清BNO本質 英國有善待香港嗎?
  • 雷鼎鳴:美國怎樣違反世界秩序為所欲為?面對挑戰 如何千方百計挖中國牆腳?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 曾鈺成:李家超新問責班子有什麼特點?如何達至中央與港人期望?
  • 嚴浩:減肥為什麼不能衝動?晚餐應該怎樣吃才有效果?多吃健康的油才可以減肥?
  • 雷鼎鳴: 美國軍事、工業、傳媒複合體如何影響國策?世界一哥為什麼愈來愈不受各國歡迎?
  • 何毓贄校長x彭智華:學會品賞紅酒有什麼好處?香港可成為葡萄酒中心嗎?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本社編輯部
  • 我的修行路我的修行路 常霖法師
  • 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 陳鳳翔
  • 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 張建雄
  • 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 胡孟青
  • 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 編輯精選
  •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張建雄
  • 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 施永青
  • 25年香港政治的回顧25年香港政治的回顧 雷鼎鳴
  • 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 袁彌昌
  • 文言的困難文言的困難 陳章華
  • 壯志凌雲沒有打敗的對手壯志凌雲沒有打敗的對手 艾雲豪
  • 旗要三面旗要三面 蔣匡文
  • 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 廖書蘭
  • 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 盧兆興
  • G7峰會前小插曲G7峰會前小插曲 郭一鳴
  • 民主與民權民主與民權 馮應標
  • 海鮮舫之死海鮮舫之死 徐家健
  • 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本社編輯部
  • 歐洲變局歐洲變局 陳文鴻

推薦作家

  • 施永青
  • 廖書蘭
  • 鄭明仁
  • 管仲連
  • 何漢權
  • 陳鳳翔
  • 馬國川
  • 陳弘毅
  • 張建雄
  • 葉德平
  • 張灼祥
  • 湯文亮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