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解碼西安事變

解碼西安事變

日本侵華的評價,毛澤東主席曾在1950、60年代,多次公開致謝日本,言則毛公這些謝詞有當時的歷史背景,但他有無講錯?香港考生可否引用他的言論作答?

馮應標 作者: 馮應標
2020-05-27
文化點滴

標籤: 中國歷史中學文憑試張學良日本侵華毛澤東蔣介石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主角,左圖攝於西安事變前六年;右圖攝於西安事變前夕。(Wikimedia Commons)
西安事變主角,左圖攝於西安事變前六年;右圖攝於西安事變前夕。(Wikimedia Commons)

近日香港中學會考,其中某歷史試題引起爭議,更引來廣泛社會討論。該試題是有關日本侵華的歷史評價,似乎是用來測試考生的獨立議事能力(critical thinking)。這些中學會考生已不是「小學雞」,不少更是準大學預科生,應有足夠的智慧、以及具備將要入大學的思考能力,去應付這類棘手問題。

日本侵華的評價,毛澤東主席(1893-1976)曾在1950、60年代,多次公開致謝日本(中共官方文獻、和多篇學者文章,如收在余杰的〈毛澤東為何感謝日本侵華?〉一文內,上報,2020年2月27日、3月3日),言則毛公這些謝詞有當時的歷史背景,但他有無講錯?香港考生可否引用他的言論作答?有學者認為這是毛公的黑色幽默,他認為日本侵華,客觀地有助喚醒國人的民族主義、有助團結,筆者不以為然。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孫文早期的驅除韃虜、等等,中國人難道是睡公主?尚未醒?而抗戰期間的國共合作,又是否真的團結?

至於這試題是否在設計上有不足之處、是否過份宏大複雜?見仁見智,非本文的討論着眼點。而廣泛的社會討論,說明港人愈來愈對歷史感興趣,尤其是中國近代史,或多或少是受到近年「佔中」、「反送中」、和中共回應的影響,關心香港前途是好事,集思廣益。本文試從「西安事變」為起點,去探討這會考試題所牽涉到、但更核心的議題。

中共與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在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性應在三甲之內。如果無西安事變,當年的共產黨、一個15歲剛出頭的勇武派少年便玩完,毛周鄧習(習仲勳)等人早已人間蒸發,便無今日的掘起大國。一件這麼重大、且眾說紛紜的近代史事,海峽兩岸三地有不同的詮釋,官方教科書有不同的表述是正常。可幸西安事變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沉澱,實有足夠的學術文獻可供參考,就算是地雷滿佈的網上,只要用心篩選,亦不難找出真相。

西安事變發生在1936年12月12日,蔣介石(1887-1975)被他的下屬軍官綁架,地點在西安城東、臨潼華清池(楊貴妃出浴之處)的臨時蔣氏行館,綁架主謀是張學良(1901-2001)與楊虎城(1893-1949)。當時蔣公是中華民國政府(國府)最高領導人,正在前線御駕親征,準備指揮對中共圍剿戰的最後、且是致命的一擊。這圍剿戰即是中共史書的「長征」,實是為時約12個月的中共「長逃」、流竄,由1934年10月起,從他們的江西省基地向西逃,往雲南、再北轉至陝西,跑了約共一萬公里,於1935年10月抵達延安,當時幾十萬尾追的國軍,便駐紮在延安外圍候命。

中共當初在江西起行的十多萬軍政人員,到達延安時只剩得4000至8000人(費正清等語),實九死一生的大逃亡,雖然抵步後迅速增添人手,而其他地區的中共軍員亦陸續歸隊,但此刻中共約三、四萬的軍力,與國軍的超過30萬實懸殊太大,陝西又無長征沿途的地理優勢,而此刻中共對蔣亦已全無利用價值,實螳臂擋車、在垂死的邊緣。距延安僅150公里的西安,是國軍理想的指揮大本營。

蘇共在審度形勢後,以「共產國際」名義命令中共向國軍求和,一則保住性命,二則亦需要蔣盡快領導中國抗日,制衡日本向蘇聯進犯的野心。中共隨即多次發表宣言,要求與國民黨共同抗日,並在1936年初多次派人去西安商議(見大英百科全書),但此際蔣介石認為中共已途窮途末路,下定決心要一舉消滅它。

中共並非無還手之力,它在全國的統戰工作已有成效,當時舉國都一片「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聲音,反對蔣氏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將兵力放在剿共行先,長期(自1931年起)姑息日本對東北三省的侵佔──而日軍肆無忌憚地在長春設立傀儡「滿洲國」,對曾被滿洲人統治了200多年的漢人來講,已到了一個忍無可忍的地步。而中共的特務間諜,亦已深入國府的內臟,楊虎城的妻子和他軍中不少要員,已是中共的地下黨員。

楊虎城是蔣介石麾下西北軍將領,張學良乃東北軍將領,而東北三省便是張氏投誠國府前的家族原軍閥地盤,當然心有不甘被日本佔領。此時圍住延安的國軍,張楊便是主力。蔣被囚禁兩個星期後,經多方斡旋、和在蔣最終接受棄剿抗日的承諾下才獲釋,並在張的陪同下返回南京,蔣隨即把張囚禁,但亦有遵守諾言停止剿共,並開始與中共商討如何聯合抗日。七個月後,日本用「七七蘆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報稱一名日兵失蹤)為借口對華全面侵略,只14個月便佔領了整個東岸地區,更在多個城市大開殺戒,包括震驚全球的「南京大屠殺」。

國府迅速將首都由南京內遷武漢,然後再遷至重慶為戰時陪都,與以延安為基地的中共繼續聯合抗日,而中共紅軍在陝北的主力,便被收編為國府的「八路軍」,換上國府的軍服、佩上「青天白日」軍徽、受蔣介石的指揮。其實國共雙方各懷鬼胎,中共的整體策略是盡量保存實力、且不動聲色地在農村中(不論是日佔或非日佔地區)活動,不斷擴大其影響力。在1937年間只有約四萬黨員和九萬兵力的中共,到了日本投降的1945年間,已增至 120萬黨員和約91萬兵力(費正清、Roberts 等語),足以與國民黨較一日之長短。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一直被蔣介石軟禁逾半個世紀,由大陸到台灣,直至蔣氏父子死後多年(1990)才被釋放,後移民美國夏威夷並在彼邦終老。楊虎城在七七事變前夕,被蔣介石放逐到歐洲,但幾個月後潛回,一家人隨即被蔣長期拘禁,楊妻後來在獄中病逝,而楊要到1949年解放前夕才在獄中被殺害。

西安事變是中共長征的一部分

這段中國近代史有兩個常見大問號,其一:為何國軍以絕大比數的優勢,竟無在長征途中把中共消滅,要等到西安的最後一擊?其二:張學良是否已被中共收賣?不少學者對前者已有共識,解釋有二,首先是孫子兵法中的地理因素,即是〈地形〉和〈軍爭〉等篇,長征路線全是山區,缺乏暢通無阻的公路,連小路也不多,鐵路便更不用說了,行軍和補給困難,所以國軍的人多優勢,反而是一負累;更重要的因素是蔣借刀殺人,他是利用「長追」把30萬國軍,帶去長征沿途國府尚未控制、尤其是有殘餘軍閥勢力的地區(費正清等語、和見公開的蔣介石日記)。

至於中共收買張學良,他整生對此守口如瓶,甚至在他被釋放後移居夏威夷的八年間,和在他的口述史中,始終是支吾其辭,中共亦然。其實,中共有無策劃西安事變?答案可在已公開的楊虎城資料中找到,因中共視楊為英雄人物。楊妻謝葆真老早便是中共黨員,她與楊的結合是要得到黨的批准的,楊本人亦曾兩次申請入黨不遂。在事變前的九個月內,中共便積極派人去西安工作,最終說服張楊,且與他倆訂下秘密合作協議(Eastman 等語)。再者,蔣介石兒子蔣經國(1910-1988),在事變後四個月,便被蘇共釋放回國。

張楊綁架蔣介石的真正目的,是給中共一條生路,與「抗日」實無關宏旨,因為既然已等了五年(自「九一八事變」至此),又何妨再等多幾個月?根據中共半官方文獻,蔣介石當時信心爆棚,他堅信可在三個月內,能將陝北共軍一網打盡,然後抗日,作為他剿共左右大員的張楊,又怎可能不知?所以,停止剿共才是西安事變唯一的真正目的。

根據中共黨史,當毛澤東抵達延安時(1935年10月,即是中共「延安時期」的開始),長征便算正式結束。但以筆者愚見,一年後的西安事變,其實仍是長征的一部分,且是最關鍵的。因為正正是這最後一役,中共運用了孫子兵法中〈謀攻〉和〈用間〉等篇、和《三十六計》中的擒賊先擒王,打勝了一場漂亮的間諜戰,救活了自己。基於這役,中共才有理據吹噓整個長征是勝利的。

毛澤東要真正多謝的,首先是張楊二人,中共已做了,其次是蔣介石,最後才是日本。因為沒有蔣的遵守承諾給中共一條生路,便無日後日本侵華的契機讓它壯大,然後再與國民黨一決雌雄。然而站在一個純歷史角度去考量,或作為一個大學論文的題目,蔣公的誠信,是中國人的福?還是禍?

更多精采文章

  • 溫柔鄉是英雄塚 哪管東師入瀋陽溫柔鄉是英雄塚 哪管東師入瀋陽
  • 如果傷害民族感情的課題不應該考 香港再沒有歷史教育如果傷害民族感情的課題不應該考 香港再沒有歷史教育
  • DSE試題為何非常不道德?DSE試題為何非常不道德?
  • 身為讀日本研究的人,我怎麼看考評局事件身為讀日本研究的人,我怎麼看考評局事件
  •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 孫中山「洗大餅」之傳聞
  • 孫中山的公眾形象
  • 五四運動與中國的現代化
  • 馬可孛羅的中亞足跡
  • 黃帝的舊衣

馮應標

加籍華人,退休加拿大職業工程師,祖籍廣東中山,香港出生長大,畢業於九龍聖芳濟書院(中五)和加國亞省省立大學(工程系學士,1979),其後一直在加國工作至退休,1980年代開始在香港的報刊上發表文章,近作有《李小龍年譜》(中華書局,2017)。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中國歷史中學文憑試張學良日本侵華毛澤東蔣介石西安事變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香港文化博物館「眾裡尋她」展館。
灼見文化

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1-29
俄烏戰爭升級的可能性極高。(亞新社)
國際觀

美德允提供主力戰車 俄烏戰爭勢升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1-26
專訪雷賢達:全球正歷經範式轉移 低通脹及平錢時代不再返
灼見專訪

專訪雷賢達:全球正歷經範式轉移 低通脹及平錢時代不再返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1-23
港大美術館由即日起至2月26日展出丁公的作品。
字旅相逢

衍通中西藝參化,庸德雅傳氣韻新──「困乏多情‧香江藝緣:丁衍庸的中西藝術」展覽

作者: 馮珍今
2023-01-21
雷賢達剖析了港股為何去年下半年跌幅如此深。(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雷賢達:2022年全球罕現「股債雙殺」  對今年市況有何啟示?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1-20

影片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泡腳對改善長新冠後遺症有什麼好處?配哪些中藥可以補陽、袪濕、活血、化瘀?
  • 【兔年投資錦囊】基金教父雷賢達:除了估值平,港股升勢有什麼因素推動?美股何時轉勢反彈?
  • 美國傑出大學如何依靠社會資助、募款傳統 運用良好資金管理 維持國際一流教研──郭位教授與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香港三次政改帶來什麼教訓?五部曲不復存在?
  • 曆法世家蔡興華評十二生肖運程 有哪些生肖犯太歲? 豬:小心飲食 升職有望;鼠:紅鸞星動 祿勳喜慶;牛:注意長輩 謹慎投資;虎:病符纏身 提防詐騙
  • 曆法世家蔡興華評十二生肖運程 有哪些生肖犯太歲? 羊:官符纏身 太歲三合;猴:吉吉重來 慎用國印;雞:歲破大耗 以靜制動;狗:春風得意 量入為出
  • 曾鈺成:立法會議員每年有多少天有薪假期?答案:零天
  • 曆法世家蔡興華:《通勝》春牛圖、地母經透露哪些吉凶? 流年方位須注意什麼宜忌?
  • 曆法世家蔡興華:從1月1日、1月22日(正月初一)、2月4日(立春)四柱八字測兔年大運 疫情何時受控? 木旺不利樓價? 哪個月出行要小心?
  • 香港蘭藝會會長朱劍虹:購買年花 如何從花瓣、花蕊、花粉、葉子選擇健康蝴蝶蘭?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新年祝願新年祝願 常霖法師
  • 專訪雷賢達:全球正歷經範式轉移 低通脹及平錢時代不再返專訪雷賢達:全球正歷經範式轉移 低通脹及平錢時代不再返 本社編輯部
  • 陶傑:哈里夫婦是列寧的隔世接班人陶傑:哈里夫婦是列寧的隔世接班人 編輯精選
  • 虎年臘月的回顧虎年臘月的回顧 張建雄
  • 債務危機由非洲看到美國債務危機由非洲看到美國 張建雄
  • 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中國將面臨怎樣的經濟新秩序?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中國將面臨怎樣的經濟新秩序? 劉寧榮
  • 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心態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心態 張建雄
  • 荔枝窩民宿開幕 恢復在地經濟重要一環荔枝窩民宿開幕 恢復在地經濟重要一環 本社編輯部
  • 為何中國占星日漸式微?一探中國占星歷史為何中國占星日漸式微?一探中國占星歷史 蔣匡文
  • 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與隱憂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與隱憂 劉寧榮
  • 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完美風暴vs崎嶇復甦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完美風暴vs崎嶇復甦 劉寧榮
  • 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 編輯精選
  • 港大微生物學系首證新冠病毒人傳人 論文獲選《刺針》200年來醫學發現里程碑港大微生物學系首證新冠病毒人傳人 論文獲選《刺針》200年來醫學發現里程碑 編輯精選
  • 戴爾計劃將其供應鏈遷出中國:是一個好的選擇嗎?戴爾計劃將其供應鏈遷出中國: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謝祖墀
  • 兔年國際大勢:中美分道揚鑣各自發展已成定局兔年國際大勢:中美分道揚鑣各自發展已成定局 關品方
  • 人工智能與大國博弈人工智能與大國博弈 彭泓基
  • 數據在握2025數據在握2025 黃淑儀
  • 美德允提供主力戰車 俄烏戰爭勢升級美德允提供主力戰車 俄烏戰爭勢升級 本社編輯部
  • 美英政府擅長特務滲透和扶植傀儡美英政府擅長特務滲透和扶植傀儡 陳鳳翔
  • 環境營造·設計思維環境營造·設計思維 程介明

推薦作家

  • 程介明
  • 張灼祥
  • 黃淑儀
  • 王文華
  • 林桂光
  • 郭一鳴
  • 項明生
  • 雷鼎鳴
  • 蔣匡文
  • 譚寶碩
  • 湯文亮
  • 林嘉良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