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新歲伊始之際,回顧本地過去幾年之間,先後經歷了大規模的社會動盪與世紀疫情的衝擊。在天災人禍等陰霾漸次過去的一刻,本地社會必須直面與正視的相信不是醫療上的發展與經濟上的復元,而是在走出多年來社會動盪的混亂。走出世紀疫情的恐懼與傷痛之後,如何解決一般人長期以來心靈上的惶惑與焦慮,以至當下青少年心靈上的躁動與困惑等問題。如何從重建人文精神角度振興社會,致力重拾自信與重建價值觀,事實上就是當下刻不容緩極待解決的要事。
中文教育如何回應新時代所求?
這深遠影響着本地社會未來發展的人文建設工程,無論就當下或長遠而言,其實都有賴教育對個人以至整個社會的長期薰陶與培養方可達致。在極待推動人文精神以助振興本地社會發展的當下,肩負着培育年輕一代重任的本地中文教育,又應有怎樣的未來發展路向,來回應時代新一頁開展的需要?
這個關乎本地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問題,一直是當下文教界不少有心人所關注的焦點所在。日前應邀出席一個有關香港中文教育發展的座談會,本地文教界的專家學者與前線教育工作者們,在探討本地中文教育未來發展新路向問題時,在會上便一致認同教育界前輩王齊樂教授在《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內所指出的,要重整香港的教育以配合新時代的需要,便是「香港的教育,將有新的體現、新的內涵和新的面貌。至於怎樣去重整香港的教育,以配合新時代的需要?那是一件極其重要的和艱巨的工作。主要是公民教育問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培養和愛國主義教育,將成為當前教育的首要任務。」
本地中文教育發展未來路向,正如王教授與現時文教工作者們所普遍關注與認同的,重點就在於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培養。有關發揚中華文化對當下社會有重大影響的問題,淨空法師在〈弘揚中華文化可以救世界〉一文中,便引述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認為「要解決21世紀的社會問題,需要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的觀點,並明確指出在高度商業化社會中,面對人人致力追求物質生活而日趨功利,精神生活日益沉淪的問題,要擺脫人心漸壞而社會漸亂的困境,唯一出路便在於弘揚中華文化。
依湯恩比與淨空法師之見,要弘揚中華文化解決21世紀社會問題的話,除了藉宗教淨化人心之外,在教育層面上推行的話,關鍵便在於弘揚儒家孔孟學說。正如國學家兼教育家蘇文擢教授在〈中文與德教之再認識〉一文中所指出:「中文所給予個人與社會的真價值,是無形的永存的。這些宏大的力量,只有向儒家經典中去發掘。」便亦明確揭櫫,中文教育倘要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影響社會,便必須從儒家經典入手。
本地中華文化的實踐與推動
一向以來,本地社會都不乏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公私機構,像庋藏典籍與舉辦國學講座已歷百年的學海書樓,還有30多年來一直舉辦古典詩詞創作比賽及講座的香港公共圖書館,以至舉辦近半世紀對聯寫作與古典詩詞朗誦的全港青年學藝比賽,便都是大家所熟知長期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本地代表機構。
然而若論從教育層面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尤其針對從傳統儒家經典入手發揚中華文化活動的話,近年本地便有分別從禮教與詩教兩方面深入而全面地推行中華文化傳承的活動。其中又以標榜藉禮文化推動香港廣大青少年認識中華民族禮文化內涵,並賦予現代社會可實踐意義的「禮行天下」文化傳承計劃最具規模。由於活動獲教育局協助得以面向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師生與家長,也獲本地商業機構資助,故此活動開展規模頗為盛大,據主辦機構宣稱舉辦以來參與學校合共有848間,當中直接與間接涉及人數達60萬人之多。
在由儒家經典入手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前提下,於現今社會中推動標榜以古禮今用為目標的「禮行天下」活動,對於傳承儒學以發揚文教而言無疑是極具意義的事。《論語.顏淵》內便點出:「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若能確然在當下社會中,透過發揚禮文化活動實踐古禮今用,達到克己復禮令天下歸仁,使中文教育成就社會風教得以落實與彰顯的話,便絕對是當下本地社會中深具文化意義與值得表揚的文教盛事。
禮教的實踐推行與當下所面對困境
然而如何才能夠真正實現古禮今用的理想,也就是可以將古代禮制內容及思想真正落實應用於當下社會,甚至透過中文教育令傳統禮教在社會上可以實踐與推行,以至進一步開展而令到傳統禮教得以傳承普及,這一切有關禮文化的推動工作,要在當下社會中具體實踐的話,相信便確然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
當下要在本地社會落實推行禮教的最大困難,就在於古今理雖一而實分殊,要將先秦兩漢以來的禮文化,在數千年後的今日社會中不隔今古地加以實踐,甚至要推行於天下的話,事實上是極不容易的事。現時所見本地對於禮文化的實踐與推行工作,一方面是從《禮記》等古代文獻中,選取認為可以適用於現代社會的一二古代禮儀禮制,在稍稍說明後再加以簡單比附,期望可運用於當下生活之中。
另一方面又側重從教學角度,由老師們各出奇謀地自行構想設計,創作各種切合古代禮文化的活動,讓學生們投入學習。然而事實上在古今有隔,時代與社會不同之下,既不容易令今日身處現代商業社會的年青一輩,真正了解甚至接受2000、3000年前的古代禮制禮儀;兼之古禮繁瑣,正如《禮記》所稱:「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時至今日要認識甚至掌握古禮種種儀式與涵義,已是非專家程度不可的問題,如何可以讓中小學師生以至家長對古禮真正瞭解得著,由此傳承甚至普及推行於社會,便是目前推行禮文化活動所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
詩教與禮樂文化的根本
以上問題的癥結,相信就在於我們對於傳統禮文化──以至對於儒家文化是否能切實掌握箇中理念,尤其對於傳統禮教觀念是否有一正確的認知。現時所見在本地中小學及幼稚園中,從教學活動中推行禮文化的做法,往往是迻易佛、道或基督教思想比附於傳統儒家禮文化,甚至將一向在學校中舉辦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等活動,直接等同於禮文化的實踐與推行,以上這些做法固然未盡切合傳統禮教的精神;另一方面,現時推行禮文化做法又藉著學者向師生講學,從《三禮》等文獻搜求古代禮制禮儀,通過對其中儀式與涵義的追溯,再從精神層面牽涉到當下生活日用當中,以為由此達致古禮今用目標的做法,亦不免有簡單比附之嫌。
倘若對於傳統禮文化,尤其儒家禮教觀念有明確體認的話便應明白,事實上現時這種致力於重新認識與《三禮》有關典章制度,和展示古代各種瑣細禮制儀式的推介禮文化工作,究其實不過屬於學術上講求詮釋考訂的「禮學」範疇學習而已,卻非推動禮文化所要入手與講求的「禮教」。
「禮教」觀念其先見於《禮記》。《禮記.經解》內載孔子嘗論六經之教,其中提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恭儉莊敬,禮教也。」以上一段便記載孔子曾指出,倘若通過教化能令整個社會的人都恭儉莊敬的話,便是禮教在社會上的切實體現。從《禮記.經解》以上所載,可以明確知道禮教對於社會的最大作用,就在於令一國之人都變得恭儉莊敬。
對於禮教的建立以至推行,傳統以來儒家思想中本有極其完備周詳的理念。儒家思想一向認為詩、禮、樂三者本為一體,然而三者在推行教化時則有先後之別。在《論語.泰伯》中便記載:「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便說明儒家教化是先從詩教感發志意開始,進而以禮教卓然自立,最後方大成於樂教。於此孔子早指出禮樂文化的根本在於詩教。此外《禮記.孔子閒居》內也載:「孔子曰:『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亦說明在儒家六經之教的理念中,一向就認為禮教與樂教的根本其實就在於詩教。
詩教與禮文化的推動
以上孔子提出「詩之所至,禮亦至焉」,在指出禮之本在於詩之外,同時又指出「志之所至,詩亦至焉」。有關詩之本在志的問題,〈毛詩序〉中便有詳細的說明:「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詩教這種藉着情動於中而感興人意志的作用,正是成就孔子所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最主要功能。
何晏闡釋孔子這句時便明確指出:「興,起也。言修身當先學詩也。」因詩教在於以情動人,透過情動於中由內在感動提升心志的詩教,正足以補《禮記.樂記》所說「禮自外作」這一主於外在規範的禮教的不足,故此朱子注「興於詩,立於禮」時便指出:「興,起也。詩本性情,……而吟詠之間,抑揚反覆,其感人又易入。」就正說明以吟詠情性為主的詩教,其足以成就禮教就在於感人而又易入。
正如〈毛詩序〉稱詩教的推行,可以抵於「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從「興於詩」的推行詩教,而至於移風易俗成就人倫教化,也就是實現孔子所說「詩之所至,禮亦至焉」,及由「興於詩」進而「成於禮」,從詩教入手成就禮教而最終得以禮行天下整個過程的最佳說明。
正因詩教本乎性情,從內在情志的感動入手,與「禮自外作」以規範為主的禮教有別,正如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上的道德精神〉中所說,中國文化精神在於內心追求達於理想人格的一種道德精神,這一道德精神「並非由外面給我們束縛,而是人類自己的內心要求。」儒家觀念中六經之教以詩教為首,便是在於如朱子所說因詩教本乎性情,其感人易入,不待訴諸外在約制規範,而能從每個人自己的內心要求出發,最終得以成就理想人格,推而廣之則足以「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實現傳統儒家思想構建優良風教社會的理想。
詩教在當代社會的實踐與推行
要在當代社會中實踐甚至推行詩教的話,從教育層面──尤其中文教育方面落實推動詩教,相信便是最有效的途徑。透過中文教育從傳統詩歌的教與學當中,從每個人內心的興發感悟開始,完成理想人格的追求而成就溫柔敦厚的人格,在敦厚中得以崇禮,而實踐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影響社會風教的詩教理想。
現時從教育層面發揮傳統儒家詩教理念,深入而全面地實踐與推行詩教活動,個人所知本地較具代表的,除了教育局中國語文教育組在2002年選編中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的《積累與感興》及《積學與涵泳》,分別各包括100篇歷來廣為傳頌的古典詩歌之外;近年為配合中國語文課程實施,又增設包括《詩經》、古詩十九首、六朝樂府、唐詩、宋詞及元曲等93篇文言經典建議篇章,讓中小學師生藉著選讀音節優美的古詩文,在感受作品語言文字與思想內容之美外,進而可以掌握篇中文學與文化內涵,同時又能兼顧品德培育和文化薰陶。
此外,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與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從2020年開始,推行從詩詞欣賞到品德情意教育研究計劃,展開一系列針對初中學生及老師與家長的從詩詞欣賞建構品德活動之外,更在2022年出版《詩詞欣賞與品德情意》一書,其中選讀45篇關乎家庭倫理、待人交友、端正品德、擁抱自然、知識學習、人生態度、家國情懷及生活情趣等切合品德情意教育的詩歌名篇。上述這些藉着中文教育在本地大規模推動的古典詩歌欣賞與學習活動,全都是在傳統儒家詩教觀念影響下而有的。
正如《詩詞欣賞與品德情意》一書〈前言〉中編者所指出:「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詩大序》明確指出了『詩言志』,詩人直抒胸臆的陳述包含著『道德認知』中的道德原則;詩人從情景事理的體會中,塑造的文學意象包含著『道德體會』;而讀者反覆吟誦優秀詩篇,詩中美德會內化為『道德行為』的習慣思維。可見傳統詩教與現代品格教育關係密切。」以上說明除指出傳統詩教如何關涉於現代品格教育的同時,也具體說明了藉著鼓勵經典詩歌作品的欣賞與學習提升品德情意教育,正是現時本地社會中文教育實踐與推行詩教的一個重要方向。
結語
在今日社會上致力推動科技創新,講求中小學發展STEM教育課程,希望大力培養學生科技領域知識的同時,如何教育價值觀失焦的年青一代,甚至引導社會上重視追求物質,但內心焦慮浮躁的多數人,在科技日益發達,物質日益充盈,社會上卻愈趨於人心漸壞與不安的困境下,得以回復心靈平靜而得以內有所安所守的話,事實上是個須極度逼切回應的重大問題。
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上的道德精神〉中指出:「今天我們似乎太重視了物質方面的一切,認為知識即是權力,認為知識與權力勝過了一切,其實知識只是生命使用的工具,權力也是生命使用的工具……生命不能拿知識權力來衡量,只有人的行為和品格,道德精神,才是真生命。」今日社會在物質與知識追求的同時,我們回看社會發展成敗興衰的焦點,其實在於人的行為和品格。以此之故,現今社會除了要有培養技術與才智的教育之外,更逼切需要的是培養具備充實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個人對於人文精神的認知與提升的教育。
換言之,科技創新教育的推行,同時需要輔以人文精神的培養,其中又以情志教育的培養為要。中國傳統文化尤其在儒學當中,一向都致力講求情志教育,這方面又見諸對於詩教的推行,唯其透過對詩教的推動,而得以成就整個社會的風俗教化,從情志的感動上令到社會上得以人倫敦厚之外,進而培養每個人溫柔敦厚的人格。
在先秦兩漢以來的儒學觀念之內,詩教的推動與傳承,往往藉着詩歌的吟詠情性,從表現詩人的感物而動,到形於言的經緯人倫風化一方,藉著詩歌感物吟志的巨大功能教化生民,以至成就詩教。面對時代開展新的一頁,個人深信詩教的進一步實踐與深化推行,不但是本地教育當前的首要任務,更是未來中文教育發展的新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