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商業 成功要靠運氣,而運氣是可以製造的!史丹福教授:做這3件事情,就可以創造好運!

成功要靠運氣,而運氣是可以製造的!史丹福教授:做這3件事情,就可以創造好運!

當我們看到成功人士,就會羨慕他們「命很好」。但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科技創業計劃(STVP)執行長Tina Seelig卻發現,我們其實能夠創造自己的運氣!

創新拿鐵作者群 作者: 創新拿鐵作者群
2019-02-06
創新拿鐵

撰文:戴羽(「創新拿鐵」特約作者)

標籤: Tina Seelig乜都得先生占·基利史丹福命運堅持好運幸運成功機會運氣
我們可以透過Tina的親身體驗,學會她用的3種加強運氣的方法。(TED截圖)
我們可以透過Tina的親身體驗,學會她用的3種加強運氣的方法。(TED截圖)
0
SHARES
14.4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一命、二運、三風水」,我們常相信冥冥中有一股力量決定我們一生的成就。因此,當我們看到成功人士,就會羨慕他們「命很好」。但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科技創業計劃(STVP)執行長Tina Seelig卻發現,我們其實能夠創造自己的運氣!

除了任教於史丹福,Tina也曾出版多達17本書,其中包括暢銷書《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經過多年觀察成功創業家的行為後,Tina發現他們都懂得創造自己的運氣。

可是到底什麼是運氣?Tina發現我們常將命運、機會和運氣搞混。她認為,命運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事,例如我們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長什麼樣子。機會是需要我們在當下透過行動來掌握的,例如,去買一張彩券、投資一檔股票。而運氣則是我們可以透過常時間耕耘而加強的。

我們可以透過Tina的親身體驗,學會她用的3種加強運氣的方法。

1. 改變與他人互動的心態和方式

Tina認為,要有好運氣,首先我們要改變我們和他人的關係。她覺得大多數人並沒有充分的感激別人為他們做的事情,反而常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我們學會「感恩」,我們將會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機會。

Tina在史丹福負責的科技創業計劃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計劃,每年都有很多的學生申請加入。因此,每年在完成遴選合適的學生後,Tina就會寄信通知那些沒有被選中的學生。這些學生在收到通知後,有的會回信抱怨,也有的會詢問他們如何才能夠提升他們被選中的機會。

但是,在大約7年前,Tina收到了一封不一樣的回信。一位名為Brian的學生寫了一封感謝信給Tina說:「雖然我已經連續兩年都沒有被錄取,但是,我非常感謝你給予我這個機會。我從申請加入這個計劃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事。」

Tina被這封信感動,因此約了Brian見面。在他們兩人聊天的過程中,Tina知道Brian當時是史丹福橄欖球校隊成員,而他想要從橄欖球的角度討論「領導能力」。因此,Tina就特別為Brian設計了一個個人研究計劃。而Brian也將他從這個計劃所得到的結果,變成了一家名為Play for Tomorrow的公司,教導來自弱勢家庭的小孩們,如何追逐夢想。

這一切,都源自於Brian的一封感謝信,而這也讓Tina決定更認真的看待「感恩」。每天晚上,Tina都會回顧她當天的行程,然後開始為遇到的每一個人寫一封簡短的感謝信。這個只花幾分鐘的活動,讓Tina覺得每一天都充滿了「感激」,而她也認為,這大大的增加了她的運氣。

2. 從跟旁邊的陌生人交談開始

當我們改變了他人的關係,學會了「感恩」後,Tina認為我們接着要改變和自己的關係,也就是開始鼓勵自己踏出「舒適圈」,開始「冒險」。

Tina了解「冒險」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所以,她鼓勵我們從小地方開始。例如,她會鼓勵她班上的學生們先嘗試和坐在隔壁的陌生人說話。

Tina認為,我們不要小看這些小冒險,因為它們其實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Tina自己的經歷就是一個好例子。每次坐飛機時,Tina都習慣戴上耳機,然後開始工作。在一次飛往厄瓜多爾的旅途中,Tina決定要「冒險」,於是她就開始和坐在她身邊的一位先生聊天。

當Tina發現坐在她身邊的這位是一家出版社老闆時,她就決定將「冒險」升級。Tina拿出了筆電,讓這位出版社老闆看看她的出書計劃。出版社老闆看完後,很客氣的告訴Tina,這本書和他們出版社的風格不符。於是,他們繼續聊天,並交換了聯絡資訊。

幾個月後,Tina主動聯絡那位先生,邀請她來參與一堂討論「出版創新」的課。那位先生出席了。之後,Tina又和那位先生分享了不少其他學生進行的研究。那位先生對其中一位學生的研究非常有興趣,認為他有機會將這些內容變成一本書,於是就請Tina安排和這位學生見面。

出版社對Tina沒興趣,反而對他的學生有興趣,這當然讓Tina覺得有點小尷尬。但是,她還是邀請了那位先生到史丹福一趟,而那位先生就帶了他的同事們一起來拜訪。當他們一起午餐時,出版社的一位編輯就問Tina:「你有興趣出書嗎?」

於是,Tina馬上就拿出她的筆電,將幾個月前給出版社老闆看過的計劃給這位編輯看。兩周後,Tina就和出版社簽訂了合約,而兩年後,那本書賣了100萬本。

很多人聽到這個故事都會覺得Tina的運氣非常好,但是,這些運氣都是因為Tina一連串的「冒險」,最後才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改變跟別人和自己互動的心態和方式,就可以增加好運降臨的機率。(Pixabay)

3. 改善第一時間覺得很爛的想法

改變了和他人,以及和自己的關係後,Tina要我們進一步改變我們和「想法」的關係。很多人在得到一個想法時,很快的就會判斷,這個想法很好,或是這個想法很爛。但是,Tina認為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她覺得想法沒有好壞,因為,任何糟糕的想法,都有可能變成很棒。

Tina在她的課堂上就常做一個活動,讓學生們懂得從不同角度去看一個想法。首先,她會請每位學生針對開設一家餐廳提出一個很棒和一個很爛的想法。她會收集所有的想法,然後逐一念出很棒的想法,之後將很棒的想法都丟入垃圾桶。

Tina會將很爛的想法分發給學生們,確保每個人都拿到別人的爛想法,再請他們設法將別人的爛想法變成好想法。最後,Tina發現學生們都能夠從爛想法中找到可取之處。例如,開在垃圾場旁邊的餐廳變成了回收可用食材的低價、環保餐廳。骯髒又服務差的餐廳變成餐飲訓練中心,告訴來參加的人之後應該避免什麼。而用蟑螂做食材的壽司店則變成異國風情壽司店,採用各種特別的食材去製做餐點。

看看目前很出色的服務或產品,它們的想法一開始也可能非常的爛。例如,向沒有見過面的人買東西的eBay、讓陌生人住進我們家的Airbnb、開著自己的車在有空時載陌生人的Uber、以及像超大台iPhone的iPad一開始都被很多人視為爛爆了!

看了Tina的這3個改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心得?我自己是想起了2008年,占·基利主演的一部電影,《乜都得先生》(Yes Man)。占·基利扮演的Carl,從一個對任何事情都說「NO」的無聊男子,因緣際會的參加了Yes大師的講座後,變成什麼事都說「YES」的人生冒險家。而電影中也看到,當Carl願意「冒險」踏出舒適圈,和改變他對不同「想法」的意見時,他的生活與運氣都完全改變了。

占·基利扮演的Carl,從一個對任何事情都說「NO」的無聊男子,變成什麼事都說「YES」的人生冒險家。(Wikimedia Commons)

最後,Tina還要提醒大家,學會這3個心法後,還是要加上「堅持」的輔助,才會等到運氣來臨的那一天。我們都聽過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愛迪生在經過10000 次的「失敗」後,他說:「我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到了10000種不成功的方法」。也因為這份堅持,愛迪生最後才能夠等到「幸運」找到對的燈芯的一天。

原刊於「創新拿鐵」網站,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吳軍:時代決定你的命運吳軍:時代決定你的命運
  • 幸運是我幸運是我
  •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
  • 成功乃成功之母成功乃成功之母
  • 決心決心

0

創新拿鐵作者群

創新拿鐵(Start Up Latte)是由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所發起的媒體。主題是國際創業與創新。文章分三大類:大師智慧、深度分析、新知介紹。每天用一篇文章,幫助大家迅速抓住國際上在創業、創新領域的觀念、趨勢、案例。
View all posts
標籤: Tina Seelig乜都得先生占·基利史丹福命運堅持好運幸運成功機會運氣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阿拉斯加會談會場。(美國國務院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

作者: 丁望
2021-04-16
段崇智校長表示,最近ARWU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大連續兩年排名第三,僅次於清華和北大,而在香港院校中是第一名。
灼見專訪

段崇智:吸引海外華裔學者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15
中大校長段崇智認為,在此刻仍有許多人等候進入大灣區的時候,中大在大灣區無疑已有了自身的位置。
灼見專訪

段崇智校長:中大在大灣區發展 有互利共贏機會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14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二(13日)下午4時在政總舉行記者會,說明未來3場重要選舉時間及相關重要措施。(香港新聞網圖片)
灼見報道

3場選舉日期敲定 煽惑選民投白票恐觸法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13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10日(周六)日假饒宗頤文化館舉行初賽最後一日賽事。
腹有詩書

「腹有詩書」最後一日初賽圓滿結束,梨木樹天主教小學、英華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閩僑小學出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10

影片

  • 曾鈺成:任立法會主席時難制止不檢點議員 修訂議事規則非多此一舉
  • 張炳良教授:泛民政黨不參選有什麼出路?香港政局遽變需要新思維
  • 鄭赤琰教授:中美關係交惡 李顯龍不偏幫 新加坡非共不反共 爭取中國支持
  • 張建雄:潮看《三國》 三大智者、三大聰明人、三大被低貶人物
  • 葉劉淑儀:英美民主人民並非當家作主 政治制度究竟從眾還是從賢?
  • 黃錦輝教授:後疫情中國未來五年發展布局 香港再工業化如何善用內地資源?
  • 施永青:為政治理念移民外國註定失望 人離鄉賤將無法影響中港政局
  • 術數名家文相濡:五個玄機推測拜登今年有血光之災? 美國金融大動盪有分裂之象
  • 曾鈺成:政改以往透過「循序漸進」已成絕路 以「愛國者治港」重新出發達至雙普選
  • 金耀基教授:中國快速崛起因擅於吸收西方文化 未來願景是建構現代文明強國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敏而求知六十載   聚道傳承藝展來敏而求知六十載 聚道傳承藝展來 馮珍今
  • 福島核廢福島核廢 陳文鴻
  • 修行的量和質修行的量和質 常霖法師
  • 朝聖梵高最後的足跡朝聖梵高最後的足跡 益行
  • 律師雙雄志同道合 名家書畫只展不賣律師雙雄志同道合 名家書畫只展不賣 本社編輯部
  • 在移民壓力下  樓價為何依然上升?在移民壓力下 樓價為何依然上升? 施永青
  • 外國平民如何看待中國?──中國外交政策的啟示外國平民如何看待中國?──中國外交政策的啟示 本社編輯部
  • 常食八豆 可與天鬥常食八豆 可與天鬥 朱鶴亭
  • 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 丁望
  • 人間四月天人間四月天 譚寶碩
  • 哀之還是嘲之?哀之還是嘲之? 張建雄
  • 明德格物明德格物 陳家偉
  • 北京會整治香港的地產商嗎?北京會整治香港的地產商嗎? 施永青
  • 許鞍華、張婉婷、楊紫燁對談:300萬,你想拍什麽?許鞍華、張婉婷、楊紫燁對談:300萬,你想拍什麽? 編輯精選
  • 香港的內憂外患香港的內憂外患 彭泓基
  • 奈思比辭世:曾洞察中國經濟  他的八根支柱與我的十項特色奈思比辭世:曾洞察中國經濟 他的八根支柱與我的十項特色 高希均
  • 耳機戴一整天有多危險?洪蘭:失聰會加速失智耳機戴一整天有多危險?洪蘭:失聰會加速失智 洪 蘭
  • 瀟湘夜雨  千古傷心人莫大瀟湘夜雨 千古傷心人莫大 楊興安
  • 兩個案例,兩個段子兩個案例,兩個段子 張建雄
  • 二次回歸的不足與隱憂二次回歸的不足與隱憂 袁彌昌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海星
  • 洪蘭
  • 丁惠芳
  • 李文基
  • 鄧希煒
  • 張玉峰
  • 陳景祥
  • 謝祖墀
  • 胡孟青
  • 鄭楚雄
  • 張灼祥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