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擢升為樞機,他表示盼望在修例風波中犯事的年輕人,社會能夠給予他們更生的機會,以免他們被社會遺棄而前途盡毁。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注意到,周守仁樞機在訪問中用了「修和」一詞,而非一般慣用的「復和」。「修和」與「復和」有分別嗎?周永新教授近日在《明報》撰文,認為周樞機說「修和」,跟「復和」是有分別的。
「復和」是回歸初心 彼此接納不對抗
周永新教授指出,「復和」指的是恢復、返回,「好像在修例風波之前,香港社會是相較和諧的,大家對政制發展的意見雖有分歧,但無論政府、建制或泛民派,都願意保持接觸,甚至坐下來商討各方都可接受的方案」。修例風波一起,「這樣有商有量的日子,從此一去不復返」。因此,現在講的「復和」,應該是返回當初大家仍可對話的日子。
不過,周教授懷疑,「這樣聆聽對方意見的日子,還有可能嗎」?當然,「復和」是希望社會能夠重建一種互諒互讓、彼此接納、不搞對抗、凡事尋求共識的社會狀况。可惜的是,這種復和的意願,看來也非輕易可以達到。
「修和」與「復和」雖有分別,周教授認為,兩者也有共通之處,就是都希望社會能夠返回以前那種和諧狀况,就算各人有不同意見,但不會水火不容,並且在可能範圍內,尋求大家都能夠接受的解決辦法,過程中當然要有妥協和讓步。「復和」與「修和」不同之處是,「復和主要是願望,並不一定有行動;修和則比復和走多一步,有計劃和行動地去達到目的」。
特首施政有目共睹 由治及興任重道遠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總算擺脫了因修例風波而出現的混亂和暴力。不過,「由治及興」,特別是返回往日那種有商有量的日子,看來仍然任重道遠。李家超出任行政長官以來,施政「以結果為目標」,他盼望的是社會不再糾纏於一些理念上的爭拗,例如香港是否仍是一個民主和自由的社會,而是希望香港恢復穩定及國家安全受到保護之後,香港經濟能夠重拾發展動力,並且在民生事務上,能夠一如習近平主席所望,市民住得寬敞一些、長者得到的照顧好一些、兒童享受的教育多一些、青年有更佳的就業選擇。
簡言之,李家超希望以施政的成績說服市民,香港是有前途的,社會也能返回往日的繁榮和穩定。
周教授認為,經過一年多努力,李家超的表現,市民大致上是讚許的:失業率下降,經濟恢復增長,公屋輪候時間縮短一年多,長者、兒童、殘障人士的福利措施得到改善。然而,論「復和」卻並非如此簡單。
隔膜與無力感揮不去 刻板觀念有必要改變
他指出,李家超成功帶領香港經濟重拾正軌之餘,社會穩定背後,一種難以形容的隔膜和無力感,總是揮之不去──「一些人對這兩三年來的改變感到陌生,一些人覺得生活再不一樣,一些人認為他們應有的權利受到壓制」。總之,港人仍存在不少疑惑和困擾。
周教授認為,「觀念是不容易消失的」。恢復社會穩定只是第一步,倘若港人對香港所持的觀念繼續南轅北轍,彼此又不願包容和接納,香港是無法復和的。所以,他建議港人首先要做的是修正一些觀念,否則「復和」只會停留在夢想的階段。
什麼觀念需要修正呢?周教授指出:
第一,必須修正的是港人對「一國兩制」中「一國」的看法。港人應該明白,「一國兩制」的「一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生活在香港特區的中國公民,他們擁有《基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賦予的權利及義務。
第二,必須修正的是港人的核心價值。對不少港人來說,特別是年輕一代,港人的核心價值就是民主、自由、人權、法治;而他們對每個觀念都有固定的看法,例如「民主」等同一人一票的普選、「法治」代表司法制度有凌駕性等。
在此,周教授提出質疑,為什麼追求民主,就是追求一人一票選舉?為什麼港人的民主進程,要由一人一票的選舉方式决定?為什麼港人的核心價值限於民主、自由、人權、法治這4個觀念?為什麼誠信、仁愛、清廉等傳統以來重視的道德觀念,不可成為港人的核心價值?只有民主、自由、人權、法治這4個觀念是不夠的,必須加以修正、補充。
第三,必須修正的是港人對香港「一制」的看法。周教授認為,香港過去幾年所以停滯不前,並非政治搞亂局;根本問題是不少港人對「一國兩制」的「兩制」沒有充分認識,有時更以香港的「一制」抵制內地的「一制」,甚至鼓吹歧視內地居民,後來更催生「本土化」運動,形成一股跟內地分隔的浪潮。
因此,除了修正港人對「兩制」的認識之外,更重要是加深港人對自己「一制」的了解,「特別是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的獨特之處,否則如何融入國家的發展大計?港人對香港的未來怎會有共識」?
周教授最後總結,香港要「復和」,必須修正一些觀念。「港人必須認識回歸的意義、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什麼是港人的核心價值,以及香港『一制』與內地『一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