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2009年9月,配合高中學制的改變,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開始實施。3年後,在2012年第一屆中學文憑考試舉行後,課程開始作出檢討。經過一連串的意見調查和諮詢後,為回應教師對學生文言閱讀能力的關注,以及學生對中國語文科「不考、不讀、不背誦」的學習態度,課程加入了12篇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下稱「指定材料」),期望學生可以透過熟記文言經典作品的精華片段,理解文意及掌握篇中文學、文化內涵,從而汲取養分,以加強語文積澱,進一步提升語文素養。
在公開評核方面,亦隨之作出修訂。試卷一(閱讀能力)分甲、乙兩部,甲部考核「指定材料」,評估學生能否熟記精華片段,基本掌握文意及篇中文學、文化內涵,佔全卷30%;乙部為閱讀理解(擷取若干篇章,文白兼備),佔全卷70%。全部問題均須作答。
修訂課程的實施,將於2015-16學年的中四開始,而公開評核則於2018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正式落實。
「指定材料」篇目如下:
前幾年,公開考試的中國語文科被視為「死亡之卷」。如何能遠離死亡陷阱,過關斬將,多讀、多寫自然是不二法門。
對於文言作品,一般中學生都望而生畏,甚至抗拒學習。其實,經典作品的學習,並不如想像般困難。從今天開始,將陸續刊出一系列的文章,對上述的經典篇章,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導讀,解疑釋難,讓大家可以輕鬆踏進古典文學的世界中,涵泳其間,從而提升語文能力。
先秦說理散文
先秦散文分為敘事散文和說理散文兩大類。前者包括《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而後者則有儒、道、墨、法等學派的文章。
周朝到了春秋中期,天子的地位更趨低落,各國諸侯強橫跋扈,互相攻伐,以致民不聊生。由於社會急劇變化,文化教育不再由官府把持,私人講學的風氣在民間興起,知識份子設立私學,講授學業,孔子正是這種風氣的先導者。各國諸侯亦爭相羅致人才,面對征戰連年,殺戮相繼,不少優秀的知識份子,紛紛提出經世致用的政治主張,又建立安身立命的哲學思想,於是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說理散文亦因而興起。
先秦說理散文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春秋末、戰國初期為第一階段,代表作品是《論語》和《墨子》,前者是純語錄體散文,後者則語錄體中雜有質樸簡明的議論短章。戰國中期為第二階段,代表作品是《孟子》和《莊子》,文章逐漸由語錄體發展為對話式論辯文與專題議論文。戰國後期為第三個階段,《荀子》、《韓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專題論文,完善了論說文的體制。
在「指定材料」中,先秦說理散文選了四篇,包括《論語》、孟子《魚我所欲也》、莊子《逍遙遊(節錄)》,以及荀子《勸學(節錄)》。《論語》選篇有三部分,分別為「論仁」、「論孝」、「論君子」,本文介紹的是「論仁」。
《論語》「論仁」篇
-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里仁》第四)
-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3]。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4],不去[5]也。君子去仁,惡[6]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7],造次必於是[8],顛沛[9]必於是。」(《里仁》第四)
-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10]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1]?」
顏淵曰:「請問其目[12]。」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13]。」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14]。」(《顏淵》第十二) - 子曰:「志士仁人[15],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16]。」(《衛靈公》第十五)
注釋:
- 不可以久處約:約,貧困、窮困。不可以長久處身於貧困的境地。
- 知者利仁:知,通智;利,利用。有知慧的人知道仁的好處,也能實行仁德。
-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處,接受。如果不能用正確的方法獲得它,(君子)是不會接受的。
- 得之:得以擺脫它(貧困)。
- 不去:去,離棄,粵音作「栩」。不會離棄。
- 惡:疑問代詞,如何、怎麼,粵音作「烏」。
-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終食之間,在吃完一頓飯的時間,比喻很短的時間。君子在短短吃完一頓飯的時間,不會離開仁。
- 造次必於是:造次,匆忙倉卒。在匆忙倉卒時,必定謹守着仁德。
- 顛沛:顛沛流離。
- 克己復禮:克己,克制自己。復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禮的要求。
-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實踐仁德,全靠自己,難道會靠別人嗎?
- 請問其目:目,綱目、要目。請問具體的條目(是什麼)?
-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不符合禮的不看,不符合禮的不聽,不符合禮的不說,不符合禮的不做。
- 請事斯語矣:事,奉行;斯,此,指上文提到的「非禮勿視」等項。請(讓我)奉行(你)這番說話吧。
- 志士仁人:懷有大志和仁德的人。
-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不會為保存生命而損害仁德,只會犧牲自己以成全仁德。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一生歷經坎坷,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由於政治理想不能實現,遂率弟子周遊列國,可惜亦未被諸侯賞識。孔子的思想以「仁」為核心,提倡「忠恕」之道,強調「復禮」和「正名」。孔子在政治上最大的抱負,是推行仁政,但一生最大成就卻是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的平民教育,開私人講學風氣,注重「因材施教」,主張「溫故知新」、「多聞闕疑」,相傳有弟子3000,有成就的賢者72人。孔子晚年亦致力於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並刪修魯史而成《春秋》。後世尊稱他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聖人」。
《論語》
《論語》,是反映孔子思想的最重要典籍,但作者不是孔子,而是由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把孔子和弟子的言行輯錄而成。正如班固《漢書‧藝文志》所云:「《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全書內容廣泛,涉及哲學、政治、教育及倫理各方面。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論語》是以語錄和對話寫成的,體裁屬語錄體。全書共20篇,各篇章數不等,一般以第一章開首的二或三字作為篇名。篇中章與章之間,不一定有連貫性。篇章的先後次序,也無刻意的安排。「論仁」、「論孝」、「論君子」選錄自論語中與仁、孝、君子等相關的篇章,題目與編排均出於今人之手。
內容大要
選篇之中,「論仁」部分共有四章,透過孔子和弟子的簡單對話、問答,探究「仁」的的內涵,仁者的表現和修養。「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含義極廣,包括恭、寬、信、智、勇、忠、恕、孝、悌等內容。吳森《情與中國文化》一文指出,在《論語》一書,「『仁』字出現了105次之多」,可見孔子對「仁」的重視。
第一章強調「仁」的重要,並指出仁者和知(智)者對「仁」的不同態度。仁者天賦仁厚,做了仁德的事,就心安理得,認為本應如此,故安於仁。至於智者是聰明人,知道行仁有利於己,故願意實行仁德。李二曲《四書反身錄》曰:「吾人處困而學,安仁未可蹴幾,須先學智者利仁。」仁者境界較高,對於一般人來說,未能一蹴而至,可先學智者,若能堅持下去,最終應可達安仁之境。
第二章主要論述君子對「仁」應有的態度。仁德兼備的君子,面對富貴,不願意使用不正當的方法謀取富貴;身處貧賤,亦會安然接受,決不會捨棄貧賤。君子謹守仁德,必須時刻實踐,片刻不離。
第三章講述「仁」的實踐。「克己復禮」,就是達到「仁」的不二法門。孔子認為依禮而行就是仁的基本要求,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通過道德修養自覺地遵守禮的規定,注意約束自己,隨時警惕自己,不要去做不符合禮的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第四章道出「仁」的至高境界——「成仁」。作為仁者,不會貪生怕死而損害仁道,甚至會不惜犧牲生命以成全仁道。
原刊於《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修訂於2020年9月2日,獲筆者授權轉載。
本系列文章: